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人真能舉起碗口粗槍桿和八十斤大錘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近來網上一片質疑之聲,說古代將領使用碗口粗的槍桿和八十斤的大錘純屬吹牛——碗口粗的槍桿,怎么攥得住?八十斤的鐵錘,怎么掄得起?
當然,不管是撲朔還是迷離都翹蘭花指的小白兔是不可以理解人類應有的力量的,正所謂夏蟲不可語冰,對牛不可彈琴——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

古戰場上有沒有可能用碗口粗的槍桿和八十斤大錘,咱們看三位古人和兩位現代人就知道:那一點都不稀奇。
碗口粗的槍桿和八十斤的鐵錘,咱們都不用多找史料,單單看《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列傳第一百二十四》就可以了:“(岳飛)戰于太行山,擒金將拓跋耶烏。居數日,復遇敵,飛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黑風大王……(岳云)每戰,以手握兩鐵椎,重八十斤,先諸軍登城。”

古代錘與椎通用,岳云那一對八十斤的兵器,不是鐵椎槍,而是鐵錘,岳飛那丈八鐵槍,也不可能細得像麻桿。
傳說中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也被很多人認為完全沒有可能。但是《明史·卷二百四十七·列傳一百三十五》卻明明白白寫著:“綎于諸將中最驍勇。平緬寇,平羅雄,平朝鮮倭,平播酋,平倮,大小數百戰,威名震海內。綎死,舉朝大悚,邊事日難為矣。綎所用鑌鐵刀百二十斤,馬上輪轉如飛,天下稱劉大刀。”
讀者諸君都知道,明末名將劉綎殺了無數清兵,最后戰死在抗清戰場,而《明史》又是清朝人修的,他們絕不會故意美化自己的敵人。
看完正史,咱們再來看看兵書和出土文物:

上圖左邊是出土的北宋鎏金魚龍紋鐵斧,連斧柄都是渾鐵打造,這可要比任何版本電視劇里李逵的板斧都要高端大氣上檔次。
上圖右邊是宋朝兵書《武經總要》記載的短兵器,有鞭有锏有錘。明朝的“三眼火銃”很先進,其實也是從宋朝的“雷火鞭”演化而來。
宋朝的雷火鞭外形跟鐵鞭一樣,前端有五寸空心,內裝火藥鉛子,實際就是短管突火槍。
古代兵器是如此先進,所以我們不要低估了古人的智商和創造力,更不要低估了古人的個體力量——筆者不是古人,但燒鍋爐的時候,也曾跟別人打賭,雙手提起三百六十斤重的電焊機,因此為全班組贏了一頓酒飯。

宋代重量單位跟今天不同,八十斤一對、四十斤一柄的鐵錘,單個有二十五公斤左右,即使不算錘柄,這二十五公斤都加在錘頭上,體積也沒多大,更不會像電視劇里演的那樣,比人腦袋還大。
至于碗口粗的槍桿,這就是個籠統的說法了,大海碗是碗,小茶碗也是碗,南方的小飯碗,比酒盅也大不了多少。北方人到南方吃飯,首先要小心別把飯碗吞進去。
即使是中原地區常用的三寸飯碗,也沒多大,三寸直徑的槍桿,握在小鮮肉的小拳拳里,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古代名將之所以能成為名將,首先就是要命夠長夠硬,能夠砍死人而不被別人砍死。
我們看古代武將畫像,個個膀大腰圓挺著將軍肚——身大力不虧,一力降十會,轉瞬之間決生死的古戰場,一槍把對手戳死,一錘把對手拍扁,那才有機會成為名將。

岳飛岳云劉綎之所以能成為載入史冊的名將悍將,就是因為他們有過人的體魄。這三位古人能不能攥住碗口粗的槍桿掄起八十斤的大錘,咱們再看看兩位現代人的大手——咱們在新聞里經常見到這二位的風采,他們用獨特的喝水姿勢,給了我們答案。
這二位絕對不是手最大的,他們的身高,放在古代也不是最高的,但是您要給他五寸直徑的槍桿,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太粗而是太細。
弱不禁風的蘭花指永遠不能理解真正男子漢的威武雄風,他們甚至不承認,即使是在電視新聞和身邊,也有能把他們嫵媚的男人腰條一把攥住。

這二位小心翼翼地捏著水瓶子的好漢,大家百分之百認識,一個是2.26米的姚明,一個是2.16米的沙奎爾·奧尼爾。
這二位現代好漢,拿到漢朝,可能還真成不了第一中鋒。《后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第一上》中的那位大個子,至少比奧尼爾還高還壯:“時有長人巨無霸,長一丈,大十圍。”

岳飛岳云并不以力氣大著稱,劉綎的時代距今不遠,這三位古人已經被史書證明那碗口粗的槍桿和八十斤的鐵錘不在話下。姚明奧尼爾兩位現代人,更是給了我們直觀的感受——很多人想不到、不理解的事情并不等于不存在。
其實不但史書記載和電視新聞里有,就是看著篇稿子的讀者諸君里可能也知道很多大手大腳大力氣的故事,這里就要懇請大家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在評論中展示出來,告訴那些大驚小怪的人,什么叫男子漢,什么叫大力士,什么叫體力勞動者……
以上就是古人真能舉起碗口粗槍桿和八十斤大錘嗎?這幾個例子看完不得不信 !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古人真能舉起碗口粗槍桿和八十斤大錘嗎?這幾個例子看完不得不信 !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古人使用的武器,有些現代人為何都舉不起來?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我們看演義小說,動不動就是“手拿兩個宣化板斧,排頭砍去”;或者一個八十斤的水磨禪杖,舞的虎虎生風。按照這些描述,古人使用的兵器現代人基本是拿不動的。這。
有人說一手持盾,一手持長矛的步戰方式在西方影視中很常見,但在中國武術槍法里卻沒有,這是為什么?
這個也只是在西方的影視里面見得到,但實際的情況我們也并不了解。中國的槍一般都是雙手握著,因為中國的槍一般都是比較長比較重的,如果一手拿槍一手在拿一個盾。
古代兵器:古代兵器中長兵器有哪些?
3、三國典韋,一雙戟八十斤,勇猛無比。 斧 斧有長短之分練斧需要相當大的臂力。短柄雙斧,柄長不可過肘,為步下所用。因其斧大,刃為月牙形,斧頂薄,。 誰用的。
為什么隋唐宋以后很少見到將領使用重武器了:鞭锏錘槊類。是后世人體質差了嗎?
很多悟空答友答地非常好,本問題的補充部分大多是沒有真實歷史投射的演義評書內容,不足為據,指出演義與正史的差異和區別就說明了問題。 但是本題的主干部分還。
隋唐演義之中有個“四猛、四絕、十三杰”,他們的武力怎樣排名?
四猛 第一猛:今世孟賁羅士信; 第二猛:四寶大將尚師徒; 第三猛:八馬將軍新文禮; 第四猛:鐵槍大將來護兒。 四絕 第一絕:羅松的槍; 第二絕:程咬金的斧子。 第六名:。
《興唐傳》四絕、四猛、九老、十六杰按照武藝如何進行大排名?
說實話,很多人的回答都沒有分清《興唐傳》和《說唐》,把李元霸排第一的是沒有看過《興唐傳》的。羅成兩槍差點扎死李元霸,還把李元霸排第一這不是開玩笑呢,在。
在隋唐演義中,李元霸怕羅成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為什么怕羅成呢?
引言 作為一門民間藝術,評書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由。 何為自由?評書演員的自我加工、自我創作、自我改編是評書藝術的生存活力。 即便是同一部評書在不同藝人。
羅松為什么不殺了李元霸?
羅松和李元霸都是隋唐類文學作品中的人物,不見于史。李元霸的原型是李淵早夭的三子李玄霸,事跡為虛構,而羅松則是完全的原創人物,在有的作品中叫做羅春。 二。
岳飛五虎上將排名?
五、何元慶 何元慶,結義兄弟, 何元慶原本是汝南賊寇曹成麾下的元帥,是曹成部下唯一能征慣戰的大將。岳飛兵伐曹成,何元慶鎮守棲梧山,迎戰岳飛,岳飛勸他投降。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