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我國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三國演義》當中塑造的最完美的“神”級人物,以至于魯迅先生評價說“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可見后世都認為諸葛亮無所不能了。的確,諸葛亮以弱小的益州為根基,不斷挑戰占據天下三分之二的曹魏,的確展示了他非凡的軍事才能。但諸葛亮數次北伐最終折戟,最根本原因還是國力。由于糧草不濟,諸葛亮在占據上風的情況下不得不退兵。

據史料記載,蜀漢全國人口不到100萬,而需要供養的軍隊是10萬,官吏4萬,等于說每6個人養一個人。而這已經是蜀漢的極限了,因為蜀漢始終實行的都是軍事優先體制,到后期已經出現了“民有菜色”的情況。戰爭拼的就是國力消耗,既然養兵這么艱難,那為什么打了幾百年的戰國七雄沒見誰成天叫喚缺糧呢?戰國的得名,正是由于那個時代的連年征戰。從公元前453年到公元前221年,這200多年里,包括戰國七雄在內的大大小小諸侯國,幾乎每年都有戰事,小戰傷亡數千,大戰經常出現幾十萬的陣亡。
就拿趙國來說,長平一戰陣亡了40多萬,卻依然還有十多萬的有生力量(李牧軍團),也就是說僅趙國就有50萬軍隊。再拿七雄中最弱小的韓國舉例,韓國有多少兵呢?《戰國策》記載說“精兵二十萬,廝屠十萬”,而張儀也曾說過韓國有兵30萬。如果你看戰國七雄的地盤分布就會發現,韓國夾在秦、魏、楚幾個大國之間,是個四戰之地,而在如此狹小的國土中養30萬兵,而且還有20萬是精兵,的確不可思議。
要知道三國時期蜀漢地盤可是比韓國大多了,成都平原那更是天然的后方大糧倉,但吳蜀兩國合計兵力也只是與當年的韓國相當。既然十分天下的情況下,每個諸侯國都養得起30萬兵,那怎么到了三分天下的三國時代,所能供養的兵力反而在減少呢?其實除了人口基數差異這個原因外,最核心的原因在于1點,那就是兵制。
戰國實行的是全民兵役制,只要遇到戰事,所有適齡男子都在征發之列,而張儀所說的韓國有兵30萬也是指的韓國所能動員的最大兵力。而沒有戰事的時候呢,除了拱衛都城和要塞的兵馬,其他人都解散回家種地去。但三國時期就不同了,經歷了400年發展,這個時候的戰爭已經演進到了職業兵之間的戰斗,也就是說平時種地戰時上戰場的情況已經不適應于時代的發展了。這就如同冷兵器時代一把刀就可以武裝一個兵,但到了現代戰爭,就需要耗費更大的財力購買槍支彈藥來武裝士兵。
正是由于三國時期的職業兵不參與農業生產,所以看出問題癥結所在的曹操率先開始了屯田,這也奠定了曹魏國力的基礎。而蜀漢的屯田卻是最晚的,諸葛亮第六次北伐才開始在渭濱屯田,結果沒等收獲就病逝退兵。而后期姜維剛想在沓中屯田,曹魏馬上發起伐蜀戰爭。可以說,蜀漢的10萬兵馬始終處于戰時狀態,沒有參與到農業生產當中,這也導致了蜀漢最終被拖垮。
以上就是蜀國打仗總是缺糧,為什么戰國打了那么久卻從未缺糧?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蜀國打仗總是缺糧,為什么戰國打了那么久卻從未缺糧?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戰國七雄打了幾百年都沒說缺糧,這是為什么?
戰國七雄打了幾百年都沒說缺糧,其實不然,戰國時期也缺糧,但是他們有一個很有趣的解決辦法,就是——借糧。 兩國關系好的也借,敵對的也借。關系好借糧很好理。 戰。
戰國七雄打了數百年仗都不缺糧,為何孔明總缺糧?
在糧食問題上,所有的三國英雄都會羨慕戰國七雄。 缺糧的三國和糧足的戰國七雄 在糧食問題上,戰國七雄,各個都牛得一匹。 按蘇秦的話說:齊、秦“粟如丘山”;。 在。
戰國期間年年打仗也沒見哪個國家缺糧,為什么三國諸葛亮老是缺糧?
戰國時期年年打仗肯定是缺糧的,只是秦始皇毀六國史書,已經很難窺視戰國史全貌,通常只能知道長平之戰對秦趙兩國消耗極大。《漢書食貨志》提到:“至于始皇,遂。
古代一打仗就有缺糧草的問題,比如長平之戰,難道士兵不打仗就不吃飯?
古代一打仗就有缺糧草的問題,這涉及到三方面的原因:其一、缺的是軍糧,你不能去搶百姓的糧;其二、運輸的問題,也許你國內不缺糧,但是前線缺糧,因為運不來;。 而戰。
諸葛亮多次出征都因糧草半途而廢,戰國連年征戰為何從未聽說缺糧?
諸葛亮他不是缺糧,他是運輸困難,消耗大,不能持續作戰,作為天府之國又是產糧區,不可能缺糧,而戰國初期,秦國也是缺糧的,在第一部大秦帝國里我們都看到了秦。
為什么長平之戰趙國因為糧食不夠而不得不出戰呢,列國都借不到糧食嗎?
廉頗深知秦軍勇悍善戰,遂采取了占據有利地勢,堅壁防守,以消耗敵軍的方略,一連堅持數載。實力強而急于一戰的王龁卻一籌莫展,始終不能前進一步。戰爭進行了。 虧。
秦朝攻打六國長達十幾年從未缺糧,為何諸葛亮卻數次因缺糧退軍?
秦與六國的戰爭,以商鞅變法時起算,至始皇統一六國,一百多年,大小戰爭幾百場,糧食不足也是有的,比如長平之戰,秦趙兩軍對峙之時,秦軍糧草也多有不濟,兩者。 錦城。
長平之戰趙括四十萬部隊都能撐三個月,為啥廉頗二十萬會糧食不夠?
缺糧只是導致趙國在長平之戰慘敗的原因之一,真正的原因是趙國綜合實力不如秦國,加上當時趙國一系列的錯誤抉擇,才讓趙國慘敗。 長平之戰前夕,秦國和趙國看似。
長平之戰真是因為趙國缺糧而輸的嗎?
我是小南史,我來回答。 缺糧只是導致趙國在長平之戰慘敗的原因之一,真正的原因是趙國綜合實力不如秦國,加上當時趙國一系列的錯誤抉擇,才讓趙國慘敗。 長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