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的諸葛亮,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關于大家耳熟能詳的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出自常璩《華陽國志》與習鑿齒的《漢晉春秋》,不算孤證,但還是有很多人懷疑這件事是假的,因為諸葛亮三月從成都出征,五月才打敗三路叛軍渡過瀘水,秋天就平定了孟獲開始還朝,十二月份回到成都,與孟獲交戰的時間最多五個月,如何做到七擒七縱?其實我覺得七擒七縱可能是諸葛亮與孟獲玩兒的一場游戲,否則沒必要讓孟獲參觀自己的軍營布防(注1),這等于是打牌卻把手里的牌給對方看,看完再打,打完再看,在七擒七縱中不斷談判博弈,各自清晰了對方的實力與底線,最終才能妥善分配利益(注2)、并達成協議(注3)。從此,蜀漢政府負責向南中輸入資金與技術,并教給民眾織錦手藝(4),給南中帶來發展(注5),同時促進中西蜀錦貿易,換取南中物產(注6),這是皆大歡喜的結局(注7)。所以最后孟獲拍著胸脯向諸葛亮保證:“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這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從此,諸葛亮用南人治南(注8),保證了南人的利益,壯大了蜀漢的力量(注9),并實現了蜀錦對外貿易的暢通,以及“綱紀粗定,夷漢粗安”的良好局面。
至于,常有人以南中后來局勢敗壞,“叟夷數反”,來貶低諸葛亮平南的功績,甚至否認“七擒孟獲”的真實性與“攻心計”(注10)的有效性。但事實上,后來這些少數民族叛亂大部分是發生在建興九年(公元231)以后,也就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而由李嚴署理丞相府事期間,當時,庲降都督建寧人李恢病逝,李嚴便向諸葛亮推薦蜀郡太守張翼接任。這位張翼乃犍為郡武陽縣人,是世代顯宦的犍為大族,而李嚴在蜀漢建國前曾長期擔任犍為太守,兩家關系還不錯,其能力也有可稱者。不料這次人事變動卻壞了大事兒了!
原來,張翼到任后,執法極嚴,處處招惹南夷,結果沒兩年就叛亂四起。此時正是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前夕(公元233年),大軍正要準備出發,沒想到后院起火,諸葛亮氣個半死,但也沒辦法,只得趕緊將張翼調回朝廷,另外安排自己的故吏、巴西閬中人馬忠前去接任庲降都督,并以巴郡南充人張嶷為越雋太守,二人聯手,再次前往南中平亂,這才稍稍穩定了局勢,但不久后諸葛亮也去世了,南中良好而和諧局面也再回不到過去了,等到鄧艾兵臨城下,劉禪都不敢逃去南中,惜哉!

扯遠了,總之,諸葛亮平南中后,有了夷兵夷將的相助,又得到了南中豐富的資源,他終于可以開始準備北伐了。但在北伐之前,他還需要寫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最終讓他名垂千古,超越所有三國人物成為了中國文化的象征,值得我們逐字逐句來賞析,這就是我們下一篇的內容了。
ps:注文比正文更精彩,請大家不要錯過
注1:見《漢晉春秋》:“建興三年,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于營陳之間。”
注2:據《華陽國志 南中志》,諸葛亮與南中大姓經過談判后最終達成了妥協,將夷人中的精壯者編入北伐軍,羸弱者則交給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等各家大姓讓他們出錢聘為私人部曲。
注3:據《華陽國志 南中志》記載:“(南中)其俗徵巫鬼,好詛盟,投石結草,官常以盟詛要之。諸葛亮乃為夷作圖譜,又與瑞錦、鐵券,今皆存。”鐵卷就是象征永久的鐵鑄的盟書;瑞錦也應指用珍貴的絲織品書寫的盟書。西南各地還有會盟遺跡七處,都說是當年諸葛亮與孟獲等人盟誓之所。
注4:至今云貴的苗族與壯族仍傳說當年是諸葛亮為他們帶來了蜀錦與織錦技術,所以苗族把他們的錦叫做“武侯錦”,壯族叫做“諸葛侗錦”。
注5:據有關方志和古地志記載,歷代西南各地有大量以諸葛亮命名的地名、橋梁、關隘和水利設施,其遺跡據不完全統計共有87之多。而在各族傳說中,包括打井、灌溉、牛耕、紡織、茶葉、建筑(吊腳竹樓)等漢人先進技術,都是由諸葛亮帶給南中的。據清代地方志記載,當時貴州有18座武侯祠,云南更有34座之多。
另外,傳說吊腳樓就是諸葛亮根據自己帽子的形狀為夷民發明的,以抵御低矮處可怕的瘴氣與毒蟲。還有云南思茅這個地名據說也是諸葛亮取的,取思念茅廬之意,思茅這個地方還盛產普洱茶,傳說普洱茶就是諸葛亮帶來的茶種,用以幫助蜀漢軍隊與當地百姓抵御瘴氣,故被稱為“武侯遺種”,至今當地仍稱諸葛亮為“茶祖”,每年農歷六月十九日(據說是孔明生日)都要舉辦茶祖會來祭祀諸葛亮。佧佤族人還說是諸葛亮教會他們祖先蓋房子、編竹籮。另外近代學者章太炎曾游歷云南,作《思葛篇》,篇中云:“云南緬甸俚人,皆截發以為三撮,中撮以表武侯,左右以表父母。每飲茶,必舉杯至額,以示祭報。其能漢語者,至稱武侯為諸葛老爹。”而在傈僳族與景頗族,諸葛亮甚至被奉為創世的造物天神,稱“諸葛阿公”,據說近代西方傳教士去傳教,說耶和華才是造物主,結果被打。
注6:見《華陽國志 南中志》:“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給軍國之用。”
注7:據《三國志》記載,諸葛亮逝世時,出現了“百姓巷祭,戎夷野祀”的現象。這里的戎夷,應主要指的就是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諸葛亮為他們帶來了富足的生活,所以他們真心懷念丞相。

注8:見《漢晉春秋》:“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也就是說,在南中,只有郡一級的太守主官用其他地方的人,以下的吏員乃至縣級官員,全都用南中大族,或部落首領。
注9:據《華陽國志 南中志》,孟獲最終做了蜀漢的御史中丞(這可是當時司馬懿在曹魏的官職)。朱提孟氏中的孟琰最終也做了輔漢將軍,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候還擔任虎步監,率領六千精銳虎步軍,與司馬懿數萬曹魏騎兵對攻而能堅守不動,也算是一員悍將。另外,諸葛亮還得到了“南中勁卒青羌萬余家”,這些青羌山地步兵可以在山野間健步如飛,所當無前,所以又被稱為“無當飛軍”,是蜀漢的主力精銳部隊,在諸葛亮北伐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注10:據《三國志 馬謖傳》注引《襄陽記》記載,諸葛亮征南中時,馬謖曾建議說:"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結果“亮納其策,赦孟獲以服南方。故終亮之世,南方不敢復反。”
以上就是諸葛亮七擒七放孟獲后,為何南中依舊叛亂不斷?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諸葛亮七擒七放孟獲后,為何南中依舊叛亂不斷?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三國中,諸葛亮七擒孟獲,孟獲的地盤今在哪里?
土司,古代中國西南地區的一種世襲官職,"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 土司是元朝始置的一種世襲官職,然而最早。
三國大時代怎么收服孟獲?
諸葛亮七擒七放孟獲,孟獲甘愿投靠諸葛亮 諸葛亮七擒七放孟獲,孟獲甘愿投靠諸葛亮
諸葛亮七擒孟獲發生在什么地方?
公元225年,諸葛亮率軍南征,七擒孟獲的故事就發生在現今果敢和佤邦地區。諸葛亮建的蜀軍炮樓舊址仍清晰可見,沿蜀軍炮樓向山東側走一公里進入中國云南鎮康縣南。
三國演義 中三顧六出和七琴分別指什么內容?
三國演義中的三顧六出和七擒分別指的是“三顧茅廬”“六出祁山”和“七擒孟獲”。 三顧茅廬是劉備三次去南陽,到諸葛亮草廬拜訪,前兩次諸葛亮未在家,第三次拜。
駐守街亭的馬謖為何不聽諸葛亮的戰術布置?
建興六年(公元223年),諸葛亮率軍北伐,開始了他第一次北伐的征程。一開始,蜀軍節節勝利。不過自從馬謖失守了街亭后,蜀軍立即陷入困境,諸葛亮不得已將軍隊。 諸葛。
蜀漢僅僅42年就被消滅了,有人認為諸葛亮是罪魁禍首,你怎么看?
這個問題,其實是兩個層面的問題。其一是諸葛亮治蜀是不是人盡其用?其二是諸葛亮北伐是不是窮兵黷武? 諸葛亮用人問題 近年網絡上,關于諸葛亮用人,有兩種論調。
諸葛亮為什么錯用了馬謖?
馬謖并不是一介草包,確實有大能力,軍事謀略在蜀漢年輕一代人里是佼佼者,如果沒有發生失街亭,他可能就是諸葛亮的接班人。 諸葛亮用馬謖本也沒錯,將街亭交由。 馬。
火燒新野讀書心得150字?
話說東漢末年,曹操(魏國)、劉備(蜀國)、孫權(吳國)為了爭奪天下而引起了許多戰爭。曹操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他想一舉消滅劉備和孫權,一統天下。他的第一。 最。
三國演義里孟獲的老婆祝融夫人真的很厲害嗎?
這個祝融夫人是《三國演義》里虛構出來的角色,正史上并沒有這個人,相傳她是火神祝融氏的后代,是孟獲的妻子,也是三國演義里唯一一個上場打斗的女性,武功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