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羽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蜀漢被滅的時候,關羽家族不但沒有靠山,而且還有個世仇來到了成都,又恰逢姜維慫恿鐘會反魏,蜀中大亂,龐德之子龐會趁機把關羽一家給滅了門,報殺父之仇。公元262年,司馬昭對蜀漢進行全面的滅國戰爭,兵分兩路,經漢中進攻蜀漢,一路鐘會與姜維對峙與劍閣,一路鄧艾領三萬大軍,走陰平小道偷襲了綿竹,一馬平川攻到了成都。鄧艾到了成都城下,幾乎是兵不刃血的就解決了問題,蜀漢皇帝劉禪自己開城門投降了,前方的姜維還在和鐘會死磕,后方的皇帝投降了,姜維沒有辦法,另起奇計,投降了鐘會,并且不斷的在鐘會面前煽風點火,慫恿鐘會反魏,自己火中取栗,再復漢室。鄧艾立下了天大的功勞,但是卻很清醒,不但善待蜀漢后主劉禪,更是對待蜀中各級官員均官復原職,確保了整個蜀漢境內的官衙平穩過渡到曹魏朝廷,鄧艾學的是秦朝司馬錯占四川的策略,先斬后奏,以四川為基地,組織軍隊順長江而下,討伐東吳,如果鄧艾再滅了東吳,那就是建立了不世之功了。
一切設計很完美,但是任何美好的事情都有意外。鄧艾的意外在于鐘會的忌恨,自己在前方死扛姜維大軍,便宜讓鄧艾這小子撿了,本來平日里兩人都互相不待見,鄧艾再立下滅吳的功勞,鐘會永遠抬不起頭了。鐘會立刻在司馬昭面前說了鄧艾的壞話,什么善待后主劉禪,籠絡蜀中官員,擅自封官許爵等等,司馬昭本就是陰謀起家,偷了曹氏政權的主兒,哪聽得鐘會這話,立刻下令把鄧艾給罷了,并且押解回朝。說了這么多,這和關羽家族被滅有什么關系嗎?關系很大。鄧艾一離開成都,成都離開就亂了,首先是原蜀漢的部分官員覺得是機會,立刻就反了,再有就是魏國士兵見主帥離開,就開始在城中搶劫。總之,成都亂成了一鍋粥。
混亂中,原來被關羽殺的龐德的兒子龐會也隨鄧艾來到了成都,原來有鄧艾管著,不允許傷害任何蜀中官員及其家眷,特別是蜀漢的豪門勛貴。鄧艾一失勢,而且這么混亂,龐會立刻想起了殺父之仇,帶人來到了關羽孫子關彝府中,把關氏一門全部殺死,報了當年關羽斬龐德之仇。既然成都那么亂,為什么只有關羽家族被滅門了,而其他的豪門勛貴家族沒有任何記載被傷害呢。
三國是個很特殊的時代,關系錯綜復雜,說來說去都可能粘點親帶點故。諸葛亮的兒子、孫子都在綿竹戰死了,但是他有兩個兄弟一個在東吳為官,一個在曹魏為官;張飛雖然死得早,他的老婆可是夏侯淵的侄女,有這層關系,張飛家族不可能受到多大的傷害。

劉禪就更不可能被人動了,他是皇族,而且司馬昭需要他來平穩蜀漢反叛勢力,雖然鄧艾離開了成都,其他將領,甚至鐘會等人,這點覺悟還是有的,劉禪要出點事,司馬昭一定是要殺人的。數來數去,就關羽不但沒有靠山,而且還有世仇,正好又恰逢成都混亂,滅門就滅了吧。也就沒人追究了。
以上就是蜀漢滅亡后,為什么只有關羽全家被滅?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蜀漢滅亡后,為什么只有關羽全家被滅?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蜀亡后,張飛一家安然無恙,但為何關羽滿門被殺?
關羽作為三國時期的著名將領,有勇有謀,對蜀漢忠心耿耿,深受歷代君主和英雄豪杰的敬重。 由于《三國演義》的影響,關羽去世后,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 " 。
蜀漢滅亡后是誰殺了關羽在蜀中的后代?
蜀漢滅亡后龐會殺了關羽的后代。 根據史料記載,比如《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也即龐德的兒子龐會跟隨鄧艾等人討伐蜀國,在蜀漢。 蜀。
秦國滅魏國為什么關羽他們不在呢?
秦國滅魏國是戰國時期秦始皇統一天下所發動的戰爭,而關羽則是三國時期的將領,兩者之間相差四百多年,關羽自然而然不可能參加秦國滅魏國的戰爭了。 秦國統一六。
關羽失荊州的故事,為何必須死?真相太可怕?
曰:“陸遜意思深。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世為江東大族,娶孫策女,儒雅而有韜略。 呂蒙到建業,與孫權密謀。孫權征近臣意見,或贊成,或謂不可。曹操使節到,孫權。
為什么有人說滅關羽滿門是龐會和張飛呢?
龐會和關羽的恩怨我們都很清楚了,在關羽北伐的時候,龐會之父龐德被關羽殺害,這是父仇不共戴天,所以龐會在跟隨鐘會入蜀之后,就以公權報私怨,滅了關羽在成都。 龐。
蜀漢滅亡后,關張兩家,為何只有張家得以幸免?
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1. 張飛很少對曹操集團作戰。從《三國志》的記載來看,張飛與曹操集團作戰僅兩次。一次是在當陽長坂坡。劉備集團被曹操集團追擊,萬般無。
關羽死后能向呂蒙索命,面對滅門之痛,為什么不向龐會索命?
關羽在自己死后,向呂蒙索命不是為自己報仇,其中含有對東吳背信棄義偷襲荊州的懲罰和助劉備匡扶漢室之“義”的成分在里面。 如果關羽為了私仇,去找龐會索命,。
如果關羽、馬良、關平、周倉沒戰死,而是逃回蜀中了,蜀國的命運能不能得到改變?
答案是不能。 先說蜀漢政權,再來分析關羽等人的能力以及是否能改變國之命運。 雖然在赤壁之戰后,按照曹、劉、孫三家的發展勢頭看,劉備確實很猛。尤其是在拿下。
關羽失荊州后,蜀國有近百萬大軍,諸葛亮為何不再次奪回荊州?
(一)荊州之變始末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劉備集團荊州主將、前將軍、假節鉞關羽兵敗襄樊、江陵城下,在敗逃至距離益州僅僅二十余里的臨沮處。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