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不錯,小區里的健身廣場也大受歡迎!一大早就能看到有家長帶著寶寶在那里玩健身器材。
到了下午幼兒園放學或是周末,這里簡直比公園都熱鬧。
經常一個健身器材上面,能“掛”3、4個孩子。
孩子們玩的是興高采烈,菌菌卻看的是膽戰心驚!
不是菌菌過度反應,而是菌菌深知這個東西的危險啊。
1
小區健身器材成人化
孩子玩耍風險很大
美國曾有相關調查顯示,每年在20萬意外受傷的兒童當中,相當一部分是在小區活動場玩耍時遭遇危險的。
因為國內尚無這方面的數據統計,所以我們無法得知國內的情況。
不過,關于小區健身器材致孩子死亡、傷殘的新聞層出不窮。
一起起讓人痛心的意外事件,一幕幕不忍直視的畫面……
2017年6月28日上午,江西省靖安縣城區清華美郡小區發生一起慘事,一小孩玩秋千被卡,不得動彈。
當家人趕到秋千處時,孩子已經倒在地上,流血不止。消防接警后迅速趕到現場,無奈孩子已經身亡。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圖源:網絡
無論是小區健身器材還是不符合孩子年齡的玩具,都是安全健康的“隱藏地雷”。
孩子玩耍的途徑有百千種,但意外發生一次都可能產生無法承擔的后果。
既然不能去小區公園的健身設施處“遛娃”,那么還能帶娃去做哪些更適合的活動呢?
2
玩這些
安全為先發育及后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人員表示:
全球超過80%的青少年,運動量都不達標。而運動量不夠會影響青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包括大腦發育以及社會技能。
并且也有大量研究顯示兒童每天身體活動總時間越多,其健康效益就越大:
● 兒童能參與運動并且會玩,玩得好,社會適應能力愈強。
● 運動可促進良好社交發展,尤其是在嬰幼兒時期更是如此。
● 幼兒時期的運動對于建立大腦神經元的連接也非常重要。
● 每日2h戶外活動是預防兒童近視最簡單、有效的方式
● 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對學齡兒童的執行功能具有積極影響,對工作記憶也具有提升作用。
0-6歲是兒童體格和神經發育的關鍵期,多運動,對于寶寶的身高、免疫力、認知發展都大有好處。
這么多好處,還在等什么!趕緊帶娃動起來。
菌菌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些適合0~6歲孩子的運動方式,安全又有效,寶媽們記得收藏!
◆ 0~1歲
對于尚不能自主行動的嬰兒:清醒時每天累計至少30min俯趴時間。對于會爬行的嬰兒,鼓勵多爬。
建議每天以多種形式進行身體活動,尤其是互動式的地板游戲。
(互動式地板游戲:跟寶寶一同躺或坐在地板上進行互動游戲,游戲的時候,爸媽的臉與寶寶的臉至少應保持30cm的距離。)
每次 10~20 min,宜在上、下午的清醒時間進行,避免睡前 1 h 內劇烈活動。
整體上來說,就是“少抱多趴”,多給寶寶一些鍛煉的機會,加強寶寶全身的肌肉力量,為大運動的發育做好準備。
◆ 1~3歲
以親子互動游戲為主,大運動鍛煉為主的身體活動時間至少60min 。
低中強度的身體活動為主,動、靜游戲交替。
推薦活動,如雙人雙腳、繞障礙跑圈圈、追泡泡、小兔蹦蹦跳、接球游戲、韻律操、串珠子、搭積木等。
此年齡段兒童缺乏危險意識,宜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兒童進行跑、蹦跳、攀爬、投擲等運動。
◆ 3~6歲
而對于學齡前的孩子來說,運動多以游戲方式體現。
并且有研究發現,3歲學齡前兒童,戶外游戲時會表現的比室內更活躍,這有助于增加身體活動量。
家長可以在孩子身體心理發展的“黃金期”,有針對性的“遛娃”,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娛樂健體兩不誤。
《學齡前(3~6歲)兒童運動指南》指出:
學齡前兒童每天24h內的累計運動時間應至少達到180min。
其中,每天應進行至少120min的戶外活動。
中等及以上強度的運動應累計不少于60min。
如果運動強度較大就可以相應減少運動時間。
通常來說,4及以上就屬于中等及以上強度的活動。
對于年紀小的孩子,應該避免出現6級強度的活動。
a.移動類游戲:障礙跑、跳房子、跳繩、爬繩(桿)、騎腳踏車、騎滑板車等
b.姿勢控制類游戲:金雞獨立、過獨木橋、前滾翻、側手翻等
c.物體控制類游戲:推小車、滾輪胎、扔沙包、放風箏、踢毽子等
d.肢體精細控制類游戲:串珠子、捏橡皮泥、折紙、搭積木等以發展重要身體素質為目標的游戲
e.靈敏:老鷹捉小雞、抓人游戲、丟手絹等
f.平衡:過獨木橋、金雞獨立、秋千、蹦床等
g.協調:攀爬(攀巖墻、攀爬架和梯子等)、小動物爬行(熊爬、猩猩爬、鱷魚爬等)等
希望各位家長重視起孩子的“游戲”,利用游戲幫助孩子發展身體與頭腦,遠離危險且不適合的活動!
在這里菌菌順便給大家推薦兩個運動繪本《運動,真美妙》、《我愛運動》,可以在生活中引導孩子對運動的興趣。
, 以上就是小孩子多運動會不會長不高(6歲前別讓孩子碰這些運動)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小孩子多運動會不會長不高(6歲前別讓孩子碰這些運動)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孩子協調性不好,走路總是摔跤,怎么樣讓孩子模仿粗大運動?
發展粗大運動技能需要的基礎: 肌肉力量:抵抗力量的能力。 肌肉耐力:肌肉或肌肉群反復施加力量抵抗阻力的能力。 運動(肌肉)計劃:通過適當的順序和時間來移。 3、。
運動是否能幫助孩子建立自尊?
親戚的兒子活潑可愛,誰知3歲的時候因為發燒引發了心肌炎,雖然治療后身體趨于平穩,但醫生再三叮囑半年內盡量不讓孩子運動。后來的半年里,這孩子上樓都是抱著。
孩子還不會爬就會站會走了,是不是不太好?
當然不好了,孩子到什么階段就應該學什么見識,讓孩子多爬爬比早走路要好很多,爬行的時候對孩子的協調能力有著很大的作用。 我身邊就有例子,孩子在該爬的時候。
跳高可以碰桿嗎?
在跳高之前可以進行相應的助跑,助跑范圍不能超過10米,跳高可以選擇5種不同的方式,在跳高過桿的過程中,不能讓桿掉落在地,不能做出一些不文明的動作啊。跳高。
長期玩手機會給小孩子帶來什么影響?
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更嚴重的可能孩子長大后成為一個廢人。 影響孩子的視力,近視概率增大,有的甚至會高度。 4、心理疾病 長時間玩手機會引起。
幼兒的運動能力是怎樣發展的呢?
兒童運動能力發展的四個階段 美國的運動生理學家,一般把孩子的運動能力的發展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出生到兩歲半。 在這一階段,孩子的神經系統正在發育。
為什么每天用keep鍛煉,體重反而增加?
首先為你能每天用keep鍛煉點贊。 運動減肥的想法是對的,也說明了你的決心,首先得端正一個觀念就是,體重不是減肥的惟一標準,運動減肥會有同時減脂增肌的現象。
怎么看一些家長因為怕臟就不讓一兩歲寶寶亂動,導致寶寶呆傻的行為?
我帶孩子在外邊玩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場景: 孩子剛剛蹲下來開始玩沙子,家長發現了一把拉起來,說“別碰,臟死了”; 下過雨的路邊,孩子要去踩水坑,被大人緊緊拽。 家。
70歲老人不碰女色能長壽嗎?
70歲不近女色可以長壽的說法,是不準確的,影響一個人壽命的因素很多,如遺傳基因、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環境因素、精神因素等,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