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278年),字彭祖,沛國譙縣人。三國時期魏國宗室,魏武帝曹操與環夫人之子,鄧哀王曹沖同母兄弟。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太和六年,封為燕王。魏明帝病危,欲以大將軍輔政,不果。其子常道鄉公曹奐,是魏國末代皇帝,史稱魏元帝。晉朝建立后,降封燕公。咸寧四年(278年),曹宇去世。
人物生平
封爵變遷
曹宇,曹操與環夫人所生,曹沖、曹據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奐之父,娶張魯之女。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封都鄉侯。二十二年(公元218年),改封魯陽侯。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進為公爵。黃初三年(公元222年),為下邳王。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改封單父王。
明帝寵信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封燕王。魏明帝曹叡年少時,頗與曹宇親近。即位后,寵幸曹宇,賜予王位。
青龍三年(公元235年),征曹宇入朝仕官。
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曹宇回鄴城。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詔回京都。
固辭輔臣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冬十二月,曹叡患病嚴重,拜曹宇為大將軍,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等共同輔政,囑咐后事。
劉放、孫資長久地掌管國家機要,夏侯獻、曹肇心中忿忿不平。殿中有一只雞飛上樹,兩人互相說:“這也太久了,看他們還能活幾天!”劉放、孫資怕有后患,私下想加以離間。
曹宇性情恭順溫和,誠懇地堅決推辭,曹叡讓劉放、孫資進入臥室問道:“燕王正是如此嗎?”劉放、孫資答道:“燕王實際是自知不能承擔重任,所以這樣。”曹叡問:“誰可以承擔?”當時只有曹爽一人在旁,劉放、孫資順勢推薦曹爽,并且說:“應當召回司馬懿參與。”曹叡問:“曹爽能承擔這件大事嗎?”曹爽汗流滿面,緊張得不能回答。劉放暗中踩他的腳,耳語說:“快說以死奉社稷。”
曹叡聽從劉放、孫資建議,打算任用曹爽、司馬懿,不久中途又改變,下令停止先前的任命。劉放、孫資再次入見游說曹叡,曹叡再度聽從他們的意見。劉放說:“最好親自寫下詔書。”曹叡說:“我疲乏極了,不能寫。”劉放隨即上床,把著明帝的手勉強寫下詔書,遂拿著出宮大聲說:“有詔書免去燕王曹宇等的官職,不得在宮中滯留。”曹宇等流淚而出。
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夏,曹宇回到鄴城。
晚年生活
景初、正元、景元中,一直累積增加食邑,一共達五千五百戶。其子常道鄉公曹奐,在高貴鄉公曹髦被弒后入繼大宗,是為魏元帝。
泰始元年(265年),司馬炎代魏,建立晉朝,降封曹宇為燕公。咸寧四年(278年),曹宇去世。
以上就是曹宇:三國時期曹魏宗室,與魏明帝曹叡頗為親近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曹宇:三國時期曹魏宗室,與魏明帝曹叡頗為親近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在歷史上,曹叡去世時,托孤給誰才能避免司馬懿后來掌權?
其實司馬懿掌權,完全就是曹睿在彌留之際,一時糊涂才導致的后果。 要知道,如果司馬懿沒有成為托孤大臣,其實是完全沒有能力接觸到魏國權力最中心的,只要曹睿。 太。
曹操有幾個孫子?
曹叡,字元仲,曹操孫子,魏文帝曹丕長子,母為文昭甄皇后。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即魏明帝。 曹霖(?—251年),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 曹叡。
魏明帝曹叡起初非常寵愛毛皇后,為何最終卻將她賜死?
曹魏明悼皇后毛氏是東漢末年河內郡人,出身比較微賤,其父毛嘉是典虞車工,負責為官府修理、制作車輛。毛氏雖然出身不好,但容貌美艷、性情溫婉,很早便聞名遠近。
曹操最后一個孫子?
曹奐(246年-302年),本名曹璜,字景明,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曹魏末代皇帝(260年6月27日-266年2月4日)。 正始七。 曹奐(24。
為什么曹叡死了之后,權力漸漸落到司馬懿手里?
有人稱曹魏的江山落到司馬家族的手上就是因為曹睿托孤不當,這也是曹睿一生最大的錯誤。 其實也不要太針對司馬懿,也不要把司馬懿想得太過于陰謀論了。人家司馬。
為什么司馬家篡權的時候,大部分曹操的老臣后代都沒站出來保衛曹家?
曹操帶領一幫人打天下,在世時雖然大權在握,始終還是讓獻帝當皇帝,沒有篡位。但是曹操死后,終于干了曹操不敢干的事。實際上當時也是有漢臣不爽的,包括曹操的。
五個皇帝關系?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陽。同年十月,其子曹丕逼迫漢獻帝禪位于他,以魏代漢,結束了漢朝四百多年的統治,建立了魏國。直至公元265年,晉王司馬炎篡奪魏國政權。
高平陵之變,司馬懿消滅曹氏勢力,為何能得到曹魏忠臣的支持?
如果要說三國中最會隱忍的人,大家肯定會想到“老謀子”司馬懿。 司馬懿屬于曹魏三朝元老,兩次被授以托孤重臣之責。更令人稱絕的是,特別能忍的司馬懿兩次裝病。
如果曹叡能多活三十年,三國的歷史進程能否被改寫?
如果曹叡能夠多活三十年的話,曹魏將會有極大的可能,徹底統一天下。 這倒不是說,曹叡這個人多么的雄才大略。只不過是當時復雜的歷史環境,造成了這種局面。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