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明帝曹叡病危,拜曹爽為大將軍,假節鉞。與司馬懿并為托孤大臣。曹芳即位之初,曹爽凡事皆與司馬懿商議,不敢專行,司馬懿亦以其為國家肺腑,以禮讓之。后來曹爽就不怎么把司馬懿當回事了,他以曹訓為武衛將軍,統領禁軍武衛營,曹彥為散騎常侍;他的表弟夏侯玄則被任命為中護軍。同時,南陽何晏、鄧飏、李勝、沛國丁謐等,全被曹爽招為心腹,并擔任朝中要職,丁謐、何晏、鄧飏被封為尚書,且由何晏負責選拔官員;任用李勝為河南尹、畢軌為司隸校尉,控制京城內外權柄。曹爽任用的這些人,司馬懿對其他人都不感冒,唯有對丁謐最為痛恨。高平陵政變后,丁謐被捕,不久,被指控與曹爽同謀而被處死,夷滅三族。那丁謐到底是哪里得罪了司馬懿呢?
是東漢末典軍校尉丁斐之子,年輕時不肯出外游歷,但自己博覽群書,為人沉毅而頗有才略,但他性格比較孤傲,容易得罪人。太和中,丁謐經常居住在鄴城,向別人借空屋,居住在里面。而當時在鄴城的曹魏諸侯王也當算借方,不知道丁謐已到,直接開門而入。丁謐望見諸侯王,交腳橫臥不起,對其奴客呼喊說:“這是什么人?趕緊叫他離開。”諸侯王怨恨他的無禮,回去后向魏明帝上書。魏明帝將丁謐收監,拘押在鄴城監獄,因他是功臣之子,旋即放出。
后來魏明帝聽說丁謐有其父丁斐的風范,任命他為度支郎中。當時任武衛將軍的曹爽因為與丁謐交好,多次在明帝面前稱贊丁謐,建議魏明帝重用。但魏明帝比較清楚丁謐,并沒有怎么重用他。
等到魏明帝去世后,曹爽成為兩位輔政大臣之一,這時候他終于了有了重用自己人的機會,于是提拔丁謐為散騎侍郎,轉尚書。丁謐為了讓主子滿意,便出謀劃策來對付另一位輔政大臣司馬懿,這當然也為他日后的悲劇埋下了種子。
丁謐為曹爽謀劃的第一件事是采用明升暗降的手段迫使司馬懿遠離權力中樞,僅僅有名頭而無實權。本來曹爽對司馬懿還比較尊重,但丁謐認為司馬懿既有大志又得民心,不可信任,勸曹爽日后大小事項都不要詢問司馬懿。于是曹爽聽從了丁謐的建議,向曹芳建議讓太尉司馬懿升為太傅,但同時削去本屬于太尉錄尚書事的權力。司馬懿面對這種形勢,知道自己已無法掌握權力,又怕在朝會再受逼害,因而在他正始八年(247年)開始稱病回避。當司馬懿知道這是丁謐的謀劃后,心里已將此人列入了他的黑名單。
同年,丁謐等又獻計曹爽把郭太后(非曹芳親母)遷到永寧宮,這就更方便了曹爽大權獨攬,達到他為所欲為的目的。失去了郭太后這個潛在的盟友,司馬懿對丁謐更為忌憚。
丁謐當時在尚書省,經常彈劾和駁斥官員和政令,尚書省因而不能正常運作。而同時能制約他的曹爽卻對他十分敬重,丁謐所言都會聽從。之后,曹爽令樂安王北詣鄴城,又遣文欽令還淮南,這都出自于丁謐的計策。這就跟讓司馬懿為之抓狂,好你個丁謐,給曹爽出了這么多鬼點子,看我將來怎么收拾你。
到了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乘曹爽兄弟陪同曹芳拜謁魏明帝高平陵時,發動政變,封閉洛陽城并占據曹爽和曹羲的軍營。曹爽最終向司馬懿投降,交出權力。其后曹爽被控以謀反之罪,丁謐等人亦都被指空與曹爽共謀,一同被捕,其后被處死,夷三族。
《魏略》曾記載“謐為人外似疏略,而內多忌。又其意輕貴,多所忽略,雖與何晏、鄧飏等同位,而皆少之,唯以勢屈于爽。臺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當,一狗憑默作疽囊。三狗,謂何、鄧、丁也。默者,爽小字也。其意言三狗皆欲嚙人,而謐尤甚也。”
以上就是他是曹爽陣營中司馬懿最痛恨之人,高平陵政變后被夷滅三族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他是曹爽陣營中司馬懿最痛恨之人,高平陵政變后被夷滅三族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曹爽之死?
曹爽的死亡是被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最終導致了曹爽三族被殺,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慘烈的結局,曹爽在內的曹魏宗室力量被連根拔起。 曹爽的死亡是被司馬懿發。
剛正不阿的孫禮,是魏明帝留給曹爽的大將,為何倒向司馬懿?
關于題主這個問題,首先要說的是,孫禮和曹爽確實有很大的矛盾,而“劃界事件”則是他們之間沖突的一個高潮。但是,孫禮是否就真的“倒向”了司馬懿,這是一個值。
正史曹爽最后的結局?
正史上曹爽最后被加以謀反之罪而屠滅三族。曹爽,字昭伯,大司馬曹真的兒子。沛國譙縣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權臣,公元231年曹真逝世,曹爽襲封邵陵侯爵位。
司馬懿為何要夷王凌三族?
有功于曹魏的王凌在年近八十歲的時候被司馬懿除掉,究其原因是因為忠于曹魏的他打算另立新君,圖謀廢除擅權的司馬懿父子,然而事情暴露被司馬懿逼死并被夷滅三族。
司馬懿將什么捉住,召出另有五人同謀篡逆?
司馬懿將張當捉住,召出另有五人同謀篡逆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
高平陵事件深度解析?
曹爽因為目光短淺,把司馬懿視為敵人,步步緊逼,才激發了本來就外寬內忌的司馬懿,內心最黑暗的一面。 所以,高平陵之變,只是一場因為曹爽操作不慎而引。 曹爽因。
為什么司馬懿只是把曹爽一家殺了,而宇文化及把楊氏宗親全殺了?
這里當然有司馬懿,相對來說,政治素養相對比較高,宇文化及,相對來說,手段比較殘忍的原因,但是作為一個歷史事件的對比,肯定不能只是,個人的原因導致的。。 篡。
為什么說五胡亂華這一場悲劇,罪魁禍首就是司馬懿?
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當中,大多數是時代都是璀璨輝煌的,唯獨魏晉南北朝時期,特別是兩晉(五胡亂華)那段時間,中國步入了黑暗的“中世紀”。當時的北方漢人成。 所。
高平陵事變后,有哪些忠于曹魏的大臣?他們的結果如何?
魏明帝曹睿死后,大將軍曹爽和司馬懿為輔政大臣,后來曹爽用明升暗降的辦法升司馬懿為太傅削其權力。司馬懿索性韜光養晦稱病不出,曹爽數次試探后放松了對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