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東吳背刺關羽,奪取荊州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公元219年,關羽率領坐鎮荊州的大部分將士一路北上,就此圍攻了襄樊兩城。雖說此時荊州后方的江陵因為缺乏兵力而城防較為空虛,但江陵本就是一座重鎮,其軍備實力非常強悍,再加上將軍傅士仁坐鎮公安,與江陵成掎角之勢,因此關羽放心的率軍北伐,將后方的事情交給了南郡太守糜芳。然而就在前線告捷,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的時候,孫權因為不愿意讓關羽做大而派出了呂蒙投降荊州。當時呂蒙白衣渡江,順利入侵大江陵城內,此時東吳大將潘璋已經勸降了身在公安的傅士仁,在外憂內患下,南郡太守糜芳出城投降了東吳,荊州后方淪陷,東吳就此奪得了荊州全境。那東吳背刺關羽,奪取荊州究竟有沒有問題?
事實上,東吳這樣做是又很大問題的,雖然在道義上,東吳作為獨立的政權,在適當的時候違背盟約,做出背刺盟友的事情可以諒解,但東吳最大的問題并不在這里,而是在于東吳太急功近利了。要知道東吳將南郡的一半讓給劉備并沒有什么問題,但問題在于拿回來的時機沒有選對。雖然說此時劉備奪得漢中,就此進位漢中王,而關羽攻打襄樊,就此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劉備集團達到頂峰,東吳擔心劉備就此做大可以理解,但此時曹操還沒去世,即便他剛剛丟了漢中,但沒有傷筋動骨,而曹仁坐鎮樊城,襄樊還沒丟,于禁與龐德雖然靠不住了,但徐晃援軍還在,即便襄樊被破,以曹魏的家底,不至于因前線丟失了兩座城池而動搖。
而要想占據先機,最佳的時機其實是曹操去世,曹魏防線收縮到中原的時候才真正形成,否則在此之前的任何時期攻打荊州,都是幫助敵人解決了自己人,為了短期利益而犧牲了長遠的利益。正因為這一次的偷襲,導致了劉備集團由盛轉衰,基本上,也奠定了東吳與蜀漢從此以后的小國夢,只能等待著慢性死亡。
除了這點外,孫權執意誅殺關羽,導致東吳與蜀漢之間再無退路,正因為孫權做得太絕,以至于劉備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出兵攻打孫權,若不是當時曹丕猶豫不決,只怕兩線作戰的東吳早就被蜀漢或者曹魏占據了一大片土地了。
筆者認為,正因為東吳背刺關羽這件事時機不對,加上做得太絕,因此這次戰事是有很大問題的。
以上就是背刺關羽,奪取荊州,東吳的這波操作有問題嗎?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背刺關羽,奪取荊州,東吳的這波操作有問題嗎?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關羽怎么做才能夠擊退魏吳聯軍?
關羽應以關平守江陵,收到預警消息后及時退軍,據城而守,善待于禁,許以高官顯爵,送往成都,同時,調集上庸三郡之糧以安軍心,如此,荊州可保萬全! 關羽水淹。 下策,也。
三國時期南方政權是否在東吳背刺那一刻起就沒有可能取勝了?
根據正史記載:關羽大意失荊州,后蜀漢集團實力迅速跌落,三國鼎立之勢崩塌,大家卻沒提及,劉備舉國之兵,伐吳,結果損兵折將,病死白帝城! 以下我按正史描述,。 題中。
如果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東吳趁機攻打合肥而不是背刺,會怎么樣?
孫權:這是誰又在忽悠我去打合肥,嫌我“孫十萬”的名號還不夠窩囊是吧? 孫權和劉備兩家結盟之后,就“表權行車騎將軍,領徐州牧。”曾經是徐州牧的劉備,表孫。 戰。
失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嗎,還是另有原因?
關羽大意失荊州的說法,既有關羽自身輕敵(東吳)的原因,又有劉備、諸葛亮中央政治集團的主要原因。劉備集團想坐實關羽負丟失荊州,而推脫自己的責任。究其深層。
如果沒有東吳背刺,對于關羽來說最好的結局是退回江陵嗎?
如果荊州不失。那么劉備的實力將非常強大。僅次于曹魏。 如果荊州不失,劉備將完全占據益州(包括漢中)和荊州西部。 總兵力在15萬左右。完全可以以一己之力與曹。
如果當時東吳抓到關羽活著送給曹操,會怎么樣?
謝謝悟空問答邀請。建安二十五年,在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期間,孫權撕毀與劉備的盟約,發動了荊州之戰。在孫權和曹操的夾擊下,關羽兵敗被殺。有人評價這個事件,說。
孫權殺關羽是不是一個錯誤決定?
孫權殺關羽,何止是錯誤決定,簡直是蠢到了極點。 孫權襲荊州和殺關羽,印證了一句老話,即窮人恨的不是富人,而是同為窮光蛋的小伙伴,突然一夜之間暴富了。 當。 什。
周瑜如果活到219年,東吳是否還會偷襲荊州?
赤壁之戰后,周瑜奪取了南郡,劉備奪取了荊州南四郡(長沙郡、桂陽郡、零陵郡、武陵郡),曹操占據了襄陽與樊城,再加上江夏郡三分,荊州在劉表去世之后就被孫權。 周。
劉備為什么不顧一切要去討伐東吳,就連自己的初衷都忘了嗎?
劉備執意伐吳的原因很復雜,絕對不是某一個單純的原因就能解釋的。當時劉備剛剛稱帝,不過已經年過六旬。 歷史留給他的時間并不多了,這個時候他又遭逢了人生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