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是什么人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系,小編告訴你。
常言道“伴君如同伴虎”,皇帝是一個國家中地位最高之人,掌管著天下。然而權力越大,顧慮越多,尤其是到了老年時期,因為擔心害怕手中的權力會被奪走,難免會猜疑朝中的重臣。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昔日立下的累累功勞使自己能夠屹立在朝中不倒,但一旦被猜忌,這些功勛就會變成催命之符。皇帝要臣子死,臣子不能不死,很多大臣就是這樣最終沒有落得一個好下場。但是這卻在一個人身上有所例外,這個人就是唐朝名將——郭子儀。
他的一生雖然有起有落,但是總體而言還是非常輝煌的。武周時期,因為武則天在上位之前清除了一大批武將和士兵,換上了她自己的親信。但是他們能力不足,沒有辦法勝任,使得國家在對外抗戰中屢屢失敗,軍隊壓力劇增。于是她在科舉中開設了武科,以充實軍隊,加強作戰能力。郭子儀就是在武舉考試之中一舉拔得頭籌!
確實,當時朝中急需軍中人才,他加入之后,更是不負眾望,帶領軍隊勝仗連連。在安史之亂之時,他更是神勇無比,幫助朝廷奪回了之前被叛軍占領的地區。可以說,沒有他,安史之亂絕對不會平定得那么迅速。這次戰爭之后,他居功至偉,被封為兵部尚書。
他先后經歷了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肅宗、代宗、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實的七朝元老。歷朝歷代積累下來,他的功勞十分深厚,要說皇帝對他沒有顧忌那是不可能的。可事實上,他直到85歲才去世,壽終正寢,還被追封為“太師”,賜謚號為“忠武”,可見其晚年并沒有受到迫害。
唐代宗時期,他非常受器重,為此代宗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兒子。這其中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就是著名的“醉打金枝”。在他的一次壽禮之上,公主自恃身份,認為自己是金枝玉葉,不肯向其行禮下拜。兒子很生氣,大怒之下打了公主一巴掌。公主雖然是他的妻子,但畢竟是皇帝的女兒,怎么敢動手?并且他發怒時還直言自己的父親不在意皇帝的位子,這簡直犯下了滔天大罪。郭子儀也沒有辦法,只能向皇帝請罪。沒想到皇帝完全沒有追究,直接當成夫妻吵鬧給解決了。
不得不佩服郭子儀的為官之道和為人之道,是他的智慧、能力與忠誠帶動了皇帝,所以他才免去了功高蓋主的命運!
以上就是郭子儀是什么人?歷經七朝而未倒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郭子儀是什么人?歷經七朝而未倒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唐朝大將郭子儀經歷七朝,卻為何屹立不倒?
郭子儀以武舉出身,安史之亂拜朔方節度使,率兵勤王,收復河北和河東地區,輔佐廣平王李俶收復兩京,遷司徒,封為代國公。乾元二年,擔相州兵敗之責,罷職賦閑。。 時任。
郭子儀是七朝元老嗎?那么經歷了哪幾個皇帝?
郭子儀一生經歷了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是名副其實的七朝元老,大唐的中興之將,古之罕有。 郭子儀一生經歷了武則天、。
歷史上,功高震主的郭子儀為何可以善終呢?你如何評價?
郭子儀可以說是歷史上少有的功高蓋主卻得善終的人物,他一生歷經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由玄宗開始,兒子唐肅宗,孫子唐。
郭子儀為何能夠壽終正寢?他有什么貢獻?
郭子儀是唐朝時期的名將,最有名的貢獻應該算是平定了安史之亂。另外,凌煙閣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自己的功臣,存放他們的畫像的地方,總計有二十四位,此后再。
古代大臣是不是郭子儀結局最好爵位最高?
我是旅行者說文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唐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郭子儀生前被封為代國公,平定河中兵變后,被冊封為汾陽郡王,相對于先秦以前的諸侯王及明清兩朝。 ”。
唐朝名將郭子儀是如何在復雜的官場中保全自己的?
郭子儀歷經四朝,有再造大唐的功勞。這樣功高震主的大將往往不得善終。但是郭子儀絕對是例外,他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1.對。
郭子儀是潮汕人嗎?
郭子儀(697-781),中唐名將,漢族,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人,祖籍:山西。汾陽。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累遷至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天寶十四載(755)。 郭子。
唐朝名將薛仁貴和郭子儀誰更厲害?
薛仁貴和郭子儀都是大唐名將。 隋唐之際,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設計殺了,幾乎在同一時間,李淵攻占長安并擁立隋煬帝孫子楊侑為帝;作為一個稱帝的過渡程序,。 郭。
大將郭子儀能力出眾手握兵權,功高蓋主,為何皇帝不起疑心?
說到郭子儀,不得不讓人佩服他的本事,功高蓋主卻又能經四帝而不衰,生前死后都極具榮耀,被皇帝尊稱為“尚父”,郭子儀去世時年八十五而終,追贈太師銜,謚號“。 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