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崇禎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崇禎在吊死之前,在衣服上寫下遺詔。其中有一句:“任賊分裂朕尸,勿傷百姓一人。”不過,李自成卻并沒有侮辱他的尸體,反而進行了好好的安葬。

當時明朝的國庫一窮二白,就算想體面安葬崇禎,顯然也是很困難的。
但不管怎么說,李自成在安葬崇禎的問題上,也算是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他最先是用兩塊門板把崇禎裝起來。后來找到了一副柳木棺,便把崇禎的遺體裝進柳木棺里。接著再把他的棺材漆成紅色,把同樣吊死的周皇后的棺材漆成黑色。
接下來就遇到了需要安葬崇禎皇帝遺體的事情。
但是李自成又遇到了麻煩,崇禎并沒有為他自己修建陵墓。一般皇帝一登基,就會開始修建陵墓,但是崇禎卻沒有修。沒有修的原因,根據《罪惟錄》分析,一是忙于國事,二是還沒有選好地址。
崇禎沒有陵寢,李自成當時又沒錢為他修陵寢,因此,就把他和周皇后一起,胡亂地裝進已故的田貴妃的陵墓中,不過,就算是田貴妃的陵墓,當時也還沒有完全修好。但李自成已經等不及了,把他們的遺體裝進去后,讓它成為一座皇帝陵。
說起來李自成也實在可憐,連安葬崇禎所花的費用,當時都要靠募捐的。
當然了,如果李自成能夠坐穩江山,能夠讓經濟恢復過來,他肯定是會對崇禎陵墓進行進一步修建的。但問題是,他只在京城呆了42天,就灰溜溜地逃走了。他連自己都顧不上,當然就不可能再管崇禎陵墓的事情了。
滿清入關,入住北京城后,多爾袞和順治對崇禎墓進行了維修,并改名為“思陵”。之所以叫“思陵”,應該是因為當時南明曾給崇禎議定廟號為“思宗”,滿清采納了這個意思。
順治二年,思陵完成修建。不過當時滿清朝廷也缺錢,以至于思陵斷斷續續修建了兩年。為此順治皇帝下令,必須盡快修建到位。可見,順治對思陵修建是極為重視的。
順治十六年,思陵又補充了一些建筑,完成了第二次修繕。
后來,乾隆十年以及乾隆五十年,思陵又經過了兩次修繕。乾隆五十年的那一次,是乾隆修繕整個明十三陵,當然也包括思陵。
那么,為什么無論李自成還是清朝政府,都那么重視思陵的修建呢?而且就算財政吃緊,也要想方設法做這件事,他們是怎么想的呢?
我認為,他們之所以要這樣做,有三個方面的考慮。
其一,籠絡老百姓的心。
由于明朝前后統治了三百年的時間,老百姓對明朝有很深的感情。整個社會里,遺老遺少非常多,對明朝的思念非常強烈。
而無論是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朝,還是清朝,他們都不太容易被老百姓所接受。大順朝的統治者曾經是“盜賊”“逆賊”,這在古人的心里,是比較抵觸的。而清朝的統治者,更是少數民族。受“華夷”思想的影響,他們更不容易接受這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
因此,疏解老百姓的情緒,迎合老百姓的心理,就變得至關重要。而修建崇禎皇帝的陵墓,并且把這座陵墓取名“思陵”,就是一種迎合老百姓心理的表現。
其二,表明新朝是“天命所歸”。
無論是李自成,還是滿清,在建立了朝廷以后,都想表明自己的朝廷是“天命所歸”,是順應天意建立的朝代。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得善待前朝統治者。
善待前朝統治者,意思就是說,前朝統治者本來也是“天命所歸”的朝代。但是發展到一定時間后,“天數”就盡了,必須由新的朝代來替代,而這個新的朝代,也是順應天命的朝代。
這樣一來,李自成和滿清,都確定他們的“正統”地位了。
既然前朝依然是“天命所歸”的朝代,自然應該善待前朝統治者了。
其三,樹立皇帝的威嚴。
先舉個例子。當年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為了能夠順利北伐成功,他打著“驅逐胡虜”的口號,號召全國人民起來,和他一起推翻元朝的統治。但是,后來他已經建立了統治后,又改口說,我們的祖輩父母都生活在元朝,都是元朝皇帝養育的,所以我們應該善待元朝皇帝及其親屬。
朱元璋這里特別提到了前朝皇帝“養育”老百姓。他這樣說,其實就是給皇帝樹威,讓當下的老百姓都明白,你們是皇帝我“養”起來的。
李自成和清朝善待崇禎皇帝,多次給他修陵,所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
以上就是崇禎皇帝死后,是誰給他修的陵墓?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崇禎皇帝死后,是誰給他修的陵墓?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崇禎死后是誰把他葬到陵墓的?
崇禎帝,本名朱由檢,是大明第16位皇帝,也是大明最后一任皇帝,生前曾除掉作惡多端的魏忠賢。 說到崇禎帝的死,還要讓我們將時間的指針回撥到1644年! 1644年,。
明朝最后的皇帝是誰給安放在十三陵的?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前上吊而亡,最后有清朝皇帝多爾袞安葬在十三陵中的。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除了三位皇帝沒有安葬在十三陵之。
崇禎死后尸體怎么處理的?
李自成占領北京城后,四處張貼告示,尋找崇禎下落。直到三天后,才發現自縊的崇禎。如何處理崇禎的尸體,成為極其重要的一件事。崇禎在位17年,既無紂王的暴虐,。 后。
崇禎皇帝是哪個朝代的? 死后是葬在祖宗的陵墓里面嗎?
是,崇禎是葬在十三陵的明思陵里。明思陵,位于北京昌平區天壽山,明思宗朱由檢與周皇后及田貴妃之合葬墓,是明十三陵之一。明思宗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朝最。
為什么清軍入關后挖開了天啟皇帝的陵墓?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農民起義軍闖王李自成率軍攻克了大明朝的首都北京城,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朱由檢在景山自縊。 之后不久李自成因為勸降山海關守將。
明朝崇禎為何可以葬在十三陵,而清朝的溥儀為何沒有葬在清西陵?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朝代更迭周而復始,英雄逐鹿,建立王朝的手段多種多樣,而當一個王朝走到末路,末代皇帝的亡國之路也不盡相同。 只不過,因著做了那最后一。
定陵為什么是兩個皇后?
定陵是明神宗也就是萬歷皇帝的陵寢,按說皇帝陵有兩個陪葬皇后并不奇怪,歷史上一個皇帝有幾個皇后的并不少見,不過,定陵的兩個皇后到與其他的陪葬皇后有一些不。
古代皇帝在世的時候就修建陵墓,但不建設完成,為什么?
帝王生前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和榮譽,死后當然也愿意將去帶入地下,繼續享受,所以他們的陵墓都極盡繁華,而且自己的事情自己說了算,等到兒孫為自己修建陵墓,。
明朝的末代皇帝為何可以葬在十三陵,而清朝的溥儀皇帝為什么沒有葬在清西陵?
明代的末代皇帝是崇禎,他可謂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典范了,在李自成隆隆的炮聲中,崇禎死也不向農民軍低頭,他在親手結果了自己的皇后嬪妃及公主后,。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