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東西是現在買好還是等雙十一買好?
1、反季節買就是夏天買夏天的家電,夏天買冬天的家電,所以價格優惠更多。比如空調、干衣機等。如果在天氣最熱的時候買空調,肯定會比冬天冷的時候貴。一般到了秋天,空調的銷售會處于淡季,會全線降價促銷。
2、不是一定等到要雙十一買。需要的時候再買,不要一下子囤積太多。因為這些東西也是要占用我們的生活空間的。什么時候用什么時候買,網上的活動很多的,錯過雙十一還有雙十二,錯過雙十二還有其他節日。
3、建議你當天買。當天買一半就更大了。這是最后的瘋狂。店家都知道雙十一當天賣不出去,以后真的很難賣,所以想買,雙十一當天買就行了。還是最晚的預售,和雙十一當天基本持平。距離淘寶雙十一預售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
4、肯定是雙十一第一波活動買便宜點呀,因為第一波為了吸引顧客活動里大些。
雙十一風暴,大學生應當怎樣度過,你過光棍節還是剁手節?
%的大學生認為未來可能會用到,只有4%的大學生是因為打折才買的,也就是說最多只有24%的大學生因為雙十一的推廣而有模糊的個人需求,只有54%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純粹是沖動消費,所以雙十一購物節對于大學生來說利大于弊。
即是單身節也是購物節,正是因為單身所以才要購物,當然不單身的人也會購物了。
雙十一的變化雙十一在早期,什么都不是。后來人們覺得這個數字特殊,于是把它叫做光棍節。由于網上的光棍很多,越來越多的人過這個節日。而后電商看到了商機,開始在上面做文章。
“雙十一”期間商品打三四折,但算下來卻并不便宜,其實商家為讓“低”折扣吸引眼球,暗中抬高商品原價,然后再通過折扣、促銷等活動利誘大學生進行購買,建議大家將想買的物品先收藏,等雙十一這天看看是否會真的降價。
而今年的交易額更是達到了4982億的超高額度。遠遠比去年高出2000多億。不得不說我國網民的消費需求之多和我國網絡消費市場之大。不知從何時起,雙十一從光棍節徹底變成了購物節。
你覺得雙十一的「一鍵保價」是更方便了嗎?
1、月18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今年天貓雙11對價保規則做了升級,將付款后15天內價保,改為付款后至11月11日活動結束后15天內全程價保,最長價保時間從15天延長至27天。
2、雙11期間淘寶支持全程保價,小編覺得這個服務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對于消費者而言是非常有用的保障。大家在雙11的時候往往會為了湊單購買很多東西,有很多商品在打廣告的時候也說的天花亂墜,給人一種雙11降了很多價的感覺。
3、雙11淘寶可以保價的,買貴了也不用擔心,可以退差價的,而且幾天的價保時間延長到了27天。
4、消費者在雙11購買了產品,保價延遲一個月的時間。在一個月時間之內,如果消費者發現自己購買的商品出現了降價情況,那么消費者就可以找到客服索要差價。在雙11的時候商品的價格是最便宜的,會有很多消費者購買。
你雙十一購物完后悔了嗎?
所以說到手以后算不上后悔。一個高仿的衣服 驚天大瓜還在后面,這個雙十一我秒了某品牌的衣服,在這里就不細說品牌的名字了。
雙十一消費者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不會后悔,如果買到比平時貴,又買了很多不實用的東西,只是為了剁手,不理性消費。
紙巾,每年的雙11的時候,淘寶天貓都會做一些活,用一些非常非常低的價錢,去買到平時好幾十的東西,這也就引起了人們瘋狂的購物,但是當雙11過去之后,人們就會發現,買了很多無用的東西,在生活中完全用不到。
但基本也不會是非常后悔。最多也只是一次不愉快的購物體驗。不過,隨著淘寶的原發的成熟,大部分的商家都是有七天無理由退換的服務,所以即使買了貨不對版的寶貝,也還是可以退貨。
捂緊錢包!熱議:雙十一購物究竟是省錢還是費錢?
1、這一看,就是一對矛盾,一個負責出招,把消費者口袋里的錢都掏出來;一個負責防衛,緊緊捂住口袋,不讓錢大量蹦出來。雙十一就是其中一個博弈的現場。賣家們絞盡腦汁,想盡辦法,計中計、連環計。
2、總之,在享受購物盛宴的同時,我們應該增加自我負責、理智消費、保護環境等理念來看待雙十一瘋狂囤貨行為,從個人出發,努力踐行社會責任,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環境。
3、定金膨脹模式,我覺得只能算是一種營銷手段,稱不上是消費陷阱。定金膨脹就是你在商品預售初期,就下定金,定金會乘以一定的系數來抵扣商品價格。
4、作為一名前海淘買手,一開始我只是對護膚品的價格起伏比較敏感,后來口罩的時間長了,錢包也扁了,消費降級,我也發現了許多摳搜且不降低生活品質的省錢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