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開講#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的加冕典禮將于當地時間5月6日舉行。除了英國王室成員,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等多國政要以及泰國國王和王后、荷蘭國王和王后、比利時國王和王后、瑞典國王及王儲、不丹國王與王后、摩納哥親王與公主、日本皇太子文仁和妻子紀子將參加此次加冕典禮。

查爾斯三世是包括英國在內的17個主權國家的國王,英聯邦王國共有15個成員,但新西蘭王國包括新西蘭、紐埃、庫克群島等3個主權國家,因此查爾斯三世是17個主權國家的國王。在英國以外的英聯邦王國,國王會依據該國總理的提名,任命一位總督,作為自己的全權代表。國王在各個英聯邦王國之中,有相應不同的稱號,在聯合王國稱為“查爾斯三世,蒙上帝恩典,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屬土及領地之國王,英聯邦之首,信仰的守護者”,在新西蘭王國則被稱為“查爾斯三世,蒙上帝恩典,新西蘭與其屬土及領地之國王,英聯邦之首,信仰的守護者”,在其他國家的稱號見下表。

查爾斯三世任王儲長達70年,是英國歷史上等候繼位時間最長的王位繼承人。伊麗莎白二世去世三天后,查爾斯三世在圣詹姆士宮的一項歷史性儀式上正式獲得王位繼承理事會確認,成為新國王。查爾斯三世登基時73歲,是有史以來最年長的新君主。加冕典禮是新國王即位的最隆重儀式,由于籌備工作比較復雜,加冕典禮通常不會在國王登基后立刻舉行。伊麗莎白女王于1952年2月繼承王位,但直到1953年6月才加冕。

英國國王加冕儀式是英國國家儀式中最為盛大、最為古老的一個儀式,最早形成可以追溯到973年,當時的國王埃德加被加冕為英格蘭國王。從973年至今,每一任國王登基時,都會舉行一次盛大的加冕儀式。
(一)國王游行

查爾斯三世的加冕典禮將于當地時間上午11點正式開始,下午2點左右結束,持續時間約3小時。加冕前,查爾斯三世與卡米拉將在皇家騎兵護衛隊陪同下展開“國王游行”(The King’s Procession)。查爾斯三世和卡米拉王后將乘坐鉆石慶典國家馬車(Diamond Jubilee State Coach)從白金漢宮前往威斯敏斯特教堂。期間會路過一系列倫敦地標景點,包括林蔭大道(The Mall)、海軍拱門(Admiralty Arch)、繞過特拉法加廣場、沿著白廳(White Hall),穿過議會廣場(Parliament Square)。

鉆石慶典國家馬車為紀念伊麗莎白登基60周年而建造,于2014年首次使用,由澳大利亞知名馬車制造商——弗雷靈頓在悉尼建造。鉆石慶典國家馬車主要由鋁制成,而不是傳統馬車所用的木頭。其內部裝置了空調、電動車窗以及液壓減震器,會很大程度上改善乘坐體驗。鉆石慶典國家馬車長18英尺(約合5.5米),重約2.7 噸,需6匹馬拉動。鉆石慶典國用馬車采用了亨利八世的“瑪麗玫瑰”號戰艦的碎片,啟發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蘋果樹的木料,一塊蘇格蘭命運之石以及英國歷史上的其他一系列重要文物。它就像是一個時間膠囊,濃縮了英國數百年的歷史。

威斯敏斯特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正式名稱為“圣彼得聯合教堂”,最初由篤信宗教的國王懺悔者愛德華于1050年下令修建,1065年建成。現存的教堂為1245年亨利三世時重建,以后歷代都有增建,直到15世紀末才告竣工。教堂本身被認為是英國哥特式建筑的杰作。威斯敏斯特教堂既是英國國教的禮拜堂,又是歷代國王舉行加冕典禮、王室成員舉行婚禮的大禮堂,還是一個國葬陵墓。
從11世紀“征服者威廉一世”開始,除了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七世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查爾斯三世是第40位。從亨利三世到喬治二世的20多位國王都埋葬在這里。教堂內的“詩人之角”因埋葬14世紀詩人喬叟和文藝復興時期詩人斯賓塞而得名,英國著名的文學家、藝術家,如狄更斯、哈代等都在這里建有墓室或墓碑。此外還有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如丘吉爾、克倫威爾、達爾文、牛頓等。
(二)加冕儀式

進入威斯敏斯特教堂后,查爾斯三世將站到加冕椅(Coronation Chair)旁,將身體依次轉向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向人民展示自己”。隨后現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宣布查爾斯是“毋庸置疑的國王”,并要求會眾和合唱團高喊“上帝保佑查爾斯國王”,以表達敬意。加冕椅已經有700年歷史,是英國最古老的“在職”家具,由愛德華一世(1272-1307年在位)下令制作,共有26位君主在這把椅子旁加冕。

之后,查爾斯三世將宣讀加冕誓言,承諾自己會依法執政、仁慈地行使正義,維護英格蘭教會。在這一環節他將被授予國家寶劍,走到祭壇宣布:“我將履行和遵守我之前在這里承諾的事情,希望上帝保佑我”,然后親吻圣經并簽署誓言。宣誓完畢后,國王的禮服將被脫下,坐在加冕椅上,大主教會把金鷹安瓶(Ampulla)中的圣油倒在加冕匙上,在國王的頭上、胸部和手上涂上十字架的圖案,同時唱詩班會在受膏環節中吟唱圣歌《Zadok The Priest》。這一步叫受膏,用來強調國王作為英格蘭教會領袖的地位。金鷹安瓶造于17世紀,距今已400多年,專門用來盛放加冕圣油。因為形狀像老鷹,用純金打造,故名。圣油含有龍涎香、橙花、玫瑰、茉莉和肉桂等,但不含任何來自動物的成分。

隨后,查爾斯三世將換上禮服,被授予代表宗教和道德權威的王室寶球,代表權力的君主權杖,一根上面有白色琺瑯鴿子的金棒,象征著正義和憐憫,還將在右手無名指戴上加冕戒指。最后,坎特伯雷大主教將圣愛德華王冠戴在國王的頭上。戴上王冠后,查爾斯三世將移步王座就座,大主教、王室成員等跪拜致敬,這一步叫登基。查爾斯三世的加冕結束后,卡米拉也將受膏、加冕,正式成為英國王后。如果戴安娜王妃在天之靈看到這一幕,她一定相當郁悶。

圣愛德華王冠于1661年為查理二世國王的加冕禮所打造,是英國王室最具代表性的珠寶之一。圣愛德華王冠總重量達2.2公斤,以黃金為主體,共鑲嵌了444顆寶石。自這頂王冠問世以來,英國一共有6位君主佩戴它出席過加冕禮,包括已故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圣愛德華王冠僅在加冕儀式上使用,加冕儀式臨近結束時查爾斯三世將戴上帝國皇冠(British Imperial State Crown),在白金漢宮陽臺上露面時也將佩戴帝國皇冠。帝國王冠與圣愛德華王冠很像,但要輕很多。這是在1838年為維多利亞女王打造的,上面的珍珠來自伊麗莎白女王一世。

(三)加冕游行

加冕儀式結束后,查爾斯三世夫婦將乘坐王室黃金馬車(Gold State Coach),在王室成員、各界代表陪同下原路返回白金漢宮,沿途超過6000名英國軍人列隊1.6公里護衛,這叫“加冕游行”(The Coronation Procession)。游行結束后,王室成員將在白金漢宮陽臺露面,接受英國和英聯邦武裝部隊的敬禮。下午2點30分,軍隊將在林蔭大道和白金漢宮上空進行飛行表演。

王室黃金馬車,于18世紀60年代建成,至今已有260多年歷史,曾是多位英國君主出席重要場合使用的交通工具。整個鍍金車身重達4噸,車身上有很多精美的雕塑,需要8匹馬才能拉動,被稱作“移動的藝術品”。盡管外觀非常華貴,但由于馬車座位底部是用皮革支撐,可能造成馬車前后、左右搖擺,“乘坐體驗可能不是很好”。
(四)觀賞地點

加冕儀式期間公眾不能進入威斯敏斯特教堂,因此加冕儀式只能線上觀看,但加冕游行在線上觀看或者線下觀看都可以。林蔭大道和白廳旁邊設有觀賞區,觀賞區容量有限,人滿后將關閉。為確保能搶到前排位置,更好地觀看加冕游行,一些英國王室狂熱粉絲從上個月開始就在林蔭大道搭帳篷,等待游行的到來。

海德公園、圣詹姆斯公園和格林公園都設置了大屏幕放映點,當天的游行和儀式都將在大屏幕上直播。利茲、赫爾、哈德斯菲爾德、巴恩斯利、布拉德福德、哈利法克斯、杜斯伯里、韋克菲爾德、巴恩斯利和林肯等地的市政廳、公園也有大屏幕現場直播國王加冕的盛況。
(五)爭議鉆石

1905年,“非洲之星”的原石在南非一個鉆石礦場中被發現,英國治下的南非殖民政府將這顆原石進貢給了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作為他66歲生日禮物。隨后,英國將這顆原石切割為9顆大鉆石和96顆小鉆石,最大的那顆被命名為“庫里南1號”(Cullinan I,也稱非洲之星一號),被鑲嵌在君主權杖上。第二大的那顆被命名為“庫里南2號”(Cullinan II,也稱非洲之二號),被鑲嵌在帝國皇冠(British Imperial State Crown)上。在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后,南非曾發起過要求歸還“庫里南1號”和“庫里南2號”的抗議。針對查爾斯三世加冕的消息,約翰內斯堡的一名律師和活動家卡曼加在網上發起了一個請愿活動,要求英國歸還“屬于我們的驕傲、我們的遺產和我們的文化標志”。

另一枚爭議鉆石是鑲嵌在皇太后加冕王冠上“光明之山”(Koh-i-Noor)。“光明之山”產自印度戈爾康達地區,原石重達800克拉。1850年,在東印度公司成立250周年的紀念日,“光明之山”的最后繼承人、錫克王位的惟一繼承人杜利普·辛格害怕“詛咒鉆石”的悲劇會降臨到自己頭上,把“光明之山”獻給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光明之山”先后被傳給了瑪麗王后、伊麗莎白王太后(伊麗莎白二世母親)、伊麗莎白二世。此次加冕禮不會使用光明之山”,王后卡米拉加冕將使用瑪麗王冠的改良版,瑪麗王冠鑲嵌“庫里南3號”、“庫里南4號”和“庫里南5號”,這些鉆石是已故女王個人珠寶收藏的一部分。 2009年,印度國父甘地的后人呼吁英國歸還“光明之山”鉆石,巴基斯坦也曾表達過相同的意見,這顆寶石勾起了人們對殖民歷史的痛苦回憶。
#查爾斯三世加冕##英國王查爾斯三世加冕禮今日舉行##查爾斯三世今日加冕#
【擴展閱讀】
國家趣談89:日不落帝國、英聯邦家族長——英國是什么樣的國家?
國家趣談52:英聯邦與英聯邦王國有什么區別,跟英國有什么關系?
伊麗莎白二世是多少個國家的女王?不是15個,而是17個
轉載自頭條號:地圖看世界。(如果侵犯你的權益可以下面留言我刪除,也可以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