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軍機大臣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古往今來,在我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中,封建帝制可謂是留下了濃厚的一筆。經過了歷史的不斷發展,我們現在的社會自然是比古代要好得多,沒有了三綱五常那樣的約束,沒有了皇權的專制。
要說皇權,在當時可謂是至高無上的權力了,就連到了民國時期袁世凱也是上演了一出稱帝的好戲,足以說明皇權是有多么誘人了。在我國的歷史上,皇權大約維持了276年。那時皇帝就是國家權力的中心,是絕對的九五至尊,整個國家都要在皇權的同意下匍匐。
但是,盡管皇權的權力至高無上,但也是有些職位打破了他的限制,無視規矩,與皇權分庭抗禮,有時候說話比皇帝都管用,大家知道是什么官職嗎?

因為有著皇權的壓制,在古代人們通常形容在皇權之下自然也有著很大權力的人,一般都會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稱贊他。可能我們會聯想到宰相丞相,但事實卻并非如此,他們的權勢也并非有那么大。
但相信大家都知道軍機大臣吧,表面上看官職并不是很大,但所擁有的實權,的確也是讓人們所羨慕。軍機大臣別名又叫做“大軍機”“樞臣”,在古代,軍機大臣可就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了,一般都是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才去擔任的。
軍機大臣一般也都是為兼職,自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京堂等官選用,或由軍機章京升任。初為三人,后增至四、五人或八、九人,最多十一人。他的主要職能就是幫皇帝處理一下奏折,參與議政,看似沒什么,實際上權力滔天。
而在歷史上,往往也都會有首席軍機大臣,這個職位一般都是些資歷高深的人來擔任。在雍正時期第一個軍機大臣就是張廷玉和鄂爾泰,在乾隆時期就是和珅了。可以說這個職位是非常關鍵的。
軍機處總攬著機要政務,還有著向皇帝推薦官吏的權力,權勢更是凌駕于內閣和六部之上,各地的奏章也是要由軍機處票簽后呈請皇帝批示。而且,只要是皇帝的喻旨,只要是涉及機要的都要通過軍機處進行草擬,也被稱之為“密喻”。經由軍機處通過兵部送達地方的督撫,稱為“廷寄”,內閣是沒有過問的權力的。

總之,軍機處是奉命處理操辦一切重大的軍政事務的,可以說,他就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樞。而且軍機大臣雖然要接受皇權的絕對領導,但他的權力可真的是很大了。大家想一想,軍機處的成立雖然代表著皇權更為集中了,但是皇帝一人肯定是忙不過來的,這時就需要有人來代表皇權來行事了。
首席軍機大臣毫無疑問的就成為了協助皇權的最大代表人,其他軍機大臣雖也有權,但遠沒有首席軍機大臣執掌的權力更大。也恰恰是因為軍機處完全是聽命于皇權的,所以皇帝最信任的首席軍機大臣自然而然也就是代表了皇權的。他的權力就相當于代表了皇權,而且還不會受到任何制約,所以說乾隆時期的和珅也是能在朝中呼風喚雨,一手遮天的。
雖然,首席軍機大臣自己能夠代表皇權有著無上的權力了,但這還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重點,能打破皇權的限制,于皇權分庭抗禮的其實是另一種職位,那就是攝政王,從古至今,也只有兩個人做過這個職位。
輔政從字面上看的意思就是輔佐君王來處理政務,而攝政就是有著大大的區別了,攝政王是可以直接決定事情的結果的,而且還不用上報給皇帝,自己就能做下決定和裁決。而攝政王這個官職,我們也可以這樣子來理解,那就是代理的皇帝。
攝政王的存在一般都是因為在位的皇帝年齡太小,不能夠處理朝政,只能讓攝政王來代理他處理朝政,行使皇帝的權力,所以,攝政王其實就是一個沒有皇帝名頭的皇帝,但卻是能和皇帝分庭抗禮。
因為有著攝政王的存在,整個國家的國事都會由攝政王來處理,皇帝就像是虛設的一樣。所以說攝政王的權力就連皇權都限制不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多爾袞吧,多爾袞便擔任過了攝政王,而在他當攝政王時,是把控著朝中的大權,順治皇帝根本就無法親政,更別說用皇權來壓制他了。并且在多爾袞見到順治皇帝的時候,是根本不用行君臣之禮的。但朝中的大臣再見到多爾袞時卻要行跪拜之禮,多爾袞的攝政王雖無皇帝的名頭卻已經有了皇帝的權力了。

可以說,攝政王這個職位的確是已經打破了皇權的限制,攝政王的存在就是一個沒有名分卻有實權的小皇帝,皇權不但不能限制他,如果處理不好還要被其給限制皇權。這也導致了皇帝一般都很怨恨攝政王,因為攝政王的存在已經壓制住了皇權。
而攝政王一般也沒有能夠善終的,比如多爾袞死后,也是被順治掘開了墳墓,足以說明攝政王對皇權的限制有多大了。可以說當時的多爾袞只差一件龍袍就是真的皇帝了。
但在歷史上除了多爾袞擔任過攝政王還有一人也擔任過,那就是溥儀的父親載灃。他也是清朝的第二位攝政王,但是他這個攝政王可遠沒有多爾袞當得自在,那個時候的清朝已經是腐敗不堪,大廈將傾了。國家和天下都被已經死去的慈禧給折騰的腐敗落后。而且又加上外國列強的不斷入侵,載灃哪里還有什么權力可言,他的地位于多爾袞相比可以說是差了天高地遠,而在此不久后,清朝也是滅亡了,世上也在沒有了攝政王了。
結語:古代的皇權可以說是至高無上的,首席軍機大臣雖然有著很大的權力,到歸根到底還是在代表皇權行事,也是要看皇帝的臉色的。但攝政王就完全不同了,他是獨立于皇權的,不僅不受皇權的限制反而還能代表皇權行事。可以說是突破了皇權的限制。攝政王的話語權已經能和皇權相提并論了,毫不客氣地說,攝政王就是一個實名的皇帝,他的權勢也是令人羨慕!
以上就是首席軍機大臣的權勢有多大?攝政王這個職位又是怎樣的?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首席軍機大臣的權勢有多大?攝政王這個職位又是怎樣的?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清朝為何設大學士、軍機大臣,其職權有多大?相當于現在什么官?
拜大量的清宮戲所賜,很多人都知道大學士、軍機大臣是清朝非常重要的官職,但能清楚地說出它們之間的區別、具體職掌的,卻少而又少。那么問題來了,清朝為何設大。
八旗旗主王爺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為何能夠壓制軍機大臣和珅?
八旗并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概念,從清太祖努爾哈赤最初建立的黑旗到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兄弟分掌黑、紅兩旗,再到后來的黃、白、紅、藍、四旗,最后才形成了現而今。
應該如何評價載灃?
載灃,字伯涵,號靜云,清宣宗道光帝之孫,光緒帝載湉異母弟,宣統帝溥儀生父,西太后慈禧親外甥,晚清最后一位“鐵帽子王”。以這種集萬千榮耀于一身的至尊豪門。 載。
大清恭親王是如何從“創始人”變成“高級經理”的?
恭親王是慈禧利用的一個工具,用完就給甩了。 我們知道,“顧命大臣”的權力是很大的。清初,多爾袞的“攝政王”,康熙朝的“四大輔臣”,都是顧命大臣。他們處。 ”。
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攝政王載灃,為什么會選擇辭去全部職位退休?
載灃這個人比較明智,該認慫時就認慫。 載灃從政的第一件事,就是作為“頭等專使大使”,去給遭受義和團之亂的洋人道歉。而他能獲得這個差事,是因為他是光緒皇。
在攝政王載灃、裕隆太后還有一些滿清大臣在位這幾年,他們都做了些什么?為什么清朝沒有挺過來?
攝政王載灃,當時在義和團運動中因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被清朝政府派往德國“道歉”,這是一次非常恥辱的道歉之旅,當年載灃才18歲。后來被慈禧老佛爺授命到軍機。
攝政王載灃和慶王的關系?
奕劻和載灃既是清朝末期兩位重要的朝廷命官,掌控著大清的命脈。奕劻因為頗得慈禧信任,故被封為“慶親王”,而載灃自幼繼承了父親的爵位,成為第二代“醇親王”。
你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女人是誰?為什么?
我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女人是慈禧太后。她個性倔強,手段陰狠。從1861年發動辛酉政變后上位,到1908年去世,47年間,慈禧是清朝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天下。 慈。
廣西歷史上是否出過宰相級別的高官?
宰相是中國古代帝王之下的最高行政長官通稱,宰相這個稱謂最早出自于《韓非子·顯學》。 《韓非子·顯學》:“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起於卒伍。”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