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藩王制度,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藩王制度,是漢朝高祖劉邦在建朝之初就立下了規矩,而為了防止諸王叛亂,劉邦還特意削減了異姓王的數量,主要是把自家的劉姓王扶持做大。在劉邦的行動當中,淮陰侯韓信等多人都遭到了殺害,由此天下諸王,已經有半數是姓劉了。
藩王的權力

但畢竟治藩可用微妙手段而不能殺絕,因為很多人原本就是非常忠心的,并且他們幫劉邦打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無理由亂殺不足以服天下。所以漢室王朝的藩王數量依舊很多,并且存在不少的異姓王,一開始大家當然服從,但隨著劉邦的死去,漢朝一代又一代的皇帝變更,諸侯王就生出了更多不同的想法,有著不同的心思。
之所以劉邦都特別害怕,想要去對付藩王,就是因為藩王們的權利本來就很大,漢朝的領土很大,但很多地區都是由藩王們統治著,藩王們的地盤相互合縱連橫,一個藩王不足為道也,但如果大家相互聯合起來叛變的話,漢王朝的皇帝們還真的是心驚膽戰,正因為害怕,于是便有了接下來的故事。
兩帝削藩
漢景帝:七王之亂

漢景帝時期,藩王的囂張氣焰已經是讓皇帝一派心生忌憚,此時晁錯提出了削藩的建議,漢景帝深以為然,并且實施了這個決定,這便是七王之亂的開始,而且此處還埋有一個伏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突然之間發動大規模叛亂是不可能的,必然是有著歷史因素。
原來多年前,吳王的兒子曾進京跟太子玩,這個太子就是還沒有當上皇帝的漢景帝,兩人喝酒下棋本來是要聯絡一下感情,但是可能是酒喝多了,吳王兒子一定要在下棋這里爭個勝負,絲毫不肯退讓。身為一國儲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漢景帝這哪忍的了,于是拿起身旁一個板凳,就給了吳王可憐的兒子一個重擊,然后這倒霉孩子死了。
吳王帶頭,七王合縱
于是吳王對漢景帝的不滿在很多年前就已經生出來了,這次碰上削藩,可以說是點燃了火藥桶,吳王直接就豁出去了,聯合了其他同樣不滿的六王,然后7個藩王讓漢景帝肝膽欲裂,他甚至被逼殺了提出削藩的晁錯,以表明自己的歉意。
盡管晁錯死了,但七王并不滿這個結果,然而漢景帝也不是完全認慫,而是雙管齊下,這邊在道歉,另一手指揮名將周亞夫出擊。結果細柳營精銳無比,僅3個月,聲勢無比浩大的七王之亂就直接被平定了。
因為這場戰爭的神速,藩王們對漢朝皇室更加敬畏,削藩政策得以順利實施,所以漢景帝的削藩雖然很驚險,但最終是有驚而無險。
武帝:推恩令

很多人都說漢武帝是歷史上最能打的一個皇帝,在軍事才能上天下無敵,但其實漢武帝也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懂得用智慧來化解對方。而在削藩這事上,漢武帝跟景帝是一個態度,他們采取的是完全不同的手段,并且取得的效果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武帝跟主父偃商量了一個削藩妙計,此計便是推恩令,推恩令的意思是各國藩王不能僅指定長子繼承王位,必須要給其它兒子劃分小部分國土,這部分人被稱為列侯,列侯們直接歸中央管轄。而藩王們都有很多的老婆,所以他們很能生,然后本來強大的王國被劃的四分五裂,再也無法有效的形成一個統一的集體對付中央。
武帝后期,已有8成以上的國土是直屬漢中央,藩王勢弱再也無力造反,漢武帝不僅把事情辦的比景帝更漂亮,同時還兵不血刃,在軍事謀略上,漢武帝果真是天下第一人!
以上就是同樣是削藩,漢武帝和漢景帝的所作所為有什么區別?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同樣是削藩,漢武帝和漢景帝的所作所為有什么區別?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漢朝削藩是什么法?
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為了收回諸侯或地方割據勢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權力而實施的政策。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削藩有四次:一是西漢景帝的削藩,引發七國之亂,僅三個。
西漢承襲秦制,漢武帝所實施的律法,為何與漢景帝有很大不同?
這個問題主要與當時的社會狀況有很大的關系 法家、道家、儒家的問題 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朝代實施的律法和制度,都是受到當時主流學派和當時的勢力范圍的影。
漢文帝、漢景帝和漢武帝,三代皇帝性格有哪些合共的同點?
漢文帝、漢景帝和漢武帝祖孫三代皇帝生活和成長的環境大不相同,其性格也大相徑庭,共同點并不多,但這三者都是千古留名的明君,明君往往會有共同點,最簡單一條。
始分藩國是漢武帝的什么措施?
鑒于前朝的教訓,為進一步削減地方王國的勢力,強化皇權、鞏固國家統一,漢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強干弱枝的積極措施: 〔一〕 針對地方王國諸侯,漢武帝繼續推行漢景。
漢景帝削藩后的下場?
漢景帝,聽從晁錯的奏章,開始著首削藩,最終導致七國之亂。 雖然最終由弟弟梁王劉武和周亞夫共同平定了叛亂,但給國家帶來巨大的損失。 漢景帝為了平息諸侯們的。
明朝是如何一步步徹底完成削藩的?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在考慮皇族的待遇上重拾分封制,把他所有的二十多個兒子逐一封王,其中還包括侄孫(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的兒子封為靖江王)等朱家嫡親,并。 明。
漢朝的侯跟諸侯王除了封地大小,其他待遇有區別嗎?
大家好,史河風rain根據查找整理的資料,為大家分享一下漢朝侯與諸侯王的區別。 漢朝的二十等爵位是承襲秦朝所用制度,侯爵只授予皇親國戚與極少數功臣,會被賜。
漢代削蕃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削蕃?
我覺得漢景帝的削藩之路是最失敗的,雖然最后是以成功告終,可是卻導致了很多國家泛泛作亂。 我覺得漢景帝的削藩之路是最失敗的,雖然最后是以成功告終,可是卻導。
西漢景帝時期,晁錯提出的削番是正確的嗎?
任何朝代,削藩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從皇帝的角度看,它肯定是正確的。 然而,政治不是數學題,百分之百正確也拿不了滿分。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是不講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