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B站上視頻的播放量已經達到446萬+!!!!

再次回看,依舊震撼。
13年過去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至今無可超越。
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的總導演張藝謀說:
不要解釋,要讓人一看到就知道是中國!
他做到了,耗時2年,最終呈現出了震撼世界的4小時。

無論是2008名樂手千人一面的擊缶而歌,還是畫卷中活字印刷字模的凹凸起伏;

無論是劉歡和莎拉·布萊曼牽手歌唱的《我和你》,還是腳踏祥云點燃火炬的李寧;


那一晚,北京用4個小時,讓全世界的觀眾目瞪口呆,也讓人們記住了這個擁有5000年文化的文明古國。
那一晚,也有5個未滿10歲的孩子,因為這場舉世無雙的晚會被世界看見!
穿著紅裙子、扎著雙馬尾的9歲的林妙可,因為大人的錯誤,她被迫陷入“假唱風波”——

《歌唱祖國》的真正演唱者7歲女孩楊沛宜,因為換牙,她只能以聲音的形式出演奧運——

和姚明一起舉旗進場的9歲男孩林浩,這位汶川小英雄,在地震中背出了自己的兩位同學——

與郎朗一起彈鋼琴的5歲小朋友李木子,第一次見面就被張藝謀選定——

“風箏女孩”朱巧妍,在20余米的鳥巢高空放風箏,雖然當時只有9歲,但是她已經練了5年雜技——

13年前,這些男孩兒女孩兒的人生軌跡,因這場4個小時的演出交匯。
13年后,命運裹挾著5個孩子四散開來,讓他們擁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表演《歌唱祖國》的紅衣女孩:林妙可
林妙可曾經說,
奧運會改變了她的人生和命運。
那是林妙可三年級的暑假,其實奧運之前,她爸媽已經在考慮,要不要停止她的廣告和模特工作,將她的生活重點轉移到學習上。
但是,奧運會的一首《歌唱祖國》,把這個9歲的女孩送上了“中國第一童星”的位置。

一夜爆紅之后,林媽媽沒有給女兒簽約經紀公司,而是自己一手操辦。
后來“假唱事件”爆發,人們發現:林妙可只是“演出者”而不是“演唱者”,一時之間,這個9歲的女孩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很多人覺得,林媽媽有著“掌控”女兒生活的心,卻沒有應付得了這些局面的能力。

▲林妙可和媽媽
奧運會過去之后,林妙可一夜之間成了“廣告小天后”,客串電影電視劇的片約更是沒斷過。在大人的影響下,林妙可無論是穿著還是表現,都少了孩童的自然天真,反而有了不符合年齡的成熟。
圈內知名演員陳小藝覺得林妙可說話太嗲了;實力派演員濮存昕表達了擔心:
太多太多的拍攝,太多太多的老師教她,我害怕這孩子不是孩子了。

但其實關于“假唱”這件事,林妙可的確比較無辜,這畢竟不是一個9歲的女孩能控制的,而是張藝謀最后的決定。后來張藝謀也后悔過,覺得當時應該用林妙可的聲音,就不會有后來的這些爭議了。
一晃13年過去了,關于這個小女孩的熱議,從未停止過。這個女孩遭受了十幾年的網絡暴力,甚至還承受了校園霸凌。

前陣子,她分享了一組大學畢業照,人們這才發現:林妙可竟然已經22歲了。

從林妙可最近微博的照片可以看出,現在的畫風舒適多了,青春少女又回來了,雖然不見得驚艷,但至少是少女該有的舒適。
林妙可似乎徹底與過去那個在媽媽手掌里的小女孩,說再見了。

前兩天,林妙可加入一檔體育類綜藝,和奧運冠軍們一起看東京奧運會。
她還在微博曬了和奧運冠軍易思玲的合照,以及一件簽名的奧運會運動服。

評論區有網友說:“寶貝晚安,今天在08北京奧運會看見了你。”

13年后,這個被奧運會改變命運的小女孩,仍然被人們記得,而且又一次和“奧運”扯上了關系。
《歌唱祖國》的真正演唱者:楊沛宜
提到林妙可,就不得不說“假唱風波”的另一個主角——楊沛宜。
奧運會導演陳其鋼表示,林妙可與楊沛宜,是“一個最完美的聲音,加上一個我們認為最完美的形象和表現。”

奧運會過后,被導演認為形象不好的楊沛宜,得到了很多很好的機會。
2009年,她被歌神張學友看中,在中國香港60周年國慶文藝晚會上演唱《仰望星空》;2011年,她受邀擔任李云迪《紅色浪漫》演奏會開場嘉賓;2012年《北京祝福你》,是楊沛宜最后一次以歌手身份出席活動。
在某些節目里,人們讓楊沛宜穿上紅裙子,一如當年站在奧運開幕式里的林妙可。

奧運前,楊沛宜父親就拼命努力把沛宜送到北大附小;奧運后,他更把所有通過奧運會得來的資源全用在了培養楊沛宜上。
2013年楊沛宜被人大附中錄取,進入中學之后,她就很少在公眾面前出現了。
楊沛宜爸爸曾經寫過一篇博文,描述了他自己已經發現自己女兒的音樂天賦后還要求女兒一步一步走,學奧數學英語學法語,足以看出爸媽對女兒的期望。
而且,楊沛宜也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路,她還在學校里組了自己的樂隊。

這個女孩學習成績很好,是理工科的女生,她經常作為學校代表去參加學術性的比賽。
比如,在廣州舉辦的USAD China 2017美國學術十項全能中國賽;還比如,在蘇州舉辦的NEC全美經濟挑戰賽,她以滿分的成績獲得經濟創新團隊總分第一名的獎杯。

后來,楊沛宜大學就出國留學了,念的是全美 Top30 的大學,讀數學和經濟學。
之前,林妙可大學畢業上了熱搜,人們忽然發現“楊沛宜貌似是個B站UP主啊!”

翻到楊沛宜的B站主頁,發現她雖然粉絲不是多,但是樂于享受生活,她分享化妝、分享歌曲翻唱、還有自己的追星日常。
長大后的楊沛宜,頭發五顏六色,不懼在鏡頭前展現素顏,網友說她,“是個有自己的生活的酷女孩。”




評論里有人悄悄地問:
她是楊沛宜嗎?


和姚明一起舉旗的汶川小英雄:林浩
如果說08年名氣最大的小女孩兒是林妙可,那名氣最大的小男孩兒,絕對就是林浩了。
林浩是5·12汶川大地震年齡最小的救人英雄,那時的他剛剛年滿9歲,是一名普通的小學二年級學生。
汶川地震發生后,身為班長,他在廢墟下組織同學們唱歌來鼓舞士氣,還鉆到廢墟里背出兩名同學。

北京開幕式中國運動員進場,林浩跟在運動員代表隊旗手姚明的身邊,雙手揮動著小旗子,作為“秘密節目”走進了鳥巢。
參加奧運的時候,林浩出場甚至沒有彩排,大家在開幕式上看到的就是他走的第一次。

2009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林浩作為全國“雙百”人物中年齡最小的新中國成立感動中國人物代表,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入選《環球時報》“影響世界的20位少年”。
2011年,作為59位中國形象“代言人”中唯一兒童,林浩同姚明、李嘉誠、王建宙、丁俊暉、甄子丹、袁隆平等亮相《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

出名過后,大量的廣告代言、公益活動、節目錄制和采訪請求向林浩撲來。林浩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這對于他們來說簡直是另一個世界。
2009年,林浩簽約了經紀公司,正式走上了“公眾人物”的道路。他上過很多節目,也參與很多公益項目,后來林浩工作的重心落在了“演員”上,成了抗日片中的常客,繼續扮演“英雄的角色”。


經歷了汶川地震,小時候的林浩愿望是:
以后我想要考清華大學,成為一名建筑師,建造永遠都不會坍塌的房子。

13年后,林浩并沒有當上建筑師,也沒有建造出永不會倒塌的房屋,但是這個男孩笑得燦爛,讓我們爸媽營團隊覺得非常開心的是:這個男孩真的從汶川地震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與郎朗一起彈鋼琴的女孩:李木子
奧運會上,還有一位朗朗一起彈鋼琴的那個小女孩兒,李木子。
這個2003年出生的女孩,參加奧運會的時候才5歲,非常的可愛。

李木子的媽媽只是一位出版社的編輯,她家誤打誤撞發了孩子彈鋼琴的視頻,結果被張藝謀選上了。
但奧運結束后,網上無緣無故的出來一條爆料,說和朗朗一起彈鋼琴的小女孩兒是某地產大佬的女兒。
媽媽急得出來辟謠了好多次,但沒人聽也沒人信,后來干脆忽視這些新聞,慢慢的也就沒人提了,當年還會參加一些央視晚會。

后來,家里人也沒怎么想讓女兒成為“明星”。
升了三年級之后,李木子的爸爸媽媽還是覺得學習更重要,但是偶爾會讓女兒去參加一些音樂活動。
除了鋼琴,李木子長笛也不錯。

13年后,現在網絡上很少能找到李木子的消息了,5歲就和郎朗彈鋼琴的小女孩消失在了輿論的審視之下,自得其樂。
在鳥巢半空中放風箏的女孩:朱巧妍
08年北京奧運會上,還有一個“風箏女孩”。
小姑娘叫朱巧妍,小名巧巧,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時候,放著風箏從鳥巢上空緩緩飛過。
這個節目中,9歲的巧巧小姑娘要借助威亞,在20余米的空中輕盈放飛風箏,從“鳥巢”一側,一直放飛到另一側。

朱巧妍是安徽人,99年出生,5歲的時候就被招進沈陽前進雜技團了,是學雜技出身的。
備戰過奧運的幾個小女孩兒里,只有朱巧妍不是北京人,家境相對其他四個女孩兒也比較普通。
奧運會開幕式的熱度過去之后,她就沒什么關注度了,于是繼續在雜技領域進行學習深造。

朱巧妍在自己的專業領域非常厲害。
前些年參加了airstar中國賽區女子吊環專業組的比賽,拿了第一名。


現在是一個空中舞蹈導師,小女孩也長成大姑娘啦~

東京奧運會開幕式的那天,朱巧妍發了條微博:“我一生中的高光時刻,作為親身參與開幕式的表演者,這短短幾分鐘值得驕傲一生!”

13年后,“風箏女孩”依然在空中舞蹈,但她永遠記得奧運的那幾分鐘。
林妙可和楊沛宜被同時邀請參與演唱抗疫歌曲,因為是云錄制,他們事先不知道演唱者名單。
命運讓她們又一次同框,但兩個小女孩的人生有著各自的精彩。

若是從宏大的敘述角度來說,2008年,讓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向世界展現了她的魅力。
但回歸到小人物身上,2008年,對于5個未滿10歲的孩子而言,只是人生的一個序章。
13年前,這些孩子們被命運裹挾,走進奧運的時候,背后離不開的是父母推手。
13年后,他們像奧運前的29個“大腳丫”一樣,闊步邁向自己的人生,命運軌跡截然不同。

這些孩子經歷和見證的,是中國從2008年到2021年13年間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歷史。
回到開頭提到的東京奧運會開幕式,當晚無數的人重新開始觀看2008的北京奧運會,其實也是因為國人認知到:早在13年前,中國的綜合實力、審美能力和執行力,就已經是世界一流!
以至于看到東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大家有那么一絲絲失望。

而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長跑,這些孩子曾經在某一站有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卻并不代表他們就能一直笑看人生,如果沒有天賦、堅持和對機遇的把握,哪怕起點再高,依然可能泯然眾人。
但是,誰說平凡的生活就不是一種幸福呢?
在自己的專業中有著自己的建樹,用自己的能力,爭取自己幸福的生活,不就是我們爸媽對孩子們的希望嗎?

-End-

*爸媽營,www.bamaying.com。由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白領媽媽創立。長期與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專業人員合作。6年以來,爸媽營已經整理了500多個親子專題,10000多篇親子好文,也是唯一使用【深度專題制】的專業親子號。歡迎關注【爸媽營】微信號:bamaying

▼推薦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