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說起三國時期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我們都知道在三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是魏國,魏國占領的面積也是最大的。但是從整個三國的地圖來看,東吳和曹魏的土地面積感覺差不多,而且楚漢也不算小,三國的真實面積到底是怎樣的呢?這次就為大家來對比下三國版圖,當然也并不是說領土越大人口就會越多,主要還是看地理位置。當時三國都爭奪的荊州就是一塊肥沃之地,人口、文化和經濟都非常的領先,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各國領土和規劃到底是怎樣的吧。

眾所周知,三國中以魏國實力最強,被稱為“三分天下有其二”,蜀國和吳國只占得三分之一,依靠長江天險和蜀川險關抵御魏國的南下。可是,從三國的地圖來看,蜀國和吳國的面積也不小,對比一下,似乎魏國沒有到“占據三分之二”的地步。
中國自古以來是農耕國家,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人口多就象征著生產力強,國家就富強。從夏商周到秦漢,人口大多集中在北方,盡管東漢末年中原戰亂,有許多人避難到南方。盡管如此,南方的人口依然不能與北方相比。這也是為什么劉備逃跑時要“扶老攜幼”,諸葛亮失去街亭后,還不忘在擄掠涼州人口的根本原因。

東漢時天下分為十三州,魏國大約占據九州之地,分別為司州(司隸)、豫州、兗州、徐州、青州,雍州(自設涼州)、并州、冀州、幽州,另外還有荊州北部和揚州一小部;吳國大約占據三州之地,分別為荊州南部、揚州大部、交州(自設廣州);而蜀國只占據了一個州,即益州(自設梁州)。

東漢末年各州的人口數量排名如下:1.荊州(628萬);2.冀州(580萬);3.益州(568萬);4.豫州(516萬);5.揚州(433萬);6.袞州(404萬);7.司隸(307萬);8.青州(299萬);9.徐州(279萬);10.幽州(247萬);11.交州(107萬);12.并州(66萬);13.涼州(46萬)。

由上可知,總人口約為4500萬,其中南方的荊州、益州、揚州和交州一共占據1736萬,約占38%。但是,荊州北部和揚州一小部被魏國占領,此消彼長。曹魏占據的人口是蜀國和吳國的兩倍,因此才有“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說法。
以上就是三國時期,蜀魏吳三個國家的領土和規劃是怎樣的?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三國時期,蜀魏吳三個國家的領土和規劃是怎樣的?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歷史上的三國(魏,蜀,吳),分別是現在的哪里?
蜀漢:即今天的云貴川三省和陜西南部; 魏:即今天的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甘肅、遼寧、陜西中部、朝鮮半島北部; 吳:即今天長江以南的江蘇、安徽、湖北和湖。
三國時期的國土面積是怎么分布的?
答主在此放一些三國時期重要時間節點(建安元年、建安五年、建安十三年、建安二十四年、建安二十五年)和重要戰役的地圖,可以與三國史料配合參考。圖片是答主在。
三國時候的魏國,蜀國,吳國,分別是現在的什么地方?
蜀國:包括四川大部(白帝城以西,且不包括川西高原,也就是四川盆地加上北部的山地),漢中盆地,北方與魏國是以祁山和秦嶺為界,南方擁有云南和貴州的大部。 吳。
東吳的六郡八十一州,是怎么一個概念?
江東六郡的位置 歷史上的江東和我們現在傳統意義上認為的江東是不一樣的,現在我們提到江東,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也就是從江西九江開始往下的。
三國演義魏蜀吳為什么沒有一方統一全國?
三國鼎足而天下三分,這是歷史造成的不幸。而無論是曹魏還是東吳或者蜀漢,之所以都沒能完成統一大業,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而是受制于當時的形勢而無法實現! 這。 孫。
三國時期有哪幾個州?
1、三國時期州的劃分,以東漢十三州為基礎,既:兗州、豫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雍州、涼州、益州、荊州、揚州、交州。另有洛陽一地稱為司州或司隸。
分別介紹一下,東漢,西漢,南漢,北漢,前漢,后漢,成漢,趙漢?
歷史上究竟有多少個漢政權?準確的答案是難以統計,至少20多個!其中很多的漢政權連年號都不知道,存在多長時間也沒有準確記錄。 請注意,這些漢政權原本叫西漢。 2。
梁國和魏國是同一塊地方嗎?
謝謝悟空問答的邀請,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題主的問題有很多,接下來我就來一個個分別進行回答,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戰國時期,魏國遷都到大梁,是否可以成為。 在。
《三國志》中的“亶洲”和“夷洲”指的是哪里?
讀過《三國志》的人往往都會注意到在《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中出現的一段話: (黃龍)二年春正月,魏作合肥新城。詔立都講祭酒,以教學諸子。遣將軍衛溫、諸。 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