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渙作為三國時期的官員,他的名氣并不是很大,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呂布是漢末割據諸侯之一,在演義中是三國第一猛將,天下無敵,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美譽,但是,不管是正史中還是演義中,呂布卻都有個致命的缺點,見利忘義,反復無常,這一點與小人何異?
呂布曾先后投靠過很多人,但又先后背叛所投靠之人,比如,丁原、董卓和劉備,呂布曾投靠劉備,但又偷襲了徐州,奪了人家的地盤。
呂布和劉備關系好的時候,也非常好,但后來鬧僵了,呂布翻臉無情,想讓人寫信辱罵劉備,他想讓誰去做這件事呢?
呂布想讓袁渙來做這件事,讓袁渙寫信辱罵劉備,但是,袁渙死活不肯。
袁渙,字曜卿,陳郡扶樂(今河南太康西北)人,出身“陳郡袁氏”,他是司徒袁滂之子。
袁渙早年曾在袁術手下做事,經常義正辭嚴地和袁術辯論,雖然袁術辯論不過他,但是仍然很敬重他。
回到正題,袁渙不肯寫信辱罵劉備,呂布先后多次逼迫他,但他就是不同意,因此,呂布大怒,用刀劍威脅袁渙說,你寫就可以生,不寫就是死,袁渙面不改色,他說了一句話,頓時讓呂布啞口無言,羞愧萬分。
袁渙說,我聽說只有用德行可以來羞辱人,但沒聽說污言穢語能羞辱人的,假如他是君子,他不會以將軍的話作為羞恥,假如他是小人,他用你的話回罵你,那么,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說,我以前在為劉備做事,現在為將軍你做事,如果以后我離開你,別人讓我回頭來罵你,可以嗎?呂布聽完,羞愧萬分,隨即打消了辱罵劉備的念頭。
這件事在正史中有明確記載,《三國志 袁渙傳》記載:布欲使渙作書詈辱備,渙不可,再三強之,不許。布大怒,以兵脅渙曰:“為之則生,不為則死。”渙顏色不變,笑而應之曰:“渙聞唯德可以辱人,不聞以罵。使彼固君子邪,且不恥將軍之言,彼誠小人邪,將復將軍之意,則辱在此不在於彼。且渙他日之事劉將軍,猶今日之事將軍也,如一旦去此,復罵將軍,可乎?”布慚而止。
袁渙不僅是正人君子,而且,膽子也大,呂布是什么人?翻臉不認人,殺人如麻,翻臉比翻書還快,而且為人心狠手辣,丁原、董卓都是被他殺的,因此,袁渙也算是敢摸老虎屁股的人了。
呂布被滅后,袁渙跟隨了曹操,受到曹操重用,數年后,袁渙去世,曹操為他流淚。
以上就是袁渙是誰?他為何會拒絕呂布寫信辱罵劉備的要求?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袁渙是誰?他為何會拒絕呂布寫信辱罵劉備的要求?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三國袁渙是哪里人?
袁渙,字曜卿,陳郡扶樂(今河南太康西北)人。東漢末年官員,出身“陳郡袁氏”,為司徒袁滂之子。 袁渙早年曾任郡功曹,后被公府征辟,相繼被舉為高第、秀才。。 袁。
三國志11袁渙屬性?
屬性除了弩兵是A剩下全是C, 統率 30 武力 17 智力 72政治 84 魅力83。 袁渙,字曜卿,陳郡扶樂(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人。東漢末年官員,出身陳郡袁氏,為東漢。
不忘提拔之恩的典故?
袁渙,字曜卿,是陳郡扶樂(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人。他的父親袁滂是為漢朝的司徒。當時官宦家的公子哥大多不守法度,而唯獨袁渙恪守清靜,舉動遵守禮法。郡守。
許靖名滿天下,受到各大諸侯器重,為何劉備卻對其卻不怎么看好呢?
漢末三國是個超級大亂世,與局勢動蕩不安相伴隨的,是層出不窮的奇人異士。其中,連諸葛亮都要主動下拜的蜀漢開國元勛許靖,便是典型代表。那么,許靖究竟是何人。
劉備為了拉攏趙云不惜摔阿斗,可為何直到稱帝都沒重用趙云呢?
謝謝邀請,我是風逍逍,歡迎大家關注! 三國時期,謀臣如雨,猛將如云,民間還將三國時期的猛將做了一個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相比排名第一的。 還記。
劉備年近50還是劉表的幕賓,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才愿意跟著他?
劉備前半生都在顛沛流離,四處奔走,直到了221年的時候,才在益州成都建立了蜀漢政權。可以說,劉備真正算得上是大器晚成的典范。 那么,當時還處在落魄中的劉備。
呂布臨死前真相?
言: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的顏值可見在三國時是頗高的。然而卻被《三國演義》中描寫成一個鼠目寸光、見利忘義、貪生怕死的小人嘴臉,但是真實中的呂布卻不是。
曹操、劉備、孫權三位君主的綜合能力該如何排名?
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何寧愿重用王平、姜維等降將,也不重用吳懿、張嶷等益州本土將領?
諸葛亮確實有意限制益州本土人士。不過,在將領任用上,諸葛亮基本上是依其資歷、才能任用的。 套公式一般的偏見 作為外來政權,蜀漢一直對益州本土人士有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