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酷嘚兒
編輯|酷嘚兒
北京時間6月23日晚,據足球報消息,國際足聯宣布,美國將承辦2025年的世俱杯,同時這屆世俱杯將會是首屆擴軍至32隊的新版世俱杯。
這是中國繼取消亞洲杯后,承辦的首屆新版世俱杯的計劃也將落空。

據悉,其實早在幾年前,中國就有想要申辦亞洲杯以及世俱杯的想法,并為之構建了許多專業的足球場。
2019年,國際足聯宣布將2021年世俱杯將擴軍至24隊,而原定首屆新版世俱杯也將在中國舉行。
按照原定計劃,中國將于2021年6月到7月份舉行世俱杯,隨后世俱杯申辦城市確定為:上海、天津、廣州、武漢、沈陽、濟南、杭州、大連等8座城市都將成為2021年世俱杯承辦城市。

另外,我們還在上海市內新建了全新的浦東上汽專業足球場以及大連新建的大連梭魚灣專業足球場,這都是中國為舉行世俱杯而做的準備。
但隨著國際足聯公布,將主辦方國家換成美國后,不禁令中國的球迷大失所望,仿佛我們之前做的所有舉動,都是在白費力氣。
中國為何會這么重視亞洲杯和世俱杯的舉辦?而國際足聯又為何會突然反悔,將承辦方由中國改為美國呢?

亞洲杯和世俱杯
亞洲杯全稱“亞足聯亞洲杯”,它是由亞足聯主辦的國際性質足球比賽,為亞洲水平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足球賽事。
之后,每四年舉辦一次,從1956年,首屆亞洲杯決賽階段在香港進行開始,截止到2019年,亞足聯亞洲杯足球賽已成功舉辦17屆。

其中,亞洲杯的承辦國家分別為:1956年香港亞洲杯、1960年韓國亞洲杯、1964年以色列亞洲杯、1968年伊朗亞洲杯、1972年泰國亞洲杯、1976年伊朗亞洲杯、1980年科威特亞洲杯等以及2023年的卡塔爾亞洲杯和2027年沙特阿拉伯亞洲杯(待定)共19個國家。
由此可見,亞洲杯賽事在整個世界上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同時亞洲杯也是亞洲范圍內含金量最高的足球賽事。

中國如果承辦亞洲杯,不但能推動我們國家足球方面的改革的發展,更有利于提高我國足球的水平,推動足球運動的普及化。
但中國自從2004年舉辦過一次亞洲杯后,亞洲杯顯然就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循環。
自卡塔爾承辦過后,中國如果想要再次獲得承辦權的機會將會要等待很多年。

而說起此次事件中心的世俱杯,它同樣也是足球迷們都耳熟能詳的經典賽事。
國際足聯俱樂部世俱杯,簡稱:世俱杯,它是由國際足聯主辦的,是來自六大洲最頂級的球隊參與的國際性足球錦標賽。

其實,早在2001年就舉辦過名義上第一場世俱杯,但因為贊助不到位而被迫取消。
后來,直到2015年才又重新啟動世俱杯,之后,每年舉辦一次。

而如今,原定新版世俱杯原計劃是要在中國舉行,但如今卻因為國際足聯的突然決定和“口罩”的因素而被迫取消,這不禁讓我們感到遺憾。
但我想這也僅僅只是一些客觀因素罷了,究其這件事的背后可謂真的一波三折。

世俱杯的一波三折
2019年10月,國際足聯官宣,2021年世俱杯由中國進行舉辦,比賽時間則定為6、7月。
但在2020年的12月,國際足聯卻又忽然官宣稱,將2021年世俱杯的承辦方改為日本。
當時中國足協方面表示,首屆新版世俱杯的主辦權仍掌握在中國的手里。

2021年9月,日本足協又宣布,放棄承辦世俱杯,最終,2021年的世俱杯在阿聯酋順利舉辦完成。
2023年6月23日,又是一樣的套路,國際足聯宣布由美國承辦2025年新版世俱杯。
而從它們發布的公告中看,從始至終都沒有提及過中國,這樣的行為,也就意味著中國已經無緣2025年新版世俱杯的舉辦。

而我們中國可謂是為了迎接世俱杯的到來,在私底下偷偷做了很多準備。
最開始我們原定的計劃,是將世俱杯的開幕儀式定在上海舉行,為此,我們投入了許多資金將上海體育體育館改造成了專業的足球場,場館內部最多可容納72000人。

另外,當時我們還根據國際足聯場地方面的要求,為此我們還將前灘體育公園、厚湃爾體育公園等體育公園當做了世俱杯的專業訓練場地,國際足聯官員也都陸續進行了考察并給出改進意見,由此可見,我們對此事的重視。
雖然當時中國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但很可惜,最后我們還是很無緣新版世俱杯的承辦。
而國際足聯對于它們這一“出爾反爾”的行為,也給出了解釋。

背后的原因
早在2019年的國際足球理事會上,因凡蒂諾就曾公開承認過,首屆擴軍后的新版世俱杯一定會落戶到中國,無論這場賽事如何啟動,中國都必須成為首個“東道主”國家。
“新的世俱杯依舊會由中國舉辦,我們還沒有決定具體的比賽日期,但是它會成為世界上最好的俱樂部賽事。”

當時的這個新聞,讓中國的足球迷們興奮了很長時間,但如今看到國際足聯這個“出爾反爾”的這個舉動,無疑是對中國足球的背叛和言而無信。
但隨后,我們國內比較權威的《足球報》也給出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答案,詳細的告訴了我們中國為何會無緣這次新版世俱杯。
據悉,2025年世俱杯會將從原定的24隊擴充至32隊,人數多了需要的資金也就相應多了起來。

當時,國際足聯也率先和中國方面溝通過了,如果中國想要繼續承辦世俱杯,那也可以,首屆世俱杯依舊會在中國繼續舉辦。
但是在這時候,國際足聯卻提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新規定:但按照國際足聯的規定,舉辦新版世俱杯收入要達到超40億美元,其中承辦國要承擔四成左右的份額。
這個規定的意思就是在說,如果中國依舊想要承辦世俱杯,那么就要為國際足聯貢獻出總收益40億美元的40%,也就是16億美元的贊助。

16億美元換成人民幣就是114億人民幣,這樣的數字,對于現中國的經濟條件來說,確實很難達到。
而此前阿根廷中國行的主辦方也才收入3000萬,這么想想,如果中國繼續要承辦這場世俱杯,反倒是有些舍本逐末了。
在之前,我們也提到過,雖然目前中國的硬件條件已經滿足,許多城市都建設了很多高標準的專業足球場,但眼下我們卻沒有足夠成熟的招商條件,對于“百億招商”這一目標我們也很難達成。

中國目前首先要面對的不是急著去承辦世俱杯,而是需要抓緊恢復中國的足球生態,讓我們國足恢復到健康的道路上才是重中之重。
再加上中國男足長時間低迷,導致國足在國內的關注度一直就比較低。

如果,花費大量的人力財力來舉辦一場世俱杯,這樣算下來是非常不劃算的。
所以,國家經過各個方面的考量,還是決定忍痛放棄這次新版世俱杯的舉辦。

國足的發展
盡管這次,我們陰差陽錯的失去了世俱杯的主辦權,但這也并非全部都是壞事。
中國之前花大量的金錢與精力去建設專業的足球場館,其實并不是白費功夫,這些球場可以給中國的球隊提供良好的訓練場地,用來提高中國足球隊的整體實力。

在這個過程中,為我們未來國足的發展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將其他的投資省下來,把這些錢投入到青訓和聯賽中,培養其他更多的人才,只有目光長遠些,才能讓國足走得更久。
從這次錯失亞洲杯與世俱杯主辦權這件事中,我們也能汲取教訓。

我們應該加強自身的建設和提升國足的整體實力,在之后的賽事中為國家爭取更多的榮譽。
我相信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國足球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輝煌。

結尾
綜合這件事的整體看下來,中國做出的是一個極其正確的決定。
所以,有的球迷在聽了這件事后,也紛紛表示:“不辦也挺好,先把濰坊杯、熊貓杯這樣的青年賽事恢復起來 然后爭取機會承辦世青賽或者世少賽。”

話說回來,雖然這次我們錯過了2025年世俱杯的主辦權,但這并不代表未來的中國不再舉辦世俱杯。
目前我們中國的足球生態正在全面恢復中,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我們整個中國足球能力的提升,舉辦世俱杯這個事情,也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實現。
轉載自頭條號:酷嘚兒不是嘚兒。(如果侵犯你的權益可以下面留言我刪除,也可以聯系網站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