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片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的江邊臺地,祖祖輩輩在這里生活的人們可能還不知道:他們腳下的這片臺地就是巫山神女的誕生地;同時,在這片土地之下,還埋藏著數十座從商代到明清時期的墓葬。
昨日,作為我市文化遺產宣傳月的重磅活動之一,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專家來到正在發掘中的巫山高唐觀遺址。
網絡配圖
宋玉筆下的巫山神女在哪里?
戰國時期,楚國宋玉在《高唐賦》中寫道:“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樓之臺……玉曰: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而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專家說,巫山神女第一次出現就是這首賦,而“陽臺”極有可能就在這塊土地上。據《巫山縣志》載:“城西北半里許,山名高都,為陽臺故址,舊有古高唐觀。”相傳楚懷王與巫山神女幽會于此。
古今大量史料都將這個在宋玉筆下如夢如幻的所在,指向了高唐觀。在考古工作者眼中,高唐觀是最有可能找到楚陽臺遺址的地方,但它究竟在哪里,至今還不得而知。
網絡配圖
雖然“陽臺”遺址還沒找到,但考古工作者還是發現了高唐觀殘留的遺址。專家說,相傳高唐觀建于堯皇時代,據《入蜀記》(宋·陸游)、《夔州府志》、《巫山縣志》等文獻記載,其始建于戰國,是長江三峽中最古老的名剎之一,有2000多年悠久歷史。
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說,根據出土紀年石刻及文獻記載,明洪武二年,因住廟道士年老體衰,不能主持廟務,由心瑞和尚接管,改觀為寺,又稱高唐寺,既供佛又敬道,因而成了佛道合一的寺觀,以后在明萬歷、清乾隆到光緒年間均有不同程度的興建或改擴建。未來這里可能建遺址公園。
考古工作者還在這里發現了從商代綿延到明清時期的68座墓葬,而在這些墓葬中,有一座戰國墓,主人的骨骸保留至今。而且這具骨骸還給考古專家留下諸多疑問:因為骨骸的整個身姿從手到腳都是扭曲狀態。
網絡配圖
專家說,這只能留待進一步的發掘,或者是在發掘結束后的研究工作中揭開謎底。經過測量,考古工作者得知骨骸長度超過了1.7米,專家說,這就說明,這位墓主人的真實身高應該超過1.8米。
1.8米的身高,在遙遠的古代極為少見,在古代文獻中,人們常用“七尺男兒”來形容男子,而按照古代一尺相當于現代22~23cm進行換算,那時成年男人平均身高154~162cm,而古文中形容一個人身材偉岸,習慣性用所謂“身高八尺”,也就是176~185cm。因此,這具骨骸的主人在古代那就是“身高八尺”了。
以上就是考古發現巫山高唐觀遺址 埋藏數十座古墓葬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考古發現巫山高唐觀遺址 埋藏數十座古墓葬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楚王神女巫山相會的典故?
楚王夢遇神女的故事,自戰國時期宋玉的《高唐賦》,《神女賦》之后,便成為巫山流傳最久的美麗傳說,一段夢中之情,令楚王終身不能忘懷,正因為是夢,故而遺恨而。
關于巫山神女,有哪些文學作品,真實的故事應該是怎樣的呢?
我們先讀下宋玉的《高唐賦》中的片段 “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地,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笨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 —。
巫山神女故事?
巫山神女的歷史典故 巫山神女:用來比喻男女之間的艷情之事,也用以形容女子的容態。今天就給大家具體分享一下巫山神女的.歷史典故,希望讀者喜歡。 巫。 巫山。
《高唐賦》,《神女賦》是什么時代寫的?
《高唐賦》,《神女賦》都是戰國后期寫的,作者是同一人,宋玉,戰國后期楚國辭賦作家。戰國時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頃襄王。
瑤姬是炎帝的女兒,楚懷王是不是和瑤姬有過一段風流史?
瑤姬是先秦時流傳下來的巫山神女,她是炎帝的女兒。 巫山臨近楚國一帶,有的考證就認為楚國是炎帝一脈之后。 先秦的《高唐賦》引《襄陽耆舊記》:“赤帝女曰瑤姬。
可以給我一句你珍藏已久的詩詞嗎?
無題: 春雨霏霏下江南, 桃葉渡口夜瀾姍。 最是傷心斷橋處, 依依相別又無言。 觀霞有感 釵頭鳳 月初露,星光閃, 心緒愁腸難排遣。 相思債,相見難, 相逢無語。 這。
什么是“賦”?你最喜歡哪幾篇“賦”?
野狐試答 題主好,賦是以“頌美”和“諷喻”為目的的一種韻文體,介乎在詩歌和散文之間,賦起源于戰國,勝于兩漢,宋以后逐漸衰落。 一賦的起源 《周禮》有“六。 3。
薛濤謁巫山廟全文解釋?
謁巫山廟① 亂猿啼處訪高唐②,路入煙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③,水聲猶是哭襄王④。 朝朝夜夜陽臺下⑤,為雨為云楚國亡。 惆悵廟前多少柳⑥,春來空斗畫眉長。
重慶市巫山縣巫峽鎮有哪些村?
龍井鄉綠水、青山、春泉、龍山、文峰、桂花、七星、新路、白泉、白水、陳家、紅廟、石里村和原巫峽鎮柳樹、西坪、平安、東崗、跳石村及南陵社區,共18。 巫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