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凱叔講故事微信號(ID:kaishujianggushi)
作者?任平生
這張海報來自于不久前上映的電影《中國醫生》。

電影導演劉偉強直接發微博盛贊主角的演技:“一句詞,一個眼神。這場戲,一條過。”
這個擁有“把觀眾帶入場景”能力的00后女孩,
叫做張子楓。
你或許對這個00后女孩并不陌生。2009年,她在《唐山大地震》中飾演小方登一角而成名,并憑借此片榮獲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新人獎。?
?導演馮小剛對張子楓也是稱贊有加:?“她有悟性。她演戲是非常走心的,如果她演的不好,這部戲是不成立的。”


毫不夸張地說,但凡和張子楓合作過的老演員,無一不對她偏愛有加。
在《向往的生活》中,陶虹見了她,親切地喊了一聲”閨女。“?


因為恬靜青春的美好模樣,很多觀眾都親切地喊她“妹妹”。

成為國民妹妹的同時,她還成了最搶手的00后演員,和她搭戲的,都是周迅、段奕宏、郭富城、于和偉這樣的戲骨大咖。
和太多踩著背景進入娛樂圈的孩子相比來說,年少成名的張子楓,其實,算是一個“異類”。
即便躋身一線演員,但上綜藝節目幾乎全素顏。

從不以八卦博人眼球,每次上熱搜都是因為演技。

從5歲開始上節目,到今年20歲成長為“老戲骨‘,
塑造了近20個角色,每一個都深入人心。
有人說,養女兒就要養一個這樣的孩子,乖巧懂事,卻也鬼馬機靈,真是惹人憐愛。
其實,張子楓的成長故事,不僅是成名的故事,也是一場父母如何育兒的故事。

父母善于發現天賦:
一個從小就不懼鏡頭的孩子
2001年,張子楓出生在河南省三門峽市的一個普通卻又不普通的家庭。她的父母都是工薪階層。
父親是一個電工,母親是商貿公司的文員。

家境雖然普通,但父母卻有著不普通的遠見。
在張子楓很小的時候,總是喜歡模仿電視中人物的表情和動作,特別有模有樣。
在大家都被逗樂的同時,子楓媽媽開始思考,要不要讓孩子試試表演這條道路。?

4歲的張子楓在河南的一檔少兒選秀節目,貢獻出了一個經典開場白:人在江湖飄哇,子楓不挨刀哇。為啥不挨刀呀,因為有絕招啊。一是我可愛,二是我活潑,三是會跳舞。

可愛俏皮的樣子實在是討人喜歡,她也因此收獲了一大批粉絲。
當時的評委魏辰妃看到了張子楓的表演潛能,就勸子楓媽媽:可以考慮帶孩子去北京闖闖看。

便暫時擱置了這個想法。?直到兩年后,孩子的表演熱情越來越明顯,在當地受到更多人的喜歡。
子楓媽媽覺得:不能再耽誤了。
于是,子楓爸爸留在老家工作,她帶著孩子北上,開始了北漂生活。



年幼的孩子,有天賦在生長,
可最終能否讓這個天賦被保住,
還是看父母在當時是否及時地推一把。

靠愛和支持打底,
因為窮,在北京最初那幾年的生活并不好過。

母女倆輾轉居住在親戚家和地下室。
在親戚家的日子,算是“寄人籬下”,怕打擾到別人,很早就起床、收拾出門找機會。晚上只能等親戚家睡覺了,再回家。
如果遇到有客人來,會更晚才回去,盡量避免碰見。?幸好,在這個期間,張子楓接到一些不錯的廣告。
比如美的豆漿機。盡管廣告費并不多,也算是為窘迫的生活救了急。?


工作到很晚,母女沒有車,于是,子楓媽媽就會背著她走路。
日子過得很艱苦的時候,子楓媽媽問孩子:“很辛苦,要堅持嗎?”張子楓的回答,當然是:“要堅持,不要回老家。”

看到孩子這么熱愛表演,子楓媽媽覺得無論如何都要拼一把。
她懂支持,也懂得適當的時候放開手。比如,她選擇讓張子楓自己做“職業規劃”。
曾經的張子楓年紀雖小,
但她心里已然明白表演是自己喜歡且擅長的。
有一天,她突然對母親說:“我不想拍廣告了,我想拍電影,拍電視劇了。”
一沒人脈,二沒資金的人,于是,子楓媽媽帶著孩子的資料開始跑劇組。
2008年,7歲的張子楓被導演林從一相中,讓她拍了情景劇《電腦娃娃》。


在8歲的時候,有記者問:
“拍戲時那么苦,你是怎么咬牙堅持的?”
?小子楓回答:
“我就想好好演戲,給爸媽在北京買一套房子。”
年紀雖小,但她知道父母對自己付出和愛。

知乎有一個匿名網友說:“張子楓能發展這么好,真的有一半源自她媽媽。”
也正是因為有著父母穩定的愛和陪伴即便當下暫時不穩定,即便未來暫時不明朗,張子楓也依舊能夠穩定的專心前行,直到逆風飛翔的那一天。

2009年,《唐山大地震》正式立項,也面向全社會招聘小演員。子楓母親帶著女兒去劇組遞照片和資料。經過了多次面試和層層考驗,終于拿到了“小方登”的角色。


壓在廢墟樓板下的戲,拍了6個小時,她也在下面趴了6個小時。

2015年,電影《唐人街探案》票房大賣。
張子楓飾演的少女思諾,是片中最讓人意想不到的驚艷一角。她那詭異邪魅的一笑讓影迷心有余悸,成了經典一幕。

早在開拍之前,她就寫了“思諾”人物小傳:
走近她、見到她、成為她,在路過她。
她反復體會這個角色的心理過程,
只求能貢獻出最觸動人心的表演。
16歲時,張子楓寫道:?“我不能確定我是否為拍戲而生,但我可以決定自己是否為拍戲而活“。

2019年1月4日,
張子楓當選中國電影頻道評選的演技派新生代四小花旦。
2021年,《我的姐姐》上映后,
張子楓成了主演,
這部電影三天就拿下了4億票房。
從《唐山大地震》的小方登開始,
每一個角色的感情表達都非常有挑戰性。
《心術》里,她是一個身患重病的孩子……
《小別離》里,她身處父母的戰爭夾縫中......
《唐人街探案1》中,她飾演心思神秘的少女思諾……
《我的姐姐》里,她出演一個成長于重男輕女家庭環境中的姐姐。
對于一個不到20歲的孩子,這些角色都需要自己深入的共情能力,才能演好。?

于是,有人說:她肯定是天賦型演員,才能演這么好。
面對“天賦”的標簽,她說:?“沒準是經驗撐著呢,天賦是有限的,總有一天會耗光。”?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褪去了年少時的稚氣。
當被問到拍戲如何做到有感情時,她說:


她用局外人的視角去觀察每一個角色,認真寫下對角色的分析,想象著如果有一天成為了他們,繼續他們的人生。

靠著靈氣打底,過了拼天賦的年紀,熱愛和清醒讓她走得越來越穩健。
真正的富養
是保護孩子的靈性
頂著光環,獲得了眾人的盛贊。這個女孩想做的,卻是做減法,回本真。這種自得其樂的狀態,是她最想要的生活。
張子楓曾在采訪里說:
最喜歡的一個“00后”,是在挑戰世界技能大賽上,一個叫做高盼的做木工的女孩。

在綜藝《向往的生活》里,
她在溪邊看到水流形成的一個小漩渦,很驚喜。她說:
我能夠一整天都看著這個小漩渦。
不拍戲的時候,她想要考古,
還買了本書來研究開鎖,
自己學著洗膠片,
一直都在嘗試新的東西。

有網友說:很喜歡這個知世故不世故的小女孩,安安靜靜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看到歲月靜好的感覺。

年少成名,
她沒有隨波逐流,還給了觀眾更多的驚喜。
舍棄安逸的生活,帶著孩子踏上北漂的路;
尊重孩子的訴求,再苦再難也堅持待在北京;
讓孩子選擇自己的愛好,保護孩子的感受力。
張子楓的成名之路并不能復制,
但我想從張子楓的故事,可以看到,
身為父母可以如何守護住孩子的靈氣。
比如:
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讓孩子獨立思考,自由選擇;
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理解孩子的愿望;
讓藝術走進孩子心靈,提高感受力。
馮小剛曾說:
這孩子眼里有東西,我敢給她特寫。

正是憑借這份靈氣、這份感受力,
她在每一部作品里,
都能用眼神、用細節,
和觀眾產生真實有力量的共鳴。
我相信,這將會是她一生的財富。
學會傾聽孩子,
尊重孩子,培養出有靈氣的孩子。
-END-
本文轉載于凱叔講故事(ID:kaishujianggushi),凝聚4000萬個家庭,帶給父母美好希望,讓更多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
瀏覽更多文章
歡迎關注報刊文摘微信號
如果錯過下列文章
請點擊封面或標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