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一,荷瓣:古人云:“千梅萬世選,一荷無處求。”真正符合荷瓣要求的品種并不多見
外三瓣寬闊,瓣質厚實,形似荷花的花瓣。捧瓣短圓不起兜,無“白峰”,以蚌殼捧與短圓捧為佳,剪刀捧次之。唇瓣必須圓正、豐滿、舒展,有時微卷。
二,梅瓣:目前梅瓣的品種數量最多。
外三瓣短圓,有的瓣端有尖峰,稍向內兜呈匙形,形似梅花的花瓣。捧瓣短圓起兜,瓣端有“白頭”。唇瓣短圓、舒直不向后卷。
三,水仙瓣
外三瓣一般比梅瓣狹長些,以“長腳”居多,且瓣端稍尖,并要收根放腳。捧瓣起兜或輕兜,以觀音捧與蒲扇捧為優。唇瓣下垂或微卷,普遍比梅瓣的唇瓣要大些,以大圓舌居多。
四,素心
素心是與彩心相比較而存在的,凡舌面無朱點者均為素心。
素心按苔色可分為白苔素、綠苔素、黃苔素、桃腮素、刺毛素
素心以苞衣顏色又可分為綠殼素、赤殼素、麻殼素
素心按瓣型可分成梅瓣數、水仙素、荷形素、素心荷瓣
五,奇種
與正常瓣型不同呈現瓣數增多,產生蝶化現象。奇種可分為多瓣型、蝴蝶型、多瓣蝴蝶型
多瓣型:外三瓣或內三瓣發生瓣數增多的變異
蝴蝶型:瓣數沒有增減,而副瓣或捧瓣發生唇瓣化(即蝶化)變異。其變異的部位由綠變白,并綴有艷麗的紅色斑
多瓣蝴蝶型:既出現多瓣又發生蝶化的變異
細賞花朵
一、苞衣:花葶下部裹在花蕾外面的衣殼,起著保護花蕾的作用,學名為“鞘”。在蕙蘭中按顏色可分為綠殼,白殼,赤殼,水銀紅殼,赤轉綠殼等,前兩種統稱綠蕙,后幾種統稱赤蕙。春蘭好花一般苞衣必定質薄而硬,顏色糯潤鮮明;相反,一切苞衣薄而軟的“爛衣殼”,無望出上品好花。衣殼上綴有條條脈紋,稱之為“筋”。江浙春蘭荷瓣,其筋粗而條條通梢達頂,梅瓣水仙瓣筋紋較細糯而透頂,中間還布滿沙暈。
二、花葶:又稱花莖。春蘭的花葶高10公分以上者為優,超出葉架那就更佳。蕙蘭的花葶高30公分以上者為優。
三、側萼(肩):肩是兩側萼著生的姿態,蘭界評肩的標準為:
①一字肩:兩側萼平伸呈水平狀,稱“平肩”或“一字肩”屬上品,兩側顎對稱均勻均衡,符合藝術美的標準
②微落肩:兩側萼舒瓣后稍微下垂,稱之為“微落肩”,比“平肩”的欣賞價值要次一等
③大落肩:花盛開后副瓣大幅度下垂,幾乎與主瓣成三角形,稱之為“大落肩”或者“三角馬”,身價更加降低。俗話說,“十荷九落肩”,荷瓣大多數都是落肩。
④飛肩:兩側萼向上翹,稱為“飛肩”屬貴品
四、中萼片:蘭花最上面的一瓣為中萼片,俗稱主瓣,被比擬成“頭”,按鑒評等級高低次序可分為:
①昂首上蓋:主瓣抬起頭與捧瓣分開,又為捧瓣“遮陽”,顯得氣宇軒昂。江浙蘭蕙名種大多數主瓣呈現此類最佳狀態
②正而直挺:主瓣挺直剛正不阿,但缺乏君子風度,其品位稍次于前一類
③主瓣“蓋帽”:主萼緊蓋著捧瓣,幾乎沒有空隙,顯得精神不振作,部分蝶瓣呈現此狀態
五、花瓣(捧心):處于主瓣底下的兩片內輪花瓣,俗稱“捧瓣”或“捧心”,捧心是大有講究的,按形狀可分為:
①蠶蛾捧:捧瓣質厚起兜,圓整光潔,捧端有“白峰”,形狀似蠶蛾。在梅瓣中以此捧為最佳,又可分為軟捧與半硬捧兩種
②觀音捧:捧瓣質厚期兜也有“白峰”,比蠶蛾捧顯得長些,形似神話中觀音菩薩帽沿前端的兜形,故又稱“觀音兜”
③短圓捧:捧瓣體短形圓,瓣背的弧形較大,捧端沒有蠶蛾捧那樣厚實,也沒有“白峰”
④蒲扇捧:捧瓣短圓,與短圓捧有些相似,但捧背弧形略小于短圓捧,因形似蒲扇而得名
⑤蛙殼捧:兩枚捧瓣,像張開的空蚌殼呈內凹外隆狀態
⑥剪刀捧:兩片捧瓣形似張開的剪刀,比蚌殼捧要狹窄些,也顯得長些
⑦貓耳捧:兩片捧瓣的前端均向上翻,因形似貓耳而得名
⑧罄口捧:兩捧瓣無兜,稍微張開,因瓣上端微呈打擊樂器罄口狀而得名
⑨挖耳捧:捧瓣短圓無兜,比短圓捧顯得小些,因狀如挖耳勺而得名
⑩豆殼捧:捧瓣厚實而瓣端圓,有兜狀,似蠶豆殼一端的狀態
11全合捧:捧瓣與蕊柱粘合為一體,難以見到蕊柱,俗稱“三瓣一鼻頭”
轉載自頭條號:加油干的蝸牛。(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