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主要經由性行為、血液接觸或母嬰接觸傳播。人體感染HIV后,會引起T淋巴細胞損害,導致持續性免疫缺陷,多個器官出現機會性感染及罕見惡性腫瘤,最后導致死亡。研究認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帶入美國。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登載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艾滋病的正式記載。

性傳播仍然是我國艾滋病傳播的最主要途徑
近年來,我國新診斷報告艾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過性途徑感染。其中,異性傳播約占70%。

科學吃藥能預防和阻斷艾滋病
72小時內使用暴露后預防用藥可減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風險。
發生暴露后,比如破損手指沾染艾滋病人的血液、同HIV感染者發生了無保護的性行為,可以使用暴露后預防用藥。暴露后預防用藥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

艾滋病的預防知識
(1)艾滋病病毒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離開人體后,艾滋病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日常生活接觸不會傳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不會經馬桶圈、電話機、餐飲具、臥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設施傳播。
※ 咳嗽和打噴嚏不傳播艾滋病。
※?蚊蟲叮咬不會感染艾滋病。
(2)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必須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診治。
及早發現和規范治療性病和各種生殖器感染,可以減少感染和傳播艾滋病的危險。懷疑自己患有性病時,要盡早檢查、及時治療,爭取治愈,還要動員與自己有性接觸的人接受檢查和治療。

(3)拒絕危險行為,做好自身防護才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
※?賣淫、嫖娼、吸毒等活動是艾滋病傳播的重要危險行為。
※?多性伴且沒有保護的性行為可極大地增加感染、傳播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險。
※ 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是造成艾滋病感染的高危行為。
※ 堅持每次正確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預防艾滋病/性病的經性途徑傳播。
(4)72小時內使用暴露后預防用藥可減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風險。發生暴露后,比如破損手指沾染艾滋病人的血液、同HIV感染者發生了無保護的性行為,可以使用暴露后預防用藥。暴露后預防用藥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風險。
艾滋病的檢測與治療
(1)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是及早發現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措施。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外表與正常人無異,決不能從一個人外表是否健康來判斷其是否感染艾滋病。有過高危性行為、共用注射器吸毒、賣血、懷疑接受過不安全輸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發地區的孕產婦,應主動到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咨詢和艾滋病病毒抗體初篩檢測。
(2)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療可提高生活質量,減少艾滋病病毒傳播。
感染艾滋病毒后是一個漫長的控制過程,一旦明確診斷要及時與醫生取得聯系,到國家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有關艾滋病知識的咨詢,并獲得免費治療,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定期檢查,獲得及時救治。

建議以下人群主動去做艾滋病檢測
1、有高危性行為史,包括僅發生1次未使用安全套的異性性行為或男性同性性行為。
2、與已知感染艾滋病的人發生性行為。
3、經常發生高危性行為、又不用安全套的人群,建議每3個月做一次HIV檢測。
4、與他人共用針具吸毒者。
5、在非正規醫療單位拔牙、紋身者(過程中可能使用了沒有嚴格消毒的器具)。
6、梅毒、淋病、尖銳濕疣等性病患者。
7、準備結婚的伴侶建議婚前檢測。
8、孕婦建議在剛發現懷孕時檢測。
9、感染了艾滋病的媽媽生的寶寶。
艾滋病一定會致死嗎?
從1981年發現第一例患者起,艾滋病已經由人們所認為的致死性疾病,逐漸轉變為了類似高血壓、糖尿病的內科慢性疾病。患者可以在長期抗病毒治療過程中逐漸恢復免疫功能,延長生存時間的同時,可以獲得較好的生存質量。
雖然目前HIV感染仍然不能治愈。但經早期啟動、長期堅持抗病毒治療后,體內HIV病毒的復制可減緩至接近停止。

越來越多的HIV感染者可以在很長的時間內很好的生活。現在包括我國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國家推薦所有HIV感染者接受治療,即“發現即治療”,早期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可以達到期望壽命。極少數患者經過長期的抗病毒治療后可達到“功能性治愈”。所謂功能性治愈是指感染者體內的病毒被完全抑制,機體免疫功能正常。也就是說,艾滋病患者通過服藥已經可以長期存活,并且能夠獲得較好的生存質量,繼而回歸社會,回到工作崗位上,組建家庭,和正常人一樣生活。
-END-(來源丨文章來源于南寧工會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