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常見的分析方法,叫背離。
背離分兩種,一種是基本面和技術面的背離;另一種是價格與指標的背離。
所謂基本面與技術面的背離,就是基本面偏空,但技術面上漲;或基本面偏多,但技術面下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該跌不跌,理應看漲;該漲不漲,理應看跌。
所謂價格與指標的背離,就是股價創出新高或新低,而對應的技術指標并沒有創出新高或新低。
價格創新高或者新低,是價格趨勢的變化;而技術指標不創新高或新低,說明繼續上漲或下跌的動能衰竭。即價格趨勢運行的動能衰竭,說明行情反轉的概率比較大。
這里又分頂背離和底背離。
頂背離,就是股價不斷創新高,而對應的技術指標沒有創新高。說明股價雖然還在漲,但支持價格繼續上漲的動能已經衰竭,行情可能會進入調整。
示意圖:

案例:

再舉個例子,5月9日大盤突破4月18日的高點,創出新高;但MACD并未創新高,反而在下跌。這就是MACD的頂背離。

底背離,就是股價不斷創新低,而對應的技術指標并未創出新低。說明股價雖然還在跌,但支持價格繼續下跌的動能已經衰竭,行情可能會開始反彈。
示意圖:

案例:

舉個例子,最近這波大盤的調整,6月26日砸出新低,但MACD并未創新低,這就是MACD的底背離。

所以說,短期看,大盤可能會有一波反彈。但請注意,任何指標都只是個概率,并不能準確預測未來。
周五,兩市的成交額是9186億,依然不算高。這波反彈要想持續,可能最少要維持萬億以上的成交額,不然可能很難走得太遠。
以上就是借市場行情,給大家科普一點簡單的技術分析。

做交易,考驗的是決策能力,比如看到底背離,你知道它只是可能反彈,要不要用真金白銀去下單呢?
實際上,普通人不善于決策,也缺少做決策的機會。我們從小到大,幾乎所有事都被安排好,該上學就上學,該上班就上班,學什么、做什么都是別人設定好的。
體制化的學校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把人馴服得太老實了。我們可能考試有好成績,工作有好業績,但沒有拿過大主意。我們很少有糾結的時候,也沒有冒險下過什么決心,更沒有承擔過錯誤決策的后果。
什么是決策?
兩樣東西,A又好又便宜,B又貴又不好,誰都知道要選A,這不叫決策。
真正的決策,是面對兩難的選擇。比如A雖然好,但很貴;B雖然不好,但很便宜。你該怎么選?再比如,這樣做有唾手可得的短期利益,但對長遠發展不利,而如果放棄短期利益,我們能堅持到黎明嗎?那個長遠利益也不是確定性的,我們真能等到嗎?
有利有弊的選擇,必須做出取舍,內心充滿糾結,此時做選擇,才叫決策。
做交易,就是鍛煉決策能力的過程。你是自己主公,面對軍師們的各種不同的建議,要敢于拍板,當機立斷,同時自己去承擔后果。
晚安~
作者:布衣書生 自媒體:復利人生
轉載自頭條號:布衣書生走天下。(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