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初夏,燕王朱棣的大軍浩浩蕩蕩地涌入南京。此刻,離他在北京起兵發起“靖難之役”,才短短3年。
這3年多來,朱棣一路上磕磕絆絆,打的仗敗多勝少,控制的地盤也少得可憐。可說來奇怪,當他孤注一擲地迂回山東、直取南京之后,竟然成功了。不但將南京順利攻克,還江山易主,做了大明王朝的新皇帝。
中國那么大,為何朱棣僅僅攻下南京就奪得了天下?
朱棣自打發起“靖難之役”后,實際上就面臨著騎虎難下的困境。雖然他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可傻子也看得出,這就是造反嘛。所以,當朱棣率領大軍進入南京那一刻,心里一定是忐忑不安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怎么處置建文帝朱允炆。
這要分三種情況來說。
如果建文帝在組織抵抗時被殺,朱棣的罪過可就大了,“弒君”的惡名必定跟隨一生。全國各地的軍隊一定會向朱棣發起反撲。就算朱棣憑借過人的本領,將這些反抗一一平息,那也注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惡戰。
如果建文帝在大軍進入南京前逃走,朱棣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中國地域遼闊,建文帝完全可以逃到朱棣控制不了的地方去,繼續組織抵抗。建文帝哪怕已經逃跑,仍然是大明王朝唯一的正統皇帝,在這一面大旗下,會源源不斷地吸引來自各地的勤王軍隊。鹿死誰手,誰也難以預料。
如果建文帝選擇投降,那么恭喜,朱棣就有了一個“燙手山芋”。當然,朱棣可以學習“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一輩子將建文帝掌握于指掌之中。但也等于在身邊埋了一顆定時炸彈,指不定哪天就爆發了——畢竟,建文帝的號召力,可遠遠不是當年那個窮得叮當響的漢獻帝相提并論的。
上面這三種情況,都是朱棣所不愿看到的。可是,最后的結局偏偏不是以上的任何一種。當朱棣大軍進入南京后,建文帝在皇宮中放了一把火,然后就不知所蹤了。朱棣在一片廢墟之中找到一具類似建文帝的尸體,執其手大哭:“傻小子,何苦如此!”
隨后,朱棣以天子禮埋葬了這具身份不明的尸體,造成建文帝已經自殺身亡的假象。接下來,朱棣登基為帝,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這時候,朱棣恐怕是要對建文帝大聲說“謝謝”了。
不過,饒是如此,朱棣的登基也是一波三折。為了馴服建文帝的舊臣們,他一度大開殺戒,不但處死了當初與自己作對的鐵鉉、齊泰和黃子澄等人,還殺掉了練子寧、高翔、景清、方孝孺不肯與他合作的人。而且動不動就凌遲處死,誅滅九族。以至于整個永樂元年都在朱棣毫無節制的屠戮中度過。
朱棣掀起的血雨腥風,抹紅了帝國的天空,讓人回眸歷史時都感到心驚膽戰。
以上就是中國那么大 為何朱棣僅僅攻下南京就奪得了天下?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中國那么大 為何朱棣僅僅攻下南京就奪得了天下?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朱棣已經完全控制南京了,為何還要遷都到條件艱苦的北京?
公元1402年,持續多年的靖難戰役,最終以叔勝侄而告終,燕王朱棣攻破南京,順勢登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可擺在他面前的問題仍然又很多,比如以叔伐侄的名號不。 ”。
朱棣怎么攻破南京的?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軍進入山東,繞過守衛嚴密的濟南,破東阿、汶上、鄒縣,直至沛縣、徐州,向南直進。 六月初三,燕軍自瓜洲渡江,鎮江守將降城,朱棣。 建文。
“靖難之役”中,朱棣為何要奪取侄子朱允炆的皇位?
誠邀回答: 朱棣之所以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侄子朱允炆皇位主要和這兩點原因有關。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曾立長子朱標為太子,但是不幸的是朱標還沒有繼位就去。
奪了親侄兒天下的朱棣,為什么要在天下穩固之后遷都北京?
我是【今古言堂】,感謝題主的邀請,這個問題我來答。 對明朝歷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們大多都認為明朝的兩京制,是朱棣所創立的,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最早提出兩京。 經。
燕王朱棣僅有十萬兵力,為何敢孤軍攻打南京?他不怕被斷后路嗎?
感謝邀請。 燕王朱棣擁兵十萬,那可不是和小數目了,而孤軍南下,的確需要莫大勇氣。但是,判斷當時情勢,卻也是無可奈何呀, 燕王軍隊雖然十萬,而且能征善戰,。 1.太。
為什么明成祖朱棣遷都北平?
朱棣想以北平為中心,控制天下四夷。 2、朱棣原來的府邸就是在北平。 3、朱棣攻下南京皇宮,皇宮被破壞的厲害,古代的封建思想,認為皇宮。 朱棣遷都北平的原因 。
明朝朱棣當年謀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先來說朱棣有帝王之志,特別是其具備雄才。這是有前車之鑒的,楊廣、李世民的帝位是怎么來的。太祖在時朱棣也許不敢亂動,但死后就不一樣了。早在公元1391年藍。
朱棣為什么會篡位成功?
謝邀,我不認為朱棣的皇帝是篡位得來的,皇帝之位“能者居之,”歷史證明我說的話沒毛病,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是怎樣得來的?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的皇位咋得來的。 3。
永樂帝朱棣是如何奪得皇位的?
朱元璋去世后,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實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次年改元永樂(1403~1424年)。 朱元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