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為什么寧愿重用胡惟庸,也不愿意用劉伯溫?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應天登基,由此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漢人王朝:明朝。
定鼎天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按照以前的那種慣例都打天下的那些功臣進行封賞,而徐達、李善長、劉伯溫三人其實就相當于明太祖朱元璋的韓信、蕭何以及張良。

然而,最后論功行賞的時候,卻讓人大跌眼鏡,千百年來有這樣一句話:“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作為朱元璋的智囊,劉伯溫對于朱元璋的貢獻是不用說的。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指的就是劉伯溫,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功勛卓著的大臣最后并未做到和李善長以及徐達等人平起平坐,最后朱元璋只封劉伯溫一個三等“誠意伯”的爵位,從這就能夠看出朱元璋并不愿意重用劉伯溫。
那么當時明太祖朱元璋究竟是基于什么目的呢?明明有宰相之才的劉伯溫不能成為宰相,反而是名不見經傳的胡惟庸?
劉伯溫的傲,讓朱元璋對劉伯溫很是生氣
在明初的政治格局之中,一開始接任宰相之位的人是李善長。

李善長這個人在當年幫助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就等同于蕭何,處理后勤政事是一把好手,所以當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之后李善長就成為了中書省的右丞相,左丞相是徐達,實際上大權還是在李善長手里。
但是,作為宰相來說,李善長也是有缺陷的:
第一點那就是李善長的心胸過于狹隘了,《明史》這樣評價李善長:
李善長乃“外寬和”,內多忮刻' 之人
這話指的就是李善長的為人,他這個人雖然能力很強,可是為人嫉妒刻薄。
比如當年劉伯溫奉命調查李善長的親信李彬貪污一案,作為李彬頂頭上司的李善長不但不幫助劉伯溫,反而處處刁難劉伯溫,導致劉伯溫辦案阻力重重,最后不得不上奏朱元璋,由朱元璋出面才解決了此事。
之后兩人也因此產生了積怨,李善長多次苛責劉伯溫,劉伯溫最后不得不選擇回家避禍。
也因為李善長的這個缺陷,之后在朱元璋的暗示之下,李善長被迫辭職回家。
朱元璋本意是讓劉伯溫兼任,但是他又不明示,于是特地給劉伯溫出了考題,讓他點評三個宰相人選楊憲、汪廣陽以及胡惟庸的為人。

劉伯溫則認為三人都不具備宰相之才,這時候朱元璋正好借坡下驢:“看來,能當我的宰相的,只有先生你了。”
哪知道朱元璋這樣暗示了,劉伯溫還是高傲,認為自己嫉惡如仇,在朝中一定會得罪許多人,所以并不能擔任宰相。
這句話直接就是打了朱元璋的臉,讓你推薦你全都反駁了,可是讓你自己擔任你又不肯當,這不就是高傲嗎?尤其是臣子在君王面前,也因為這件事,劉伯溫在朱元璋心里印象可謂是大打折扣。
劉伯溫不看好的人他硬是要用,最終胡惟庸等三人當上了宰相。
有時候太聰明也不是好事
明初的時候,朝廷有兩大政治集團,一個集團是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勛貴”,這些是當年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武將團體;另一個則是以劉伯溫為首的“浙東集團”,這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文士,甚至不少是元朝時期的官員。

從朱元璋的角度來說,這兩個集團需要存在,但是都不能太強大,因為太強大就會威脅到自己的位置。
朱元璋的本質是需要劉伯溫的浙東集團牽制李善長的淮西集團,反之也是同理。
天下平定之后,淮西集團自詡和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因此開始為非作歹起來,這個時候朱元璋本意是要劉伯溫的浙東集團出面,打壓一下其中的不法分子。
可是劉伯溫是何等聰明人啊,朱元璋的手段豈會看不出?
他幫助朱元璋解決了麻煩,的確可以讓淮西勛貴收斂,但是這必定會引來淮西勛貴的怒火,到時候朱元璋為了平息怒火只需要收拾掉劉伯溫就可以平息眾怒了,而沒了劉伯溫的浙東集團就是一團散沙,朱元璋可以輕松拿捏了。

而也正是這個考慮,他還是拒絕了朱元璋的建議出任宰相。
對于皇帝來說,他需要臣子的聰明,可是另一方面他并不想讓臣子太過聰明,如果都像劉伯溫這樣,那么他還怎么帶這個隊伍?
所以對于劉伯溫,朱元璋是非常需要他的聰明才智,可是也非常忌憚他的聰明才智,也正是因為如此,劉伯溫成為了明初政治之下的犧牲品,否則沒有劉伯溫的默許,胡惟庸真的有這么大膽子敢殺一個開國功臣
以上就是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劉伯溫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劉伯溫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劉伯溫治國理政的才能很高,為何朱元璋分封時候故意冷落他?
朱元璋為啥不重用劉伯溫,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點是親疏有別,第二點是劉伯溫的能力很強,朱元璋害怕這個人有異心,會禍害朱家的江山。本篇問答就來簡單講講這兩。
朱元璋為什么不殺劉伯溫?
1、因為劉伯溫功高蓋主,而且劉伯溫當時得罪了不少大臣,于是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用藥使劉伯溫慢性中毒身亡。 2、人物簡介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 1、因。
朱元璋為什么要殺劉伯溫?
人生無百歲,百歲復如何?古來英雄士,各已歸山河。——劉基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劉基字伯溫,如今我們叫劉伯溫順口了。作為明朝建國的功勛之一,。 朱。
朱元璋并未誅殺劉伯溫,為何說劉伯溫的死與朱元璋有莫大關系?
劉伯溫之死和朱元璋有莫大關系,明清為尊者諱,這個鍋全部讓胡惟庸給背了。 演義小說中,劉伯溫被塑造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半仙人物,所謂“三分天下諸葛亮,一。 不。
劉伯溫為何沒有逃出朱元璋的殺手?
劉伯溫為何沒有逃出朱元璋的殺手? (本人行文風格比較輕松,勿見怪) 其實,劉伯溫為什么沒有逃出朱元璋殺手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務必了解一下劉伯溫的。這樣,可。 劉。
劉伯溫臨終前想給朱元璋寫一篇遺表,為何想到胡惟庸就不寫了?
“惟庸”指胡惟庸(?-1380年),濠州定遠縣(今屬安徽)人。他是明朝朱元璋時的丞相,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宰相。洪武六年(1370年)至十三年間,任左丞相期間,專。
李善長劉伯溫胡惟庸藍玉關系?
李善長胡惟庸藍玉是淮西黨,劉伯溫是浙東黨。 李善長胡惟庸藍玉是淮西黨,劉伯溫是浙東黨。 都是開國功臣,朱元璋的舊部。
都說一代名相胡惟庸兢兢業業,為何晚年不得善終?
我是史海魅影,很高興為您解答。 胡惟庸:朱元璋撤銷丞相一職的“棋子” 燕子磯兮一秤砣,長江作竿又如何?天邊彎月是秤鉤,稱我江山有幾多。——朱元璋《詠燕子。
朱元璋為什么不把劉伯溫厚葬?
因為劉伯溫功高蓋主,而且劉伯溫當時得罪了不少大臣,于是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用藥使劉伯溫慢性中毒身亡。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