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歷史上,南明(1644年-1662年)是明朝京師北京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相繼建立勢力的合稱,歷時18年。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攻占北京,崇禎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隨后清兵入關,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此時淮河以南名義上仍屬明朝。同年福王朱由崧監國南京,之后登基稱帝,改元弘光。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南明建立之后,清軍快速南下,圍攻揚州,揚州城池被攻破。不久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唐王朱聿鍵在鄭芝龍等人的擁立下,在福州稱帝,改元隆武。隆武帝發動了短暫的北伐,但隨著鄭芝龍降清,局勢惡化,隆武帝被俘后絕食而亡,清軍迅速占領東南大部。
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肇慶稱帝,改元永歷。永歷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永歷帝落入到清軍手中。次年,永歷帝在昆明被殺,南明最終滅亡。相對于南明,南宋的存在時間則比較長,甚至和北宋合稱為宋朝。而就南明來說,因為存在時間短暫,自然不能和明朝合稱了。那么,問題來了,南明為何不能像南宋那樣,保住半壁江山?原因并不復雜!
一
首先,南宋(1127—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王朝。傳七世九帝,共計153年,與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和南宋的存在時間比起來,南明的歷史可謂非常短暫。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就第一點原因來說,南明的帝位之爭不斷,始終沒有建立較為有效和具有號召力的朝廷。
朱慈烺(1629年2月26日~?),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的長子。生于崇禎二年(1629年),于崇禎三年(1630年)立為皇太子。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打北京,李邦華、史可法及姜曰廣希望朱慈烺到成國公朱純臣家暫避之后去南京稱帝,但北京被攻破,李自成先行找到了他。李自成敗退后,吳三桂奉他還京,但朱慈烺卻在亂軍中失蹤。
對此,在筆者看來,崇禎皇帝去世后,朱慈烺作為皇太子,自然是建立南明的最合適人選。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朱慈烺沒能承擔起這一重任。在朱慈烺之后,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另外幾個兒子,要么早夭,要么在明朝滅亡后不知所蹤,都沒能登基稱帝。在此背景下,南明的皇帝之爭,自然是比較激烈的。其中,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鍵、桂王朱由榔這三位南明皇帝,都難以具備朱由檢兒子的正統地位。而這,促使他們建立的勢力,難以號召原先明朝的文臣武將。
二
與此相對應的是,宋徽宗共有38個兒子,靖康之變之前有子32人,靖康之變到達金國后又生了6個兒子。其中,就宋高宗趙構來說,雖然排行第九,但是,他的幾位兄長,要么早夭,要么是在靖康之變的時候被金國俘獲了。所以,北宋滅亡后,趙構登基稱帝,建立南宋,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也即沒有什么可以質疑的地方。但是,就南明的幾位皇帝,顯然沒有類似于趙構的出身,自然難以穩固自己的地位,更不用說和強大的清朝相抗衡了。
就第二點原因來說,明朝之所以走向滅亡,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明朝的主力都被消滅了。在明朝末年,遼東一帶聚集了明朝的精銳士卒。不過,在和后金(清朝)的長期較量中,明朝精銳的關寧鐵騎損失殆盡,只剩下吳三桂和山海關了。而為了平定李自成等起義大軍,孫傳庭組建的兵馬,也最終被李自成消滅了。在汝州之戰后,崇禎皇帝手中根本沒有什么兵馬,這也是李自成能夠迅速攻占明朝都城的重要原因。
三
基于此,南明自建立之初,就存在兵力不足,尤其是不夠精銳的問題,這和驍勇善戰的清朝大軍比起來,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與此相對應的是,北宋的滅亡,則不是因為主力被損耗殆盡,也即靖康之變比較突然。雖然宋朝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是,等到南宋建立后,南宋還是具備繼續抗衡金國的大軍。其中,就岳飛等將領來說,甚至能夠北伐中原,多次擊敗金國大軍,如果不是秦檜和趙構除掉了岳飛,南宋顯然存在恢復中原的可能。從這一角度來看,整體實力上的差距,自然是南宋和南明存在時間相差懸殊的重要原因。
就第三點原因來說,南明內部的勢力錯綜復雜,將領不聽號令,自然也是南明難以保住半壁江山的重要原因。舉例來說,在明朝滅亡后,左良玉擁兵自重,對南明朝廷更是不太尊重了。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后,左良玉鎮守武昌。此時,弘光朝廷中馬士英、阮大鋮用事,排斥東林黨人。而就左良玉來說,袒護東林黨人,且懷有個人野心,于順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從武昌起兵,以清君側為名,進軍南京。不久之后,左良玉病死于九江舟中,至于左良玉的兒子左夢庚,則率領部下歸降了清朝。
再比如明朝滅亡后,孫可望為謀封秦王,擊殺南明大學士三十人,并與大將李定國不合,導致內訌。公元1657年(永歷十一年,順治十四年),孫可望從貴州引兵入云南,攻打李定國,因部將倒戈不敵李定國。孫可望向清軍投降,引清兵入四川、貴州,隸屬漢軍正白旗。

四
最后,誠然,南明朝廷擁有李定國等忠心耿耿的將士。不過,激烈的內耗,還是讓本就弱小的南明更加衰落,從而無法和清朝分庭抗禮。對于南明來說,史可法雖名義上是督師,但卻無法調動四鎮的兵馬,只能無奈地在江北四鎮為爭奪地盤相互火拼的時候,充當調解員的角色。因此,弘光朝廷雖然表面上擁有百萬雄兵,可事實上,南明卻沒有掌控這些大軍。
而就第四點原因來說,則是因為眾多明朝將士歸降了清朝,這讓清朝的實力更加強大。對于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人,作為原先的明朝將士,自然對明朝的情況非常了解。特別是吳三桂,他的歸降,自然給了南明致命一擊。李自成攻破明朝都城后,吳三桂不僅放清軍入關,更聯手清軍平定中原。
總的來說,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明朝滅亡后,南明朝廷強敵在外,內部初興,但是,其不思團結進取反而為私利而排除異己、拔刀相向,坐擁江南沃野千里,雄師百萬而一朝破滅,君無君威,臣無臣德,弘光之亡實不可惜。
以上就是南明為何不能像南宋那樣,這倆朝代有什么區別?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南明為何不能像南宋那樣,這倆朝代有什么區別?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為什么南明的戰斗力不如南宋?
歷史上南宋和南明都是南遷王朝,南宋堅持了一百六十多年,而南明18年后就煙消云散了。為什么南明存在的時間遠遠比不上南宋,從以下幾方面分析一下原因: 一:各。 而。
南明和南宋的情況很相似,為什么南明不如南宋持久?
南明小朝廷都非常短命,沒有一個成事的,一個比一個差。這其中的因果非常復雜,這里就化繁為簡,從立體史觀的角度做最簡單的解讀。 崇禎死后,那些聰明的權貴精。
南明有百萬大軍,為何沒有南宋時間長?
南宋和南明都是中國歷史上因為別國入侵后偏居一隅的王朝,南宋享國近一百五十年,而南明卻只有十八年(崇禎上吊至永歷被害為止),而且南明因為混亂的政權更迭,。 最。
為什么南宋被承認而南明不被承認?
南明也不是您所問的不被認可,其實南明在歷史上還是留下一筆的,只不過南明的影響力沒有南宋大罷了。之所以南明名氣差,主要是和其尷尬的處境有關,首先咱們從二。
南明為什么不能像南宋一樣劃江而治?
明清之交的歷史,特別是軍事和戰爭史上,有一件武器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說直接影響了明清易代的歷史走向。這就是著名的“紅衣大炮”。可以說,南明政權無法。
為什么大家都不承認南明是明朝的一部分?
誠謝悟空盛邀! 1644年崇禎死后,出現四帝一監國,被稱為南明。先簡介一下南明的幾個政權: 弘光帝:崇禎帝殉國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改元弘光。當時崇禎的。 南。
南明為什么不被正史承認?
南明為什么不被承認,之所以南明得不到承認,是因為南明自始至終都沒有滿足符合正經的政權的條件,一般而言,一個正式的政權,自然應該有一個正式而且穩定的行政。
南宋和南明在都選擇了南渡,為何南宋堅持了一百五十多年,而南明只堅持三年就消亡?
謝邀。南明雖然看上去和南宋情況差不多,但往細看又有很多不同之處,而正是這些不同之處,使南明比南宋堅持時間短!一、政權凝聚力不一樣 南宋開國君主趙構是宋。
為什么南宋和南明避免不了滅亡的命運呢?
先說下南明吧! 崇禎殉國后,有福王朱由崧監國南京,改元弘光,不久城破,弘光帝被俘虜,隨后唐王朱津鍵繼位在福州,改元隆武,隨后又被俘虜,隨后在大西軍和明。 這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