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289年的歷史中,提起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多多少少也算是個名人。
不過悲催的是,他的名氣并非源于他有過什么赫赫戰功,或者在文學方面有什么過人的造詣。事實上,李瑁之所以出名,僅僅是因為兩個女人。
一個是他的生母,唐玄宗的寵妃武惠妃;還有一個是他的愛妻,后來也變成了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前半生子憑母貴,后半生……
李瑁一生都活在別人的故事里,自己卻幾乎沒什么存在感。他出生時武惠妃正受恩寵,在他之前武惠妃已經給唐玄宗生下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卻都不幸夭折了。
唐玄宗愛屋及烏,很珍視他和武惠妃的第四個孩子,為了防止再次發生不幸,他決定把孩子送出宮外,交給最信任的人撫養。這人就是寧王李憲,那個把太子之位讓給李隆基的人。
寧王當然知道孩子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分量,在他和寧王妃的精心呵護下,李瑁終于活下來,沒有像他的哥哥姐姐一樣夭折。為了讓李瑁能夠健康成長,唐玄宗特意封他為“壽王”,寓意健康成長,壽比南山。足見唐玄宗對李瑁的喜愛。曾經距太子之位僅一步之遙

王皇后倒臺后,武惠妃并沒有如愿當上皇后,于是她將全部希望轉嫁到李瑁身上,希望能立他為太子,這樣等李瑁登基的那一天,她仍然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后。
她骨子里有武氏家族的血脈,也有武則天渴望權力的基因,只是沒有武則天的命。
為了把李瑁扶上太子之位,武惠妃勾結李林甫和楊洄,誣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謀反,成功干掉了對李瑁當上太子威脅最大的三個人。但她自己卻也由于做了虧心事,總能夢見三人找她索命,沒多久就驚嚇過度病死了。
失去了武惠妃的庇佑,李瑁的地位也迅速下降,非但沒能當上太子,反而迅速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直到有一天,大家突然發現一件怪事,李瑁的老婆不知何時竟出現在皇帝的后宮中,還和唐玄宗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奪妻之恨不共戴天,但如果對方是皇帝,你就只能忍著了,按照這個說法,唐玄宗在召見楊玉環之前,她就已經當道士了。但以現在的眼光看來,這一段《舊唐書》里的內容篡改痕跡明顯,極大可能是唐玄宗指使史官做了手腳。試想李瑁和楊貴妃結婚五年,恩愛異常,她當哪門子道士?
相比較而言,我更愿意相信《新唐書》的記載。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號“太真”。
可見時間順序的重要性。如果玄宗先召見楊玉環,那就是“扒灰”;如果楊玉環先出了家,后被唐玄宗宣召,那便是兩情相悅了。
壽王李瑁的惡趣味
說回李瑁,其實在我看來,他的生活就是個悲劇。

媳婦被父王看上,直接被“宣”走了,他毫無反抗能力,只能認命。父王為了遮羞,導演了一出暗度陳倉的出家大戲,而他作為當事人,還必須堆著笑臉配合,親自參演。
當然,李瑁的友情出演也不是完全沒有片酬的,作為補償,唐玄宗決定再給李瑁找一個年輕貌美的壽王妃。至于李瑁想不想要這個“片酬”,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
其實這也是唐玄宗計劃的一部分。楊玉環出家,李瑁又娶了新媳婦,這樣他再把楊玉環弄進后宮才不那么扎眼。否則壽王妃的位子空著,原來的壽王妃卻跟了皇上,讓天下人怎么看?
所以當務之急是先把壽王妃的缺補上,這樣唐玄宗和楊玉環才能心安理得地在一起,這也算是唐玄宗給自己找的一塊可笑的遮羞布。
偏偏李瑁在這個時候出了幺蛾子,而且一出就是三年。
開元二十九年,寧王李憲病死了。
前面說過,唐玄宗和武惠妃怕李瑁養不活,曾經把他送到寧王那里養過一段時間,因此寧王可以算是李瑁的養父。因此李瑁向唐玄宗上奏,申請作為養子為寧王守孝三年。
唐玄宗同意了,但也非常惱火。
守孝是禮法和兒子的義務,但李瑁只是養子,按道理是沒有這個義務的。但他偏偏提出了,而且是守孝三年,這是仁孝的表現,唐玄宗沒法拒絕。
但他惱火的是,明明楊玉環已經出家快滿一年了,現在他只需要實施第二步計劃,給李瑁找個女人,填上壽王妃的缺,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讓楊玉環還俗,將美人實實在在地擁進懷中了。
如今李瑁守孝,三年之內無法娶妻,壽王妃的位子便只能空著,他和楊玉環便只能眼巴巴地等,再等滿三年。
我無力反抗,但你們也不要太順利了。這就是李瑁的惡趣味,是沒有辦法之后的辦法。

面對如此強大的對手,李瑁的反擊簡直只能算“聊勝于無”。但這已經是他所能做出的最有力的反擊了,三年守孝期滿,他還得乖乖地聽命娶了個韋氏女為妻,然后眼看著楊玉環正式還俗、入宮、晉升貴妃、與自己的父親滿天下地秀恩愛。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反擊的效果
這三年里,唐玄宗和楊玉環沒有任何名分,只有見不得光的地下情。
這三年里,三個人都在煎熬。李瑁頂著個碩大的綠帽子煎熬;唐玄宗頂著個“扒灰”的污名煎熬;楊玉環則夾在這兩個父子之間,更加煎熬。
在煎熬中,唐玄宗決定改年號,放棄已經使用了二十九年的“開元”,改用“天寶”。
至于為什么要改年號?為什么改成天寶?唐玄宗自己也沒給出解釋。也許是上一個年號用得太久了,也許是突然領悟了“物華天寶”的含義。
我倒更傾向于另一個解釋,還記得那首風靡梨園的曲子《得寶子》嗎?《樂府詩集》稱:“《得寶歌》,一曰得寶子,又曰得鞛子。明皇初納太真妃,喜謂后宮曰:‘朕得楊氏,如得至寶也。’遂制曲,名‘得寶子’”。
以上就是楊玉環本是李瑁的王妃,為何她要出家呢?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楊玉環本是李瑁的王妃,為何她要出家呢?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楊玉環為啥從壽王妃變成楊貴妃?
因為唐玄宗被其美貌所吸引,強奪為妃。 天寶四載(745),27歲的楊玉環被李隆基冊為貴妃,距楊玉環被冊為壽王妃整十年。 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十四日,隨李隆基。
身為壽王妃的楊太真為何搖身變成楊貴妃?
楊貴妃,唐玄宗最喜愛的妃子,唐玄宗早期勤政為民,但他看上楊貴妃之后,逐漸與楊貴妃縱情于聲色之中。而楊貴妃早先是唐玄宗兒子壽王的妃子,怎么搖身一變成為了。
楊玉環原本是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在成為玄宗的女人后,壽王的下場如何?
有著胡人血統的唐朝皇室,還帶有很多胡人的習俗,亂倫并不算什么大事。唐玄宗娶兒媳之前,太宗皇帝就干過娶弟媳婦的事兒,而高宗皇帝則收編父皇的女人——武媚娘。
李世民和楊玉環的關系,你知道嗎?
楊玉環是李世民后人的妻子。 李世民的兒子是李治,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兒子(后來的唐睿宗)叫李旦,李旦的三兒子(后來的唐玄宗)叫李隆基,李隆基有一個兒子(封。 楊玉。
唐玄宗怎樣把貌美如花的兒媳婦楊玉環一步一步變成貴妃的?
楊玉環生于官宦之家,父親死后,被寄養在東都洛陽三叔家,畢竟是官宦之家的女兒,琴棋書畫,楊玉環都學的不錯,還精通音律,擅長歌舞,琵琶也彈的很好,再加上天。 所以,。
楊玉環為什么跟了壽王又跟李隆基?
楊玉環,是唐代著名美女,是唐玄宗的妃子。根據史書記載,唐玄宗曾經把楊玉環嫁給了自己的養子壽王李瑁,但是壽王李瑁因為對政治不感興趣,而且身體不好,無法生。
唐朝的楊玉環真的受寵嗎?為什么她最后的下落成謎?
唐朝的楊玉環真的受寵嗎?為什么她最后的下落成謎? 楊玉環真的是非常的受寵,但是因此,唐玄宗釀成了安史之亂,造成了唐朝的衰弱,楊玉環也成了禍國殃民的代名。 唐。
楊貴妃秘史楊玉環為什么嫁給皇上?
據史書記載,開元二十四年。唐玄宗的寵妃惠妃死去后,唐玄宗覺得后宮佳麗三千,沒有自己能看上眼的。有人推薦楊氏貌美。玄宗對楊玉環一見傾心。沒過幾年就封為了。
李隆基怎么把楊玉環搶過來的?
第一步,讓楊玉環與兒子李瑁分開。 唐玄宗本來很寵愛李瑁的母親武惠妃。但武惠妃去世了,太監向唐玄宗推薦了楊玉環。唐玄宗一見楊玉環,果然非常喜歡。唐玄宗第。
楊玉環本為唐玄宗兒媳,但后來她又嫁給公公,發生這種事為什么沒有人會取笑她?
唐朝的貴族有北方游牧民族的血統,所以對此類事情不太看重。 唐朝和楊貴妃類似的還有武則天,武則天本來是李世民的才人,后來不是還變成了李治的皇后了么? 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