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校而言,形式主義往往被視為嚴重的問題。它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還浪費了人力和資源。那么,學校中具體有哪些搞“形式主義”的行為呢?
首先,學校中常見的“形式主義”行為是大肆鋪張造勢。招生、考試等場合,學校往往會花費大量金錢來張揚自己的形象,而卻忽視了真正的問題。
其次,學校在落實政策、規章制度時存在著“形式主義”的現象。有時學校會制定具體的制度和規章,但在落實時卻過于墨守陳規,走形式,不注重實質,使其規章制度的重要性大打折扣。
此外,學校重視報表、統計數據等表面現象,忽視了學生、教師的真實、實際的需求,把全面檢查、細致觀察的工作進行了粗略處理,進一步扭曲了形象和實質的關系。
綜上,搞“形式主義”的行為在學校內部是存在的,但我們應該引起重視,及時發現并改正這些“形式主義”的行為,著重關注實質性問題,讓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理想場所。
https://m.toutiao.com/is/DTA4GDR/ - 一起來看看教育部門的“形式主義” - 今日頭條
比如說合唱團比賽,我就在童年時期親身經歷過什么是濫竽充數,只動口型不出聲音,看上去跟大家一樣在唱,實際上只動口型沒有聲音。
還有就是校鼓隊,不是人人都可以學校鼓,要看是幾道杠的。
什么都是精英學生得好處,貧困弱小無助成績差沒有什么可以圖的,就很慘。
好不容易上了大學,宿舍就是一個兩極分化嚴重的地方,沒有一點幸福感,只好校外租房子,只有住在校外才感覺到一點學習的樂趣。
一切都是為了升學率,搞的全是形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