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經濟貿易為何如何發達?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太平興國元年,趙匡胤設立名為“榷易院”的機構,規定所有舶來品都由政府專營。宋·高承《事物紀原·東西列班·香藥》中有說:“太平興國中……始議於京師置香藥榷易院,增香藥之直,聽商人市之,命張遜為香藥庫使以主之。此蓋置官之初也。”《事物紀原·榷易》中也有:“大中祥符二年二月,撥并榷易院入榷貨務,而使名不除也。”
在當時,一切來自國外的產品,都是由官方渠道販售到廣州、交趾、泉州、兩浙,禁止私人經營。根據《宋會要輯稿》的記載,在當時但凡私營價值超過一百文的海外貿易品,就要按律懲處,達到一定數額還會被判處流放。這樣一來,雖說朝廷將對外貿易權攥在手里,卻構造了高成本低收入的外貿體系。但這種外貿體系,靠朝廷是很難維持下去的。
介于這種情況,趙匡胤不得不進行改革,推行“有限禁榷制”,將所有舶來品分成兩個部分:
一部分仍維持著政府專營;
另一部分則作為通行品,允許私人銷售。
不過,即便是通行品,也必須要在朝廷開設的“官市”中銷售,由政府進行監管。到了淳化二年,朝廷逐步放寬了限度,允許一部分通行品在其他市場進行交易。仁宗上臺后,進一步放寬了政策。不過,宋仁宗時期的寬松政策僅限于進口商品,對國內商人出海貿易的限制依然非常嚴格,而且,這種政策隨著時代發展大有與日劇嚴之勢。
可以說,宋王朝的外貿控制,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
市舶司所在地的經營規模雖然越來越大,但是效益卻始終差強人意。那些距離市舶司較遠的地區,民間走私的現象相當頻繁。宋神宗時期,曾于廣州擔任了六年知州的程師孟啟奏朝廷,請求廢黜明州、杭州兩地的市舶司,整合為廣州市舶司。不過,這一請求沒有得到宋神宗的許可。
后來,朝廷推行了《元豐市舶條》,規定杭州、明州兩地區的杭州、明州兩地的市舶司專門負責與高麗國、日本國之間的貿易,而廣州市舶司則負責其他十余個亞洲國家的貿易。顯然,宋神宗想要將廣州打造成大宋對外貿易的重點城市。不過,這項政策推行之后收效不好,所以該條例在施行一年后便名存實亡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該條例中存在的弊端較多。例如:泉州這樣的城市,本可利用季風在春夏兩季內進行遠洋,但按照這項規章泉州的商人必須實現前往廣州領取公文,在返航之后還需繞道去廣州交稅,以至于,每一次出海都得在國外漂泊兩年,使貿易周期延長到三年。泉州的商人,只能搞些違法經營才能回本,去往南國的商船越來越少,上繳到廣州的商貿稅自然逐年下降。
當時,有不少泉州的官員請奏朝廷在泉州開設市舶司,而廣州的官員則請求宋神宗放寬專賣制度,遺憾的是這些請求均未得到批準。直到宋哲宗上臺后,泉州市舶司才被設立。不過,雖然市舶司于泉州設立,卻并未改善實際問題,朝廷規定市舶司的主管官員需由各路轉運使擔任,這也使中央對商貿的控制權越抓越嚴。到了宋徽宗時期,各地市舶司已經變成由朝廷派遣專職官員的直屬機構。
從宋代的對外貿易中,我們能夠看出古代封建王朝對外貿易的發展規律。
唐代乃至明清時期的中國已經擁有領先世界的技術實力,但這些技術卻沒能形成產業。其根本原因就是商貿與農業、手工業不同,無法在集中控制下迅速增長。貿易,是一種與自由息息相關的產業。早在兩周時期,齊國就已經開始專賣漁鹽,而西漢時期王朝又開始了鹽鐵專賣。唐朝設立了市舶司制度,宋朝則使這種本該開放的制度變得閉塞。
到了明朝中葉,西歐國家大力支持本國的商隊進行自由貿易,外國人的船隊可以不受限制地往來于中國,而中國商人則礙于官方的限制無法與之進行競爭。這也就是為什么明朝擁有領先世界的鄭和船隊,卻沒有在遠洋貿易方面有所建樹的根本原因。到了清朝,雖然當時已經出現了外貿的概念,但當時的外貿僅局限于洋人進口,卻沒有中國人進行出口。
清朝時期的外貿,似乎又回到了宋代推行《元豐市舶條》的怪圈。朝廷對外貿的壟斷,直接造就了大量從中漁利的貪官污吏,也讓整個國家的經濟陷入窘境。當外國人嚴重地威脅到中國的經濟時,封建統治者只能進行限制進口。西方國家無法從閉鎖的中國獲取利潤,所以,他們便只能憑借船堅炮利敲開東方古國的大門了。
以上就是什么是榷易院?宋朝的經濟貿易為何如何發達?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什么是榷易院?宋朝的經濟貿易為何如何發達?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鹽鈔法"與“坊市”界限的打破,如何繁榮了北宋社會經濟?
提起宋朝,國人總是怒其不爭哀其不幸,似乎宋朝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是漢民族的一個恥辱。北宋的滅亡確實難堪,靖康之恥是北宋以及南宋永遠都抹除不掉的污。
宋朝是古代最富裕的王朝嗎?為什么經濟這么發達?
最近熱播的《清平樂》中,華美的宮廷服飾,華貴的珍珠妝,極具品位的品香會,無一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奢華的衣食妝化,有情調的休閑活動,都離不開當時富足。 這。
北宋時期的榷場都可以交易哪些貨物?哪些商品又是絕對禁止的?
宋朝時期,在西北部邊境地區,有多個少數民族政權與大宋王朝并存,如契丹族人建立的遼朝,黨項族人建立的西夏王朝,女真族人建立的金朝等。榷場就是當時中原王朝。
古代的交易所叫什么?
“交引鋪”,非常接近于今日的證券交易所,在這里成交的商品為鹽引、茶引、礬引、香藥引、犀象引等有價證券。宋代實行比較廣泛的禁榷制度,鹽、茶、礬、香藥等采。
為什么宋朝設了市舶司?
市舶司是中國古代官署名,負責對外(海上)貿易之事。始于唐,盛于宋,至明末逐漸萎縮。 市舶司是中國在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設立的管理海上對外貿易的官府。
為什么宋朝帶兵的都文采很好呢?
宋朝帶兵者文采很好,這個印象是沒錯的。范仲淹的《漁家傲》,岳飛的《滿江紅》,更不用說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的辛棄疾。這些還是知名的,其他很多宋朝將領也多有。
官營與商販,淺析宋代售鹽為何是官商二元制度?
官營與商販,淺析宋代售鹽為何是官商二元制度 皎空孤月碎語原創,此問題系完全搬運本人文章,已申請原創保護。 鹽,在生活中無可替代,但是對于內地地區獲得又極。
宋朝與外敵對峙勝少敗多,為何趙匡胤能和李世民共稱“唐宗宋祖”?
謝謝邀請,我來簡單說一下這個問題: 《沁園春·雪》里列舉“唐宗宋祖”是因為他們是古代封建帝王中的英雄人物。這跟之后宋朝與外敵打仗勝少敗多沒有邏輯關系啊。
南宋史彌遠,罵名與秦檜不相上下,為何只有秦檜進入《奸臣傳》?
其次,受“澶淵之盟”深刻的經濟因素的影響。在宋朝,利重于義的思想之風盛行,人們追求實際,講求功利,這種觀念甚至一度有壓過傳統思想的傾向。同時宋朝也讓。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