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古人離婚,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隨著現代人們思想的轉變,離婚似乎變成了一件平常事,也不會因為是離過婚的而受到歧視,可是在古代卻不同,尤其是對于女人而言,離婚就宛如霹靂,在禮教束縛下,甚至有的女人會選擇以死明志。
在古代,每朝每代都有關于夫妻之間關系的封建法律,離婚規定也有四種形式,無論哪種都是建立在對女性極度不公的基礎上的。

第一種是出妻
也就是我們大家熟悉休妻。丈夫給妻子寫一封休書,雙方就沒有了夫妻關系。這是在古代非常常見的一種方式。
針對于什么情況能休妻,有“七出、三不去”的詳細規定,所謂七出就是: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多言,竊盜。
如果妻子沒有犯“七出”過錯而被無故休妻的,丈夫會受到刑罰,唐朝時是流放一年半,元明清三朝是杖一百或杖八十。
另外,有下列三種情況,即使妻子犯了“七出”也不能被休,即所謂的“三不出”:妻子無娘家可回,無依無靠的,不能休;為公婆服過三年喪的,不能休;與丈夫同甘共苦,后來家里富裕的,不能休。“三不出”倒是挺有人情味,特別是最后一條。

第二種是和離
根據《唐律》規定,允許夫妻和平離婚的法律制度。
首先,夫妻雙方都有離婚意愿并達成一致。其次,雙方家長親眷需要同意。再次,丈夫要出具和離的文書,夫妻雙方及父母簽字畫押。最后,將和離文書上交官府,得到準許后更改戶籍,“和離”便完成了。
這種和離的界定標準,也要以夫家發放“放妻書”為準,古代的和離文書稱為“放妻書”,一個“放”字很有意蘊——感情不在,婚姻難續,夫妻雙方各自放過,好聚好散。
1900年出土的敦煌文書中,有一批唐代文獻,其中就有十幾份“放妻書”。其文字優雅,情感動容。其中一份放妻書寫道:“愿妻娘子相離之后,重梳蟬鬢,美掃蛾眉,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王老師頓時想起席慕蓉說過:若不得不分離,也要好好地說再見,也要在心里存著感激。這種境界,現代人也很少能夠達到。

第三種是義絕
這種規定也是出自于《唐律》,是一種強制離婚的法律制度。
東漢時《白虎通德論》曾對早期的義絕情況做了說明:“悖逆人倫,殺妻父母,廢絕綱常,亂之大者,義絕。”
后世義絕的范圍有所擴大,離婚案例中常見的“義絕”情形有丈夫毆打妻子父母、丈夫奸非(強奸罪或通奸罪)、丈夫賣妻、丈夫在與妻子久別期間重婚。
另外,家庭暴力也被納入了“義絕”的范圍。義絕離婚在古代并不多見。明清時期,即使有義絕情形發生,但只要夫妻雙方還愿意保持婚姻關系,官府也不會強制離婚。若是認為夫妻雙方沒辦法繼續下去,則會采取強制離婚,這種是法律強制離婚的,不離的還會違法受到處罰。

第四種是呈訴離婚
也就是指,夫妻之間出現了背叛等情況。向官府呈訴訟,由官府強制判定離婚。
這種規定出現在宋朝,賦予了封建社會作為弱勢群體的婦女權利,在封建時代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比如出現妻子背叛丈夫逃走、夫背叛妻子逃走時間達到三年、丈夫逼妻子為娼、公公欺負強奸兒媳等情況,就可以向官府呈訴要求離婚。
但這種力量可謂微乎其微,在那個情大于法的年代,頂多是個空頭支票而已。
離婚后會受到歧視嗎?
在古代雖然有一定的規定保護了妻子的權益,但是離婚法律還是偏向于丈夫,體現了封建男權社會的殘酷。
相對來說,唐朝及以前對離婚的看法是比較包容的,并不認為那是什么丟人事,唐朝公主也有許多離婚的。但對于那些隨意離婚的,甚至離婚三四次的人,古人還是比較反感的。
從宋朝起,程朱理學開始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存天理滅人欲,人們逐漸恥于離婚。
到了明清,人們的自由更加被禁錮,離婚被視為大惡,士大夫即使娶了悍妻妒婦,也不敢離婚。
直到新文化運動時期,婚姻自由的觀念又被普遍接受,離婚也變得平常,就連末代皇帝溥儀都“被離婚”了。
如今,離婚完全是個人生活的私事,外人是無權指手畫腳和品頭論足的。那些斥責別人離婚很丟人的人,他們的思想進化程度真的還不如古人!
以上就是古代婚姻破裂之后 古人又是怎么離婚的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古代婚姻破裂之后 古人又是怎么離婚的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古代人是如何離婚的?離婚書是怎么樣的?
從南宋理宗推崇程朱理學開始,到明朝朱子學定為一尊,對女子離婚的束縛才越發嚴厲起來。在此之前的女子可以協議離婚,放妻書就是離婚協議,今天讀來還有幾分溫情。
古人是怎么離婚的?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社會重禮教,崇夫權。提到離婚,大家首先聯想到的是“休妻”“離棄”等名詞。不過,最近看過《清平樂》的觀眾可能也會聯想到“和離”,也就是。
古代離婚后夫妻如何分配財產?
近來,《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釋,讓大家對“離婚”的含義有了新的理解。 這個最新“解釋”的司法初衷還是好的,維系家庭穩定是基本。“勸和不勸離”、“寧拆。
古代可以離婚嗎?
古代當然可以離婚了。并且很容易,如果你是男人的話。只需要在手上寫一個字“休”,讓老婆看一眼,就可以讓老婆離婚回娘家。但是一般都是一紙休書,就是要寫一個。
古代女方有可能離婚嗎?有過離婚的嗎?
有啊,古代女人是可以離婚的。離婚時,女方甚至可以拿著嫁妝單,把自己的嫁妝分割回來。漢唐律令有明確規定。漢律規定:“棄妻,畀所赍。”即離婚時,女方可帶回。 確。
古代離婚的情況比較少,而現在的離婚率卻很高,這是為什么?
在中國古代的男權社會,女性地位處于社會低層和從屬地位,封建王朝的法律對女性的婚姻做出了非常嚴厲的限制性的規定,儒家禮教的“三從四德”牢牢將婦女束縛在“。
古代人是如何合理合法“拋棄”自己的妻子的?
這個話題,不禁讓人回想起那萬惡的舊社會。首先,古代人對妻子的概念與現代人完全不同。現代社會推行一夫一妻制,婚姻關系建立在夫妻雙方兩情相悅的基礎上,無論。
為什么古代少有離婚現象?
先說說古代人,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無論是饑不飽食或一貧而洗,都患難與共。以前人傳統觀念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很多是相親的認識,見一面就訂婚約或不見。 古。
為什么古人的離婚率很低,現代人相對離婚率很高?
一 中國有5000多年的封建歷史,倡導的是男尊女卑的思想,人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有什么樣的行動。男尊女卑,主次分明,就像一個公司,有一個總經理,一個或幾個副經。 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