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秦漢對戰匈奴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匈奴被稱為“草原第一胡”,稱霸中原的帝王都對匈奴恨得牙癢癢,但是匈奴就像是燒不盡的野草,春風吹又生。其實也在戰國之前,這些匈奴的實力并不強,戰國之后才正式以匈奴命名成為了草原一霸。
公元前215年至公元前213年,蒙恬將軍將匈奴擊敗后開始筑起了長城,也就是說,秦始皇擊敗匈奴只用了三年時間,而西漢自公元前200年,劉邦的“白登之圍”開始一共花了127年才勉強獲勝,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們先看看這兩個國家是怎么對付匈奴的?

北方匈奴一直是秦始皇的心腹大患,他直接派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擊匈奴。蒙恬對北部的地形十分熟悉,他還有一套專門針對匈奴騎兵的成熟戰法,所以就有了“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的戰績。蒙恬大戰匈奴,以至于很多年都不敢南下牧馬,蒙恬是如何擊敗匈奴的呢?
第一步,先從薄弱地帶下手,殲滅了河套地區兵力較弱的部隊。
第二步,構筑防御工事,并伺機攻下賀蘭山、陰山地區,殲滅匈奴主力,將其逐回大漠深處,而蒙恬將軍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河南,因為匈奴的主力都在陰山和賀蘭山地區,所以河南就成為了最薄弱的地區。

最重要的是河南十分富庶,在得到這一地區后,秦軍的后勤補給就變得十分容易,而匈奴的實力就會受到較大的打擊。
計劃實施好后,蒙恬直接兵分兩路,20萬大軍直接榆林北上,迅速攻占了河套北部地區。另外十萬大軍在河套發動攻勢,面對突如其來的秦軍,匈奴被打的猝不及防,就連逃跑都顯得很無力。蒙恬見匈奴沒做抵抗,便下令大軍迅速推進,不給匈奴一點兒喘氣的機會,就這樣順便把河南也收復了,在河南建立起了防御工事,準備回擊。
很快匈奴的頭曼單于剛剛集結好兵力,準備南下,沒想到的是秦軍又來上次的套路,打個措不及防,匈奴只能倉促擺開陣勢,當時的秦軍是以歩騎和戰車相結合,另外還配置了威力更大的弩,而匈奴的普遍裝備是弓,弓在弩面前只能算個弟弟,各種弩箭萬箭齊發,匈奴幾乎是潰不成軍,匈奴主力被徹底擊潰、死傷慘重。

匈奴主力被打散,殘余勢力不敢留在陰山一帶,退出陰山和賀蘭山一帶,一直撤到漠南,至此秦朝北擊匈奴一舉全勝。此后蒙恬將軍便一直駐守在北邊,防止匈奴再次進攻,并修筑起了長城,之后這塊地區就成為了秦軍抗擊匈奴的后勤保障基地。
可是到了漢朝,那時的百姓剛剛經歷了戰亂,漢朝的心思不在,所以也就沒打算和匈奴抗衡,匈奴才得以修生養息,不斷開拓土地,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一路包抄。北邊擊敗了屈射、丁零部,西邊又趕走了月氏,南邊攻打了白洋河南王占領了河南。
意思就是當時的漢朝和匈奴都很忙,都沒空對付地方,就這樣一直持續了67年,等到彼此實力都很強的時候,一場大戰即將來臨,但這時的匈奴已經今時不同往日了,畢竟幾十年的養精蓄銳,再加上之前的實力,想打敗并不簡單。

直到公元前127年,也是匈奴的鼎盛時期,漢武帝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了,必須要給匈奴點顏色看看。漢武帝把這個重任交給了衛青和霍去病,霍去病很快擊敗了白羊王、樓煩王等人,俘虜上千匈奴人,繳獲上百萬牧畜。
不過,他打敗的并不是匈奴的主力軍,所以匈奴很快組織兵力進行反撲,雖然幾次反撲都失敗了,但漢朝打得也很吃力,可以說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后來漢朝又派了七位將軍對付匈奴,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將軍伐匈奴”。
盡管是這樣,匈奴還像是燒不盡的野草,直到漢武帝發動了河西之戰后,才漸漸降低匈奴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力,雖然最終取得了勝利,但過程卻是艱難又漫長的。
那么秦漢面對匈奴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呢?

首先,是因為匈奴的實力今非昔比,在秦朝以及之前的戰國時期,匈奴都還是一些大小的部落,很難形成統一的力量,而且秦、趙、燕等這些國家都會對匈奴進行輪番壓制,所以這些部落是很難翻出大風浪。
到了漢朝時,漢高祖并沒有一開始就對這些部落進行打擊,并給了他們休養生息的時間,那時的匈奴已經發展壯大,不是剛剛建立起來的漢朝就能阻擋的。
其次,從軍事實力來看,我們都知道劉邦是造反起家的,他手里的那些軍隊大多是農民組成,在軍事素質和戰術方面都有很大的缺陷,一到關鍵時候就慫了,尤其是騎兵方面沒有一點兒殺傷力,甚至被匈奴包圍了七天七夜,這種雪恥大辱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被洗刷掉。

而秦軍就不一樣了,經歷了幾百年的戰爭洗禮,那時候的秦軍可以說是達到了上古時期軍隊的巔峰,所以對付一些部落還是綽綽有余。而且在秦朝時匈奴并步強大,東邊東湖壓迫、西邊月氏兇悍,他只能夾在中間,還要被秦國吊打。
最后總結一下:秦朝能一舉擊敗匈奴,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雖然秦朝厲害,但還是沒能徹底消滅匈奴,否則也不會修筑長城,如果說秦軍面對的是一幫松散的部落,那么漢朝面對的就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奴隸制政權,所以還是有著本質性的區別,清朝是擊潰戰,而漢朝則是殲滅戰。
以上就是同樣都是對戰匈奴 秦朝和漢朝差距為何如此之大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同樣都是對戰匈奴 秦朝和漢朝差距為何如此之大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為什么秦朝很容易就吊打匈奴,而漢朝卻不行?
這個問題略有些不妥,應該是剛建立的漢朝對于匈奴無可奈何,等到漢武帝、漢宣帝以及東漢時期,基本都是漢朝吊打匈奴了。 首先秦朝時的匈奴還不夠強大,在戰國末。
秦朝與初期的漢朝國力的對比。一個掃平六國、一個滅掉西楚,同樣經歷戰亂,戰后國力差異為什么這么大?
在平定異性諸侯王之后,劉邦又錯誤的推行分封同姓諸侯的國策。這就導致中央政權的薄弱。而在削平異性諸侯王的過程中,使得創立漢朝的精英功臣被處決。(比如:韓。
秦朝軍隊打得過西漢軍隊嗎?
沒有可比性,時代不同,科技不一樣,漢朝完勝秦朝。 漢朝最強盛的時期,養戰馬50多萬,騎兵的最強一次出動,也就是漠北之戰10余萬騎兵。 而秦軍并沒有大規模騎兵。 以。
秦朝和漢朝初期對匈奴作戰為何結局會不同?
這個首先,雙方的實力對比不同。 秦帝國對匈奴,類似一個壯漢去毆打一個小狼 漢朝初期對匈奴,類似一個大病初愈的人去對抗一條成年狼 “匈奴”這個名字第一次出。
秦朝以絕對實力建立天下,結果輕松就被滅,為何它比不上漢朝?
因為秦朝沒有顧忌到民生問題,以至于被“輕松”滅掉。 秦朝之強大,有目共睹,不然秦始皇也不能統一天下。但是,秦始皇明明建立了大秦朝,實力雄厚,為何秦朝卻。 反。
漢朝為什么比秦朝長三百年?
謝邀!漢朝國祚(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20年)共421年;而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國祚才15年。漢朝比秦朝長400年,而不是300年。 1、秦朝為什么短命 “。 而且。
秦朝和漢朝巔峰時期軍力相比哪個更強?
秦朝和漢朝的巔峰軍力相比,漢朝當然會更強。因為漢朝的綜合實力明顯強于秦朝,軍事實力和國家的綜合實力是緊密相關的。 既然是巔峰時期,那么雙方的君主、將領。
同為盛世,漢朝忍讓匈奴60年,但是唐朝用3年就復仇了,為什么差距這么大呢?
根本原因在于實力對比不一樣,漢朝的狀況要比唐朝差的多,漢朝時期匈奴是一個統一的汗國,左打大月氏,右踢東胡人,可以說是貨真價實的北方霸主,而漢朝自己則因。 漢。
為什么秦始皇吊打匈奴,劉邦被匈奴吊打?
秦漢之間,確實是相隔不遠,在秦朝時期,對于其北方的匈奴人,秦始皇及其重視,而且,一直對匈奴壓制著打擊,不但如此,還派出自己的長子公子扶蘇領銜,大將軍蒙。 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