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耄耋”就是接近八九十歲了很老的人,“耄耋之年”則是形容年齡十分大的人,形容年紀很大的詞語還有年近古稀、須眉皓然、皓首蒼顏、老驥伏櫪、白發蒼蒼等。
年齡簡介
1、弱冠,指男子20歲。在《禮記·曲禮上》記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舉行冠禮,并賜以字。冠歲,意思就是男子二十歲了,說明他剛剛到了成人年齡,二十歲也稱“弱冠之年”。
2、而立,指年至三十,學有成就。孔子說過“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所以后代稱30歲為“而立之年”。
3、不惑,指40歲。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4、知天命,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敘述方法。
5、花甲,指人到了60歲,天干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
6、古稀,意思是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后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7、耄耋,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
8、期頤,“期頤”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期頤就是指百歲之人。
以上就是年近耄耋是什么意思 耄耋之年的意思解釋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年近耄耋是什么意思 耄耋之年的意思解釋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年近耄耋什么意思?
“年近耄耋”就是接近八九十歲了很老的人,“耄耋之年”則是形容年齡十分大的人,形容年紀很大的詞語還有年近古稀、須眉皓然、皓首蒼顏、老驥伏櫪、白發蒼蒼等。
耄耋之年是什么意思啊?
“耄耋之年”是一個常用的漢語詞語,用來形容年老體弱、精力衰退的老年人。具體來說,“耄耋”是指人年老退休后的階段,即70歲以上;“之年”則表示年齡。 “耄。
弱冠而立不惑半百花甲古稀的來歷?
1、弱冠 男子20歲稱弱冠。 《說文》里:冠,弁冕之總名也。謂之成人。 在《禮記·曲禮上》記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舉行冠禮,并賜以字。冠歲,意思就是男。
耄耋之年,還是耋耄之年,哪一個準確?
正確的是耄耋之年,讀音為mào dié zhī nián。 釋義: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八九十歲。耄耋之年,年紀十分大的時候。出處:[漢]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
耆耈耄耋正確讀音?
耄 讀“mào”;耋 讀“dié”;耆 讀“qí”;耈 讀“gǒu”,“耄耋耆耈”念“mào dié qí gǒu”,表示:都是指年紀很大的老人。 1、耄耋耆耈。 耄 讀“m。
弱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頤有什么典故來歷?
1、弱冠 男子20歲稱弱冠。 《說文》里:冠,弁冕之總名也。謂之成人。 在《禮記·曲禮上》記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舉行冠禮,并賜以字。冠歲,意思就是男。 ”。
耄耋反義詞?
反義詞:垂髫 1、垂髫:古時童子頭發下垂,不加扎束,所以稱幼童或童年為垂髫。髫(tiáo):小兒下垂的頭發。 耄耋[mào dié] 耄,年紀約八十至九十歲。耋,年紀。
耄耋是指多少歲?
“耄耋(mào dié)”的意思: 耄指那些八十歲的人,而耋則指那些九十歲的人,因此耄耋兩字組合在一起的話,大多數說的就是年齡在八九十的人了。 “耄耋之年”。
年近半百成語?
年近半百這不是成語,它是個常用語。正確的只有 年逾古稀,這才是真正的一個漢語成語,它的拼音是nián yú gǔ xī,它的意思就是指年齡已經超過了七十歲。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