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彝(276年~328年),字茂倫,譙國龍亢人。西晉時期大臣,東漢名儒桓榮九世孫,大司馬桓溫父親。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出身譙郡桓氏,能文善武。晉惠帝時,辟為豫州主簿,拜騎都尉;投靠晉王司馬睿,擔任中兵參軍;晉元帝即位,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吏部郎,名顯朝廷。晉明帝即位,拜散騎常侍,從平王敦之亂,冊封萬寧縣男,遷宣城太守。頗有政績,深受愛戴。咸和三年(328年),鎮壓蘇峻之亂,被叛將韓晃所殺,享年五十三歲,追贈廷尉,謚號為簡。咸安年間,追贈太常卿。
人物生平
桓彝,字茂倫,桓顥之子、桓溫之父,東晉譙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人。
生于世族大家,自幼聰明好學,能文善武。年長,以州主簿入仕,拜騎都尉。晉元帝時(317年~323年),遷中書郎、尚書吏部郎。后因王敦擅政,憤而棄職。太寧二年(324年),晉明帝下詔討伐病危中的王敦,命為散騎常侍。
平定王敦之亂后,桓彝以功被封為萬寧縣男。時宣城境內常有變亂發生,有人舉薦桓彝出任宣城太守,治理宣城。開始時,晉明帝不允,后有人再次舉薦,遂補桓彝為宣城內史,史稱其頗有政聲,治下郡內生產發展,百姓生活安定。
咸和二年(327年),鎮將蘇峻以朝臣庾亮擅權專制為由,舉兵反叛,進攻南京,史稱“蘇峻之亂”。桓彝得悉,當即率領義眾欲赴南京討伐叛軍。他一面派遣朱綽前往蕪湖討伐叛軍,一面向朝廷報告軍情。坐鎮南京的庾亮先是派遣大將司馬流趕往慈湖與叛軍交戰,遭到慘敗。司馬流戰死后,又命桓彝進擊討伐。桓彝考慮到宣城城防脆弱,難以防守,于是,先退據到廣德,然后,又退據涇縣,在烏溪嶺修筑工事抵抗。當時,不少州郡都懼怕叛軍勢力強大,紛紛派人向叛軍求和投降。
桓彝手下部將也勸他佯裝與叛軍議和,以避開叛軍的勢頭,保存實力,遭到痛斥:“吾受國厚恩,義當致死焉,能忍垢蒙辱,與丑逆通問。如其不濟,此則命也。”于是,桓彝選擇了奮力抵抗,派遣將軍俞縱堅守涇城門戶石蘭。哪知,蘇峻卻派兵從東南方向包抄過來,攻破了石蘭防線,進逼涇城。桓彝死守城池,叛軍派人勸降,他堅守不從,終因勢小力孤,城被攻破。桓彝在撤退的路途中被叛軍殺害,時年五十三歲。
桓彝遇難后,宣城人紀世和收其遺骸葬于城北小鎮東門渡。
后來,蘇峻攻人南京,庾亮出走,蘇峻獨自把持朝政。沒多久,于咸和四年(329年)即被荊州剌史陶侃和江州刺史溫嶠組織的聯軍剿滅。后人為紀念桓彝英勇抗敵的英雄氣概,在他遇害處建起桓公墓,明朝正德年間(1506年~1521年)又在墓側建造了桓公祠。
以上就是桓彝:西晉時期大臣,頗有政績,深受愛戴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桓彝:西晉時期大臣,頗有政績,深受愛戴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東晉南遷的四大家族?
一、 瑯琊王氏 瑯琊(山東臨沂)王氏是古代歷史上頂級的門閥士族,其勢力相當強大。即使不是對這個家族很了解,也必然知道書圣王羲之,王羲之正是王導的侄子。《。
歷史上真實的桓石虔究竟有多勇猛?
桓石虔是東晉時期的將軍,他不僅作戰勇敢、勇猛過人,而且他也頗有才能,后被任命為竟陵太守、冠軍將軍、領河東太守,后又為豫州刺史。 那桓石虔有多厲害呢? 桓。
與王家和謝家齊名的另外兩個家族是哪兩個家族?你怎么看?
東晉時期,與王、謝齊名的家族,不只兩個,算上王、謝,前后應有六大家族。 田余慶先生所著的《東晉門閥政治》一書,是研究東晉政治演繹的經典之作,該書中涉及。 一。
東晉四家門閥順序?
門閥制度萌芽于東漢,形成于曹魏,發展于西晉,到東晉其勢力已達頂峰,至南朝門閥制度逐漸走向下坡路。隋朝建立科舉制,門閥制徹底崩潰。 在曹魏西晉時,王。 雖有。
東晉四大名門望族?
瑯琊王氏: 原曹魏、西晉頂級士族之一,出過王祥、王戎等三公級高官。西晉八王之亂的最后,勝利者東海王司馬越選擇與瑯琊王氏的代表王衍合作,開始所謂“王與馬。
世說新語文學十四講解?
“容止第十四”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世說新語》,其內容全文如下: 【題解】容止指儀容舉止。容止,在本篇里有時偏重講儀容,例如俊秀、魁梧、白凈、光彩照人;有。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和尚?他們靠什么名留史書?
佛教自從東漢初傳入中國以來,影響力陸陸續續從官方走向民間,成為了中國歷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伴隨著佛教影響力的擴大,和尚的事跡也為眾人熟知。比。
魏晉南北朝有多少名相?
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也就是西晉之后隋朝以前的一段時期,在文事武功方面,是相對黯淡的一段時期,此期間能夠被譽為“千古名相”的或許只有三人,即王導、王。
謝安和李白什么關系?
世人皆知李白狂傲,他的粉絲古往今來不勝枚舉。然而,這顆歷史上閃耀的巨星也有偶像,那就是謝安。 謝安,字安石,陳郡陽夏人。年少便以清談出名,才華橫溢,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