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常遇春,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跡。
一、草根出身
常遇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麾下數一數二的猛將,與徐達齊名,為明政權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
少年時期,出身于貧農之家的常遇春勤快上進,一方面給人干活賺取生活費幫補家用,一方面偷偷留一點錢買書看和趁著閑余時間到私塾外偷偷聽課學習。不僅如此,常遇春仿佛天生有使不完的精力,盡管白天辛苦干活,晚上仍然會抽出時間自己或者跟附近的武術師傅學習武藝。

過人的天賦加上成倍的努力,青少年時期的常遇春長成了一個身高臂長,力氣巨大,文武兼備的熱血男兒。這個時候,適逢元末亂世,民間起義不斷,田畝已經無法束縛常遇春上進的步伐。
正巧朱元璋當時正在附近攻打和州,于是常遇春特意裝成普通百姓近距離觀察朱元璋和他的軍隊。當他發現朱元璋是一個仗義豪爽、胸懷天下的將軍,且朱元璋的隊伍與民無犯之后,主動投入朱元璋的帳下效力。
二、戰功累累
但是一開始,朱元璋并沒有看到常遇春的才能,認為他只是個和其他來投軍的平民百姓一樣的普通大頭兵,除了身材健壯和力氣巨大外,似乎沒有什么其他的才干。
這樣的誤會一直持續到朱元璋攻打采石磯,當時河對面是嚴陣以待的元朝主力軍隊,朱元璋率領隊伍幾次試圖強行登陸對岸,都遭遇了失敗。
正當整個隊伍陷入僵局,對河對岸的元軍束手無策之際,常遇春身先士卒,帶著手下幾十個兄弟,撐出一艘小船就往對岸去。在到達一半路程前,常遇春憑借驚人的力氣把船槳搖得飛快,元軍的飛箭紛紛射偏,而到了一半路程的時候,元軍的弓箭準頭大大提升了。

于是,常遇春把船槳交給手下人,自己站在船頭,指揮小船左沖右突,躲開飛箭,而靠近身邊的箭矢則用長槍撥開。最后,在小船快到對岸的時候,常遇春以槍為杠桿,直接示范了一波古代撐桿跳,從小船甲板飛入元軍隊伍中,將元軍殺得人仰馬翻。
看到對岸的元軍發生混亂,朱元璋當機立斷,命令大軍搶攻采石磯,而手下諸位大將以徐達為首,早已追隨在常遇春之后,將對岸的元軍打得節節敗退。隨著朱元璋主力登陸對岸,采石磯之戰也以元軍慘敗作為收場。
自此之后,常遇春被委以重任,時而擔任獨立方面軍征戰四方,時而與徐達配合,殲滅了陳友諒、張士誠、元朝大軍等軍事力量,建立了卓著功勛。
三、嗜殺成性
常遇春和徐達一樣,雖然是草根出身,但都兼具文韜武略,在軍事方面有很高的天賦,并且,兩人的戰術配合有極高的默契度,面對強大的對手,兩人往往可以通過無間的配合發揮出手下軍隊數倍的潛力來戰勝,因此,常遇春和徐達在歷史上經常被相提并論。
無論如何,兩人的性格卻有巨大的差異。根據史料記載,徐達平時沉默寡言,善于使用策略和智謀,而常遇春則是勇猛剛勁,身先士卒,更偏好使用戰場上的戰術和布陣。除此之外,兩人最大的區別是常遇春具有嗜殺成性、殘忍暴虐的性格特點。

據記載,常遇春每打破城池,必定會放縱下屬士兵進行屠城,無辜的百姓慘遭屠戮。有一次,常遇春夢到許多百姓抓著他,不讓他離開,常遇春拿著刀四處揮砍,卻怎么也殺不死包圍上來的人,過于激動的常遇春從夢中驚醒,一直怒罵“這些刁民,我要殺光他們”,好一陣才清醒過來,發現手下的士兵早已經屠城二十里,在更遠的地方燒殺劫掠了。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常遇春和徐達在攻克陳友諒的九華山時,俘虜了四千士兵。常遇春第一時間想要坑殺這些降兵,而徐達認為士兵已經投降,殺降會落下不好的名聲,建議常遇春暫緩坑殺降兵,自己則連夜回大本營請示朱元璋。朱元璋聽從徐達意見,讓徐達拿了一封免死令押解這些降兵。等到徐達到的時候,才發現常遇春早已坑殺過半,由此埋下了陳友諒誓不歸降、決意與朱元璋血戰的火種。
四、暴斃之謎
常遇春雖然有驚人的軍事天賦,但是其嗜殺成性、多次殘忍屠城和殺降的案例確實遭人唾棄。最后,常遇春在對外征戰結束,率大軍回師時暴斃于途中。
在后世歷史研究者眼里,常遇春的暴斃原因有許多猜測,有人說常遇春可能是因為功高蓋主而被朱元璋設計殺害,但這個理由不太能成立,原因是當時大局未定,周邊還有很多需要用到常遇春的地方,因此,精明的朱元璋不可能在當時殺害常遇春。

有人說常遇春可能是水土不服加舊疾并發,這個原因倒是有可能。我們都知道,北方士兵到南方作戰時,常常會因為水土不服而染上惡疾,曹操南下攻東吳和諸葛亮討孟獲時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加上常遇春年年征戰,身體早已承受不了太多負荷,于是,新病加舊疾,常遇春立馬一命嗚呼。但是,這個理由并非完美,常遇春出身安徽,并不算北方人,雖然同樣有可能水土不服,但不至于那么嚴重。
最后,有人說,常遇春的暴斃是天道輪回的結果。一生嗜殺成性,屠戮了許多無辜百姓和降兵,常遇春最終受到因果的反噬,驟然離世,一代將星早早地離開了本該屬于他的天空。這個原因雖然沒有客觀科學依據,但是仍有許多人愿意從主觀上去相信這個原因,畢竟,常遇春有再高的軍事才能,失去了做人的原則和根本,就不可能是一個受人尊重、流傳千古的好將軍。
以上就是常遇春是如何得到朱元璋的賞識的?他是因為什么突然暴斃的?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常遇春是如何得到朱元璋的賞識的?他是因為什么突然暴斃的?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明朝第一猛將常遇春,為何40歲卻突然暴斃?
內蒙古閃電河北岸,有一座繁華的城市,被稱為開平府,這里是元朝的陪都,也被人稱為上都。 1369年8月,一支明軍雄赳赳地出城,將士們臉上都洋溢著自豪和期待,自。
朱元璋中的常遇春結局?
朱元璋中常遇春的結局死在了北征蒙古的回師途中,可以說這是一個突然爆發的事情,他的突然暴死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這也讓朱元璋非常的意外和痛心。 朱元璋中常。
朱元璋為何烹殺常遇春夫人?
朱元璋之所以烹殺常遇春的老婆藍氏,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藍氏善妒,并且還砍掉了常遇春侍女的一只手。 這個侍女還是朱元璋賜給常遇春的,朱元璋覺得非常生氣,。
“藍玉案”朱元璋讓常遇春派系損失慘重,為什么最后還是立朱允炆為帝?
涼國公藍玉,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軍事將領,亦是明朝的重要開國功臣之一,他驍勇善戰,屢立戰功,但為人桀驁不馴,特立獨行。 藍玉是猛將常遇春的內弟 。常遇春的長。
朱元璋最寵信的大將,是常遇春嗎?
讀歷史書籍,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我們往往只見過徐達、常遇春的順序,而沒有見到過常遇春、徐達的順序。可能不少人認為這只是一種習慣而已,其實并不皆然。很多。
徐達曾兩次放跑元順帝,常遇春怒參徐達,朱元璋為何不處置?
公元1368年的七月,徐達率領大軍北伐到達河北通州,當時距離元朝國都也就一兩天的路程了。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北伐軍統帥徐達偏偏要在通州什么事情也不干,足足停。
朱元璋為何稱常遇春四弟?
朱元璋在老家有湯和徐達朱元璋和常遇春是發小,關系非常好,包括朱元璋的父親死后都是他們處理安葬的,后來湯和徐達常遇春參加了反元起義,朱元璋當了和尚,就招。
明朝常遇春算不算“常勝將軍”?為什么?
算“常勝將軍” 洪武二年(1369年),元將也速進攻通州,朱元璋命令常遇春返回警備,命平章李文忠為副手,率九萬大軍從北平出發,向會州前進,在錦州擊敗元將江。 諸將。
明朝剛建立不久,朱元璋為何就開始對開國功臣下手?
感謝邀請,談一談自己的看法,有不妥之處還請見諒。 朱元璋同志為什么要大肆誅殺功臣呢?首先,我們一定要認識到,朱元璋這么做一定有其目的,他不是神經病,隨。 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