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士及為什么會受到唐朝兩代皇帝的重用,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兵刀四起。天下的有識之士都忙于尋求自己的出路,不僅僅是為了在亂世之中建功立業,同時也是為了保存自己的性命。宇文士及身處亂世之中不僅保存了性命,而且還建立了一番功業,便是因為獨具慧眼,能夠看清形勢,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選擇。
宇文士及是宇文化及的弟弟,兩人的父親是隋朝大將宇文述。隋文帝楊堅在位時,對宇文述十分信任,經常將他招入內宮議事。楊廣繼位之后,對宇文氏兄弟也十分看重,不僅委以重任,而且還將自己的妹妹南陽公主許配給了宇文士及。
隋朝末年,由于楊廣,大興土木,連年征戰,致使百姓民不聊生,有識之士紛紛揭竿而起。楊廣雖然派兵鎮壓,但卻徒勞無功。眼看隋朝江山難逃覆滅的命運,宇文化及便縊死了楊廣,自立為帝。因為宇文士及與楊廣有姻親,所以事發時并沒有通知宇文士及。一直到宇文化及稱帝之后,才將這件事告訴他,并封他為蜀王。
此時,李淵已經建立了唐朝,并自立為帝。早年間,他曾與宇文士及同殿稱臣,并且兩人關系親近。得知宇文化及縊死楊廣,并自立為帝時,便派出人來,勸說宇文士及加入自己的陣營。宇文士及也覺得自己的哥哥難以成事,但不忍就此離他而去。于是,就暗中派人送了李淵一只金環,表示自己有歸唐之心。然后,他便開始勸說宇文化及降唐,宇文化及不聽。沒多久,宇文化及兵敗,并被竇建德所殺。
這時,便有人出來勸說宇文士及,從新招斂人馬,奪回失地,為兄長報仇。宇文士及分析當前形勢,認為以自己能力恐怕難成大業,所以沒有聽從部署的建議,帶領兵馬投靠了李淵。李淵封他為儀同三司,并讓他跟隨李世民外出征戰。他先跟隨李世民消滅了宋金剛,被封為驃騎將軍;之后有打敗了王世充,被封為郢國公。
平定中原之后,朝廷內部又為誰來繼承帝位產生了分歧。宇文士及常年跟隨李世民外出作戰,常年同生共死,情感深厚,而且,宇文士及也看得出來,李世民有帝王之才,遠不是他那兩個兄弟可以比的。因此,便堅定地站在了李世民一方。后來發生玄武門之變,李淵封李世民為太子,不久又將皇位禪讓給他,便是歷史上的太宗皇帝。
太宗繼位之后,將宇文士及封為中書令,兼涼州都督,命他到益州征收租稅。當時,突厥的軍隊經常侵犯邊境。為了震懾突厥人,宇文士及每次外出,都要帶領大批人馬,同時還要大張旗鼓。有些別有用心的人,便以此為由,向太宗密報,誣陷宇文士及有謀反之心。于是,太宗便將宇文士及調回京城,并進行調查,最終什么也沒查出來。
太宗也意識到錯怪了宇文士及,于是將他加封為右衛將軍,并經常將他招入內宮議事。有時,在宇文士及休息的時候,也會派人來找他,可見太宗對他的信任。但是,宇文士及并沒有恃寵而驕,反而更加謹慎小心。他的夫人曾問過他,皇帝每天招他進宮,都商量些什么?可是,不論夫人怎么追問,宇文士及始終閉口不言。
宇文士及一家行事奢華放縱,與當時大力倡導的節儉相悖,引發了很多朝臣的不滿。名相魏徵就經常給太宗上書,勸他親君子,遠小人。這個小人,說的就是宇文士及。
有一次,宇文士及跟隨太宗在皇宮游玩,太宗見御花園里的有棵樹高大茂密,于是便對宇文士及說:“這棵樹長得真好!”宇文士及聽了,忙連連附和,口若懸河地稱贊這棵樹。
太宗忽然沉下臉來:“宰相魏征經常勸我,要當心身邊的佞臣。我本來不知道他說的是誰,今天我才發覺,原來你就是他所說的佞臣。”
宇文士及連忙說:“陛下日理萬機,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奏章等著皇上批示,但陛下始終沒有時間處理。如今陛下有了空閑,能讓臣陪伴片刻,若是臣還不說些順耳的話給陛下聽,那陛下作為九五之尊,還有什么樂趣呢?”太宗哈哈大笑,頓時打消了對宇文士及的不滿。
宇文士及雖然身處亂世,但仕途坦蕩,始終沒有大的波折,一是因為他能認清形勢,知道誰能夠成就大業,及時做出正確的選擇;二是宇文士及忠于職守,并且忠心耿耿,既能夠如實地完成皇帝交給的任務,同時又能守口如瓶,不對外泄露。正因如此,才能屢次化險為夷,最終壽終正寢。
以上就是宇文士及為什么會受到唐朝兩代皇帝的重用?原因是什么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宇文士及為什么會受到唐朝兩代皇帝的重用?原因是什么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繼位之后沒有殺手握重權的大臣?
李世民真的不怕造反,有這四個原因在,他可穩坐龍椅一百年,就算真的有重臣謀反,他也能輕易鎮壓! 似乎“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是專門用來形容皇帝的,在歷史。 因為。
唐朝哪位宰相貢獻最大?如果唐朝沒有李泌,吐蕃回鶻南詔會入主中原嗎?
一、唐朝貢獻最大的宰相,我個人認為是魏征。 唐朝鼎盛時期拉開序幕,如果唐太宗沒有魏征的輔佐,是很難想象的。 為什么說是魏征呢? 因為魏征敢于直言勸諫 古代。
段志玄為何能入選二十四功臣?
唐朝名臣眾多,但被李世民直接贊譽與古人相比的并不多,而段志玄便是其中之一。貞觀十年(636年),長孫皇后逝世,其葬禮期間,段志玄和宇文士及奉命分別帶兵駐守。
玄武門之變后,從一品翼國公秦瓊為什么變成了正三品左武衛大將軍?
秦瓊自從追隨秦王之后,屢立戰功,史籍中也明確提到秦瓊是玄武門之變的功臣,所以李世民不可能做過河拆橋的事情,至于品階由從一品變為正三品,這主要是因為唐代。
唐朝有哪些宰相?
以下是唐朝各皇帝在位時候的宰相:高祖:宰相十六人。秦王。裴寂。劉文靜。蕭?r。竇威。竇抗。陳叔達。楊恭仁。封德彝。裴矩。高士廉。齊王元吉。宇文士及。長。
唐朝是篡位弒君得的天下嗎?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是效仿他爹嗎?
隋朝正統上來講只有兩位皇帝——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最后弒君的是宇文化及、司馬德戡等隋煬帝的禁衛軍。隋煬帝打算飲毒酒自殺,叛軍不允許,直接勒死了隋煬。
古代唐朝天策府人員名單?
李世民、唐儉、宇文士及、于志寧、杜如晦、蘇世長、竇師綸、李玄道、虞世南、薛收、薛元敬、褚良,韋元整、李守素、杜淹、魏倫、戴胄.閻立德、蔡允恭、顏相時。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對待開國功臣的?
說起唐太宗李世民的開國功臣,就不得不提“二十四凌煙閣功臣”,是唐太宗為紀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而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首先,。
為什么李世民那么多賢臣名將, 偏偏尉遲恭可以名列第一?
唐朝十大開國名將,依據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坐次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順序排位如下: 第十位:秦瓊(?—638年)。唐朝開國大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第二十四,。 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