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7年,年僅26歲的青年諸葛亮投靠了已經47歲的劉備。當時的劉備空有皇叔的頭銜和一系列官職,但是他沒有任何的地盤和收入,劉備是東漢末期諸多軍閥中很不起眼的一個。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諸葛亮最應該投靠的軍閥不是劉備,而是荊州的實際統治者劉表。即使是投靠孫權或者曹操,那也比跟著劉備有前途。這就是諸葛亮的過人之處,在劉備選擇諸葛亮的同時,諸葛亮也選擇了劉備。那么諸葛亮究竟為什么偏偏選擇了劉備呢?
網絡配圖
一、諸葛亮想進入劉表集團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其實從當時的局面來看,諸葛亮最應該投靠的人是荊州的老大劉表。在三國演義中,劉表成了一個廢物一樣的人物。但在真實的歷史中,劉表是一個玩政治的高手。在東漢末期,地方豪強勢力已經再度復蘇,就算是那些大軍閥也不得不估計這些地方豪強的態度。劉表作為一個外來戶來到荊州任職,如果他不能處理好與大族們的關系,將很難在這塊土地上立足。其實不僅僅是在荊州,在全國其他地區也是一樣。江東的孫權是這樣,后來劉備進入西川之后,為了拉攏這些大族,表現也是一樣。為了站穩腳跟,最好的方法就是聯姻。劉表迎娶了蔡家的女兒做夫人,而蔡家是荊州地區的主要豪強之一。聯姻也是其他豪強鞏固自己勢力的捷徑,巧的很,另一個大族豪強黃家也娶了蔡家的女兒。
到了這個時候,諸葛亮該出場了。黃承彥的女兒長得十分丑陋,但是十分賢惠。但其他的大族在選擇婚姻聯姻時也會考慮外貌因素,這樣一來,黃承彥的女兒只能嫁給那種中等人家。這是黃承彥絕對不會答應的,畢竟自己也是荊州的五大家族之一。想來想去,黃承彥看上了諸葛亮,諸葛亮是一個外來戶,但是并不是軟柿子。他出生于徐州的大族豪強家庭,與黃家也算門當戶對。而且諸葛亮在荊州沒有什么依靠,也必須尋找一顆大樹。就這樣,諸葛亮迎娶了黃承彥的女兒黃碩,也就是俗稱的黃月英。請注意,劉表和黃承彥是連襟,也就是黃碩的姨夫。換句話說,諸葛亮也可以給劉表喊姨夫。有了這一層關系之后,諸葛亮想在劉表集團內混個一官半職根本不是什么難事。
網絡配圖
二、諸葛亮不愿意委屈自己,他的志向高遠
按照道理來說,有了自己岳父的關系,諸葛亮想在荊州做官根本不是什么難事。但這不是諸葛亮想要的,當時荊州集團的權力劃分已經基本完畢,劉表負責全面的統籌,蔡家負責軍事,其他幾家瓜分了政治。諸葛亮能力再強,最多也就在荊州地區最一個郡太守之類的官職。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當然看不上這樣的小職位。因此諸葛亮選擇了在新野地區隱居,反正自己有家底也餓不死,不如做一個快活神仙。很多人都在懷疑,諸葛亮為什么要在劉表這一棵樹上吊死,其他的軍閥還有很多。從局面上看,諸葛亮確實可以去其他大佬那里一展身手。但仔細說來,諸葛亮也根本沒有其他的選擇。首先排除的是江東孫權,他是劉表的死對頭。諸葛亮投靠孫權,就等于自己在荊州人脈的全部瓦解。
在排除孫權之后,還有北方的曹操。諸葛亮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他絕對可以進入曹操的權力核心層。但是他絕不可能成為二把手,因為曹操集團里人才太多。荀彧、荀攸、程昱、賈詡、司馬懿、陳群等人一個個都不是善茬,諸葛亮作為一個后來者,很難超越這些人的地位。至于西川劉璋就更不用考慮了,這個家伙的眼光和氣魄連劉表都不如,而且他有他的統治班子,諸葛亮根本就無法融入。西北馬騰和漢中張魯這些人,諸葛亮根本就不放在眼里。所以對于諸葛亮來說,天下并沒有符合他效力的君主,直到劉備投靠了劉表之后才發生了變化。
網絡配圖
三、諸葛亮最合適劉備,劉備也最合適諸葛亮
現在關于諸葛亮投靠劉備的記載有兩種說法,一種就是常用的,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另一種是說,諸葛亮主動找到了劉備,并得到了劉備的重要。在這里我們先不論到底哪個說法真實,劉備最適合諸葛亮這是一個事實。劉備是一個梟雄,也是一個人物,諸葛亮正是看出了這一點,才會死心塌地的為劉備效命。有人說劉備崛起全靠諸葛亮,這個說法不能說錯,但是太片面了。如果劉備自己沒有能力,諸葛亮根本就不會選擇這個家底單薄的君主。諸葛亮相信劉備能夠成就一番事業,也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夠幫助劉備實現這一切。最終年輕的諸葛亮投靠了劉備,在此之后,他為劉備父子兢兢業業奮斗了27年多的時間。
以上就是諸葛亮出山后為什么要選擇沒有任何地盤的劉備?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諸葛亮出山后為什么要選擇沒有任何地盤的劉備?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惜才? 劉備為何一定要請諸葛亮出山?
其實,劉備是一個有胸懷的人物,政治上有極強的野心。因為徐庶的一番話,得臥龍鳳雛一人皆可得天下。才有了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希望諸葛亮幫助自己恢復漢室王。
三洞茅廬中諸葛亮為什么決定出山服無劉備?
因為劉備三顧茅廬是有著誠心的,每次來訪都是畢恭畢敬,心誠則靈嘛看到劉備如此誠心誠意,諸葛亮終于被感動,才決定出山輔佐諸葛亮成就霸業。但是就如水鏡先生司。
三顧茅廬諸葛亮才下山,只是考驗劉備誠意還是真的不愿出山?
如果諸葛亮不出山,估計就不會有三國鼎立的局面。但是如果沒有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就很有可能不會出山。因此,劉備三顧茅廬改變了歷史的走向。那么,劉備和諸葛。
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尚有多位諸侯稱霸一方,為何偏偏選擇劉備?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蜀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陰陽家。為后世極為推崇。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實在是個忠臣楷模,也被人稱之為智圣。 那么他在隆中隱居時為。
諸葛亮為什么投靠劉備,而不是曹操?
諸葛亮之所以投靠劉備,而不是曹操,個人以為,有如下原因: 1.忠于漢室的正統思想左右了諸葛亮的選擇。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學說成為古代。 諸。
諸葛亮為什么選擇劉備做主公?為什么不去投靠孫權和曹操?
諸葛亮為何不投曹操、孫權,偏偏投靠了實力最弱的劉備?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個人認為,諸葛亮之所以不投曹操、孫權,可能有這么幾個原因: 既得利益集團問題 無論。
諸葛亮為什么會放棄曹操孫權而選擇了劉備?
三觀,才是這個世界上人和事分分合合背后的最根本原因。 很多時候,我們都以為人的利益關系,事情的厲害關系最重要,是它決定了我們的行為和行動,然而,這只是。 諸。
為什么諸葛亮在劉備第一次拜訪時不出山,而要等劉備三顧茅廬才出山輔佐?
劉備三顧茅廬其實是孔明一手策劃的,不是不愿意出山,而是對劉備的考驗。 劉備如何得知孔明這個人: 1. 應該說是從劉備遇司馬徽開始,司馬徽與劉備交談,告其臥。 在。
小說《三國演義》中,龐統向劉備提出取西川,諸葛亮為什么申請留守?可以從哪幾個角度去解讀諸葛亮的做法?
我是情義無價,分享問題看法。 序言: 赤壁大戰之后,劉備占據荊州四郡,成了這場戰役的最大贏家。在戰前,劉備還是無家可歸、四處漂泊的人,沒有一份自己的地盤。 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