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達開為什么去四川,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石達開從天京出走后,歷時7年,轉戰了15個省,最后決定去四川。但是石達開還沒有進入四川,就在大渡河邊全軍覆滅。

(石達開劇照)
說起來,石達開去四川,并不是一個很明智的選擇。歷史上在四川建立的政權,沒有一個能夠發展成全國性的政權(當年劉邦從漢中出發,最后獲得了天下。但嚴格地說,漢中并不屬于四川,同時劉邦獲得天下也有些僥幸),而且這些政權沒法長久就會滅亡。在石達開之前,已經無數次證明了這件事,石達開本人也是很清楚這一點的。可以,為什么他還要貿然去四川?以至于還沒有走進四川,就全軍覆滅。石達開這樣做,不是自取滅亡嗎?
要搞清楚石達開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錯誤選擇,我們得看看石達開從天京出走的一些情況。
其實,石達開雖然從天京出走,和洪秀全分開了,但是他的做法一直非常奇怪,是歷史上別人從來沒做過的。歷史上的農民起義者,如果離開了之前的首領,一定會選擇稱王、稱帝之類。比如武臣離開陳勝,自封為趙王。劉秀離開劉玄,也是明確地亮旗幟稱帝。
為什么離開了之前的首領,要選擇亮旗幟稱王稱帝呢?因為這樣一來,才會給世人一個明確的信號,世人才知道,跟著你干,是有奔頭的。將來你做大當皇帝了,好歹自己可以封侯拜相,封妻蔭子。就算戰死了,妻子兒女也可以沾光得福蔭。
可是,石達開一直沒有明確亮旗幟。這實際上也是石達開最后力量越來越小,隊伍越來越少,以至于全軍覆滅在大渡河邊最重要的原因。

(洪秀全劇照)
那么,石達開為什么不這樣做呢?
我認為,這是由石達開自身的性格決定的。
石達開是個很講江湖義氣的人。當時他之所以加入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就是因為洪秀全親自上門邀請他。他出于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想法,支持洪秀全而加入了。雖然加入了,但其實他從來不信洪秀全拜上帝教那一套。在天京事變中,洪秀全猜忌、限制,乃至打擊他的做法,讓他非常生氣,因而才負氣離開。
總之,石達開身上更多的是江湖義氣,而不是古代知識分子具有的那種忠孝思想。如果他有忠孝思想,那么他就應該極力擁護洪秀全。不管洪秀全做得對,還是不對,他都不該評判。而且,他還要反復收斂自己,樹立洪秀全的權威。就像當年蕭何為了樹立劉邦的權威,“自污”自己一樣。如果他這樣做,洪秀全一定不會猜忌他,他也不用離開天京了。
具有忠孝思想的人,還有一個反面極端,就是自己做大當王,讓別人忠于自己。石達開要是這樣,他離開洪秀全后,就應該明確亮旗幟,稱王或者稱帝。
但是,因為石達開是江湖義氣,他覺得他離開洪秀全,是站在正義的立場上。如果離開洪秀全后,自己占山頭,亮旗幟,那樣的話,別人一定會說他動機不純。他可不想受別人這個話。
因此,石達開離開天京后,一直以太平天國“通軍主帥”的名義作戰。而且,他的每次作戰,都是為了配合太平天國的主力部隊來進行的。包括他進攻浙閩,包括他發動寶慶會戰,都是為了牽制清軍,讓清軍無法一心一意地圍剿天京。
石達開這種配合太平天國主戰場的行動,所起的效果是明顯的。太平天國能夠取得浦口大捷、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等重大勝利,都是因為石達開牽制了清朝大量兵力的緣故。

(李秀成劇照)
不過,石達開雖然極力牽制清朝的兵力,為太平天國主力減壓。但是,洪秀全卻并不買石達開的賬。無論是石達開進軍浙閩,還是寶慶會戰,洪秀全都沒有派軍援助石達開。不但沒有派軍援助他,而且還把李秀成、陳玉成、楊輔清等大將紛紛從石達開身邊調走,讓石達開越來越缺少大將,因此多次打仗都不勝。
就算這樣,石達開也從來沒有埋怨過洪秀全,依然想辦法積極配合洪秀全作戰。而他之所以去四川,也正是配合洪秀全的表現。
雖然去了四川后,無法做大。但是石達開從來沒想過要做大。他想的也就是去了四川后,能夠把戰場拉開,和太平軍主力互為犄角,從而有效地牽制清軍。同時因為有山川之險,他可以確保不敗,再不會出現寶慶會戰那樣的慘敗。只要太平軍主力能夠做大,他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從這里可以看出,石達開實在是一個無私的人。但是他的無私,卻并不能在戰場上轉化為勝勢,以至于最終全軍覆沒。而直到全軍覆滅之際,石達開依然在講江湖義氣。他毅然自行前往清軍軍營,和清軍談判。希望用自己的命,保護最后的兩千將士不被清軍屠殺。
可惜,虎狼一樣的清軍,最終不但殺了他,也殺了那兩千將士……
(參考資料:《太平天國史》《清史稿》)
以上就是石達開明明知道去四川是死路一條 他為什么還要去呢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石達開明明知道去四川是死路一條 他為什么還要去呢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全網你心目中十大正能量的人會是誰呢?
請大家注意,國家己定義的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們要找要發現能解決全國面臨的各種問題的真正的有遠見的特殊人才。有戰略眼光的未來思想家,經濟專家,金融家,教育。
《水滸傳》中柴進這么有錢了為何還要上梁山?
柴進和那殷天賜理論,殷天賜直接叫人打柴進。 可把一起去的李逵氣壞了,直接手腳并上,把那殷天賜打死了。 高廉知道,可氣急敗壞。 他抓不住李逵,便抓住柴進,。 那。
太平天國2號人物楊秀清,為何實權在握還要惹惱洪秀全?
楊秀清是廣西桂平紫荊山平在村人,從小父母雙亡,孤苦伶仃。他由伯父撫養成人后,以燒炭為業,生活異常艱辛。正在紫荊山一帶宣揚拜上帝教的廣東花縣人馮云山注意。
太平天國剛剛打下南京,為什么急著去北伐?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楊秀清的戰略,在今天看來大體是正確的。 在太平軍3月定都南京的時候,太平天國局勢其實非常不好。 3月,欽差大臣向榮在金陵城外孝陵。
一個名將,被更厲害的名將打敗的故事,你知道哪些?
中外歷史上名將很多,一個名將被另一個名將打敗的例子也很多,但是影響歷史進程的就沒幾個了,外國的出名的如滑鐵盧之戰,中國的楚漢之爭等,但都是本文化之間的。
歷史上客家人往往都是起義的先鋒,這跟客家人的性格有關系嗎?
首先,客家人是中原古漢人的南遷后裔,多為衣冠貴胄世家,有著古漢人“崇文尚武、知書達理”的性格特質。客家人,根植于華夏文化正統,儒教文化興盛,家國情懷相。 首。
有的人專整些“窮人敗富人勝”的言論是什么心態?
這類問題,一點也木有建設性意義!窮人敗,富人勝的潛臺詞是勝者王侯敗者寇還是什么? 我也是貧困者,但從不仇富,木有一個人的財富從天上掉下來,富二代另當別。
清朝和太平天國大戰十幾年,為何幾乎沒有清朝官員投降?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跳槽多半是從小公司跳到大公司,少有從大公司跳槽到小公司的。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清政府再怎么腐敗,再怎么沒落,也比天平天國來的更有前途。 在。
曾國藩為什么不自立為王當皇帝?
晚清有一句話,直接概括了曾國藩的地位,那就是: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雖然有些夸張,但是不可否認,曾國藩的確很強。 在清朝那段歷史當中,涌現出。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