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明白題目的意思,啥叫考官。
是說蝙蝠俠去當官嗎?還是說蝙蝠俠去幫官府破案,拿懸賞一類的。
關于這個題目,只能說蝙蝠俠破案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蝙蝠俠能不能當官。當不上官,什么捕頭一類就是吏,什么四大名捕一類不過都是武俠小說,名垂青史你能說出一個正史上靠破案出名的捕頭嗎?捕頭再能破案,功勞也是官員的。
當不了官,蝙蝠俠就別想名垂青史了。至于當了官,要靠破案名垂青史幾乎也不可能,包拯,狄仁杰這一類的人物名垂青史其實靠的都不是當偵探破案。
之所以說幾乎,而不是完全否定,是萬一遇上奇案,你可能憑借一個案件留名。這樣的例子是有的。
最后年入百兩,這個收入多少和破案與否有關系嗎?有時候不破案賺得更多。
最后說一點,蝙蝠俠偵探技術再高,在古代多半也混不下去的,不懂人情世故與儒家的邏輯,蝙蝠俠混不下去的。
不能。封建時代,司法的目的不是維護正義,偵破也不是為了找出真相。
封建時代的司法只有一個目的:鞏固統治者的統治。
正義、真相,不重要。如果正義與真相會影響統治者的寶座,那么它們就都是可以拋棄的。
換句話說,封建時代并不真的追求破案,破案能力再強,用不上。
比如《劉羅鍋》里的橋段。劉墉參乾隆皇帝挖墳掘墓。
劉墉為什么能參成功?因為《大清律》可以改。乾隆皇帝在明十三陵挖墳掘墓是不是事實?《大清律》不改,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乾隆是不是該斬立決?
但是,《大清律》可以改,處罰形式也可以變。這樣一來,乾隆皇帝挖墳掘墓,也不過是出去旅游了一遭。
在古代封建社會,司法只是統治階級的工具,偵破自然也是。
工具如果不被使用,就那么擱在那,一文不值。就算是偵探之神下凡,也不過是一個放在那接灰塵的工具,也是一文不值。
古代封建社會的偵破,只負責協助官員操縱事件走向,只是方向盤的轉向助力系統。
而一輛車開多快、拉多少貨、最終開到哪里去,與車上是不是有轉向助力系統無關。
想什么呢?
你知道明清官僚俸祿有多少嗎?一品大員正經工資也就百把兩——要是在大萌以發米為主,其中至少一半要折鈔(就那種既不可兌換又只發不收的“交鈔”,擦P股都嫌硬);“親民”的縣官甚至只有二三十兩!你家蝙蝠就算能當官,啥時候能上到這臺階?如果搞灰色收入,你想像和大人一樣“名垂青史”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