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德羅夫公開支持烏克蘭反攻的原因是,他認為烏克蘭的進攻將會讓俄羅斯軍隊損失大量兵力和資源,從而讓俄羅斯繳獲更多北約裝備和俘虜。卡德羅夫還表示,俄羅斯目前情況非常好,人民團結一心,社會穩定,普京總統也獲得了空前的支持。但是,卡德羅夫的話并沒有得到所有俄羅斯人的認同。
近日,卡德羅夫公開宣布支持烏克蘭軍隊發起反攻。這一消息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難道卡德羅夫背棄了俄羅斯,轉而支持烏克蘭了?
卡德羅夫是俄羅斯前國防部長、現任俄羅斯聯合體安全條約組織秘書長,他的聲援無疑將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產生重大影響。
烏克蘭方面已經發表了聲明,表示感謝卡德羅夫的支持。同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表示,將繼續堅定抵抗俄羅斯的入侵,并期待國際社會給予更多支持。

卡德羅夫
形勢對俄羅斯有利?我們是不是看到的不是同一場俄烏戰爭呢?如果形勢對俄羅斯有利,怎么俄羅斯卻會從兵臨基輔城下,變成了現在這種局限于烏東鏖戰的局面呢?世界所有人都以為俄羅斯是世界“另一極”的軍事實力,但打一個在二流國家里都是墊腳水平的烏克蘭卻打的這么吃力,這是形勢對俄羅斯有利?
所以現在就別吹什么對俄羅斯形勢有利了,發生在烏克蘭的這場戰爭里,俄羅斯用行動證明它就個軍事上的“紙老虎”后,形勢就從來沒有對俄羅斯有利過!現在對于俄羅斯來說,已經是不敗就是“形勢有利”了,這要怎么用俄羅斯“形勢有利”來引出你下一個問題,烏克蘭的情報頭子支持烏軍發動反擊呢?
現在情況很清晰,烏軍準備了一個冬天的反擊已經是箭在弦上了,此時作為烏克蘭情報方面的領導人,卡德羅夫要擂鼓助威還是潑冷水呢?要知道,烏克蘭已經幾乎將反擊的每一個細節都準備完成了,已經到了“倒計時”的時候,是一個卡德羅夫說“NO”就能停下來的嗎?此時卡德羅夫要怎么做才是對的呢?即便要說“NO”,也只能是私下里,非公開地對對他的上級說吧。此時跑到社會上公開說“NO”嗎?不合適吧。
現在所謂“形勢對俄羅斯有利”,大概就是說俄羅斯可能獲得了烏克蘭反擊的部分情報。但即便情報泄露了,俄羅斯就真有資源來面對反擊嗎?
如果泄露出去的資料為真,此時俄羅斯就應該雞飛狗跳的將精銳部隊調防到烏克蘭攻擊方向上。但目前從所有公開資料來看,俄羅斯在烏東還是在干“結硬寨,打呆仗”的事情。昔日曾國藩可以這么干,是因為曾國藩知道對面那群瘋子沒有外援,也沒有老百姓喜歡它們,打死一個就少一個。但現在烏克蘭還在源源不斷接收外國軍援,等于是用整個北約幾十萬億美元的GDP來打仗,這是能打呆仗的基礎嗎?俄羅斯的形勢有利從何說起呢?
對付面前的呆仗局面,烏克蘭也就只有指望外國軍援的這些裝甲武器足夠令人信服了,用機動性強的裝甲部隊沖擊俄羅斯結下的“硬寨”,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和俄羅斯傻乎乎地在前線繼續打呆仗。和人口是自己好幾倍的對手打呆仗,這才是對烏克蘭來說,最差的選擇吧。
很簡單,烏克蘭進行反攻會暴露他的位置,他的兵力投入和投放數量,這樣利于俄羅斯集中打擊。
這叫有意挑逗、反向慫恿,或者叫故意刺激、語言嘲弄:有能耐有脾氣就上去直接干,是騾子是孬種、別光嘴殼硬,得用行動來拉風,這是卡德羅夫的冷式幽默、快意恩仇格調。
瓦格納雇傭軍拿下巴赫穆特重鎮后,俄軍對烏東頓巴斯地區的實質性掌控得到大幅提升,而烏執政當局及烏軍的防衛信心遭到沉重打擊,固守行動受到嚴重挫折。俄軍如果劍指基輔、一路西進,烏軍將無險可守、無處可遁,危機感倍增。
美拜登不許烏克蘭停戰與俄和談,給出的理由是和談會讓俄羅斯得利,簡直荒唐透頂、匪夷所思。因為持久援烏,歐洲諸國力漸不支、怨言四起,援烏行動越來越遲緩、猶豫、不盡人意,這對全靠美西方輸血打氣的烏執政當局來說,內外愈加交困,不是好兆頭。而口頭上的已組織好四十萬大軍,準備來個春季大反攻,只不過是畫大餅要武器、凝聚烏民眾人心的宣傳口號,落實起來,怕沒得那么容易。
卡德羅夫這時公開鼓勵烏軍反攻,開刷藐視意味深長:不服快來干,別磨磨蹭蹭,浪費表情。一錘子買賣,三下五除二,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澤連斯基,咱們都是真英雄,干了這一杯如何!
本人認為,從俄羅斯“特別軍事行動”以來,卡德羅夫就是一位被大家更加熟悉的“網紅”。卡德羅夫大家稱之為“小卡”,是為了區別他的老爹。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戰場上的許多境況都是“卡德羅夫”用網絡發出來的,他表揚車臣的子弟兵,他痛斥俄軍前線的高級指揮官,他經常到前線去視察自家官兵,他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都送到前線(雖然是作秀),卡德羅夫還被俄總統授予“上將”軍銜,他為此很是得意了很久;他的一言一行無時不刻地吸引著看客們。
前一陣,網上盛傳卡德羅夫罹患腎病,臉龐浮腫,俄總統接見了他的兒子,許多傳言更加精彩,后來,俄總統也接見了卡德羅夫本人,“傳言”才消停了一陣子。
卡德羅夫講話狠且幽默,許多話要仔細琢磨才能理解其“精髓”,否則就會被騙。
烏軍是俄軍的敵人,同樣也是車臣軍人的對手,他公開支持“烏軍反攻”,不是因為他“身在曹營心在漢”,而是“別有用心”——1/.表明,俄軍的勝算非常大,在卡德羅夫看來應該是“穩操勝券”。
2/.卡德羅夫和雇傭軍的頭兒普理戈津都在說俄軍已經控制了巴赫穆特,雖然基輔表示俄軍在吹牛,烏軍還在據守,基輔還在集結精銳馳援,假設,基輔的反攻大戰安排在五月初,那時,巴赫穆特估計就是頓巴斯的領土了。
3/.俄軍一旦控制了巴赫穆特,就騰出手來迎接基輔大反攻,這些久經沙場的官兵反擊起來更加有經驗,意志力更加強大。
4/.俄羅斯官兵當前是以逸待勞的架勢迎接基輔的反攻。去年的那種缺兵員,缺后勤保障,缺各部隊之間的互聯互通,這些都已經逐步解決,而且,俄羅斯從戰場中學習戰爭,吸取教訓,研究反制技戰術等,據說取得了出人意料的進展,哪怕是美國歐洲親臨指揮。
5/.基輔要大反攻,自然要集結兵力,集結武器裝備,如此俄羅斯更能利用機會消滅基輔的精銳、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更容易完成“去軍事化”的戰略目標(集中消滅和分散消滅不同)。
本人真的懷疑基輔是不是有能力組織一場轟轟烈烈的大反攻!
2023年4月10日 23.35
這叫做引蛇出洞。
烏方光守不攻,俄方強攻損失太大,對俄方不利。只要烏方反攻,把現場拉到外面來,俄方就有機會鏟除烏方的有生力量,這是俄方的戰略意圖。

卡德羅夫是車臣共和國的領導人,他的政治立場和行為受到俄羅斯聯邦政府的嚴密監控和控制。因此,他的言行和政治立場很可能與俄羅斯聯邦政府的立場一致。如果他公開支持烏軍反攻,那可能是出于俄羅斯聯邦政府的政治考慮和利益。

我覺得卡德羅夫這番話,實際上是蔑視烏克蘭的意思。近期美西方在援助烏克蘭問題上阻力越來越大,已經無法像戰爭初期那樣烏克蘭要什么給什么了。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有大反攻的論調,只不過是一種宣傳手段,目的就是希望西方為其提供更多的軍援。
目前俄軍已接近拿下具有戰略和政治價值的巴赫穆特,形勢對俄羅斯而言越來越有利。車臣共和國領導人卡德羅夫卻表示,如果烏克蘭反攻,他支持。卡德羅夫顯然不像吹牛,因為在烏克蘭袞的平原作戰,沒有制空權的烏軍,一旦集結重兵反攻,將成為俄聯軍空地一體的火力覆蓋對象,這將是一個沉重的代價。
現在的俄軍與去年相比,俄軍的監視、偵察和精確打擊能力均獲得很大提升。比如,最近在巴赫穆特戰斗中,俄軍展了強大的實力。更何況,西方國家武器庫存基本被掏空,導致他們對烏對烏軍援助變得越來越難以為繼,這對烏克蘭所謂“春季反攻”是不現實的。
卡德羅夫支持烏克蘭軍隊反攻背后可能涉及以下深層次原因:
1. 意識形態:卡德羅夫是一位親歐派政治家,他的政治信仰在于民主、自由和人權等價值觀。他所支持的政治形態和俄羅斯的擴張主義、權力集中的政治理念產生了沖突。因此,在卡德羅夫看來,烏克蘭擁有獨立權利,應該自主決定自己的政治和經濟走向。
2. 政治利益:卡德羅夫是一位杰出的烏克蘭政治家,并致力于維護和發展烏克蘭的國家利益。如果卡德羅夫支持俄羅斯的政策,他可能會失去很多支持,因此支持烏克蘭軍隊反攻可以獲得更多的選民信任和支持。
3. 地緣政治:烏克蘭是一片重要的地緣政治戰略區域,目前處于在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爭奪的漩渦中。卡德羅夫作為烏克蘭政治人物,認為烏克蘭應該固守領土完整,堂堂正正站在國際社會中央,這也體現了他對于烏克蘭未來發展走向的預期和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