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青島市教育局
揭曉了2022年度“青島教育大事”,
和小編一起回顧~
(點擊圖片即可查看詳細內容)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2022年青島教育大事揭曉,快來看看你參與了幾件?
1月4日訊 今晚,青島市教育局公布2022年度“青島教育大事”。
12件大事涵蓋青島教育2022年亮點,分別為:實施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十大攻堅行動,跑出學有優教加速度;大幅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學校辦學得到強力保障;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南、嶗山、城陽三區通過省級驗收,數量全省第一;實行“引、育、扶、管、評”全鏈條改革,教師隊伍建設“青島模式”全國推廣;實施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職教高地“青島模式”“青島經驗”獲點贊;全力打造初中強校,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初中學校;推動課后服務提檔升級,推進“雙減”落地見效;打造學前教育普惠優質雙提升模式,普惠率、優質率再創新高;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3所重點大學版圖擴容、與3所知名高校簽約共建,青島城市與高校校地融合再結碩果;八萬余名教師與學生家庭實現雙向奔赴,“家長開學第一課”點贊1487萬;教書育人涌現新楷模,西海岸新區教師管延偉獲2022年全國最美教師。
1.實施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十大攻堅行動,跑出學有優教加速度
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實施《青島市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創新推出學位充足供給、教育強區(市)建設、新校高位發展、初中強校提質等十大行動,優質園占比提升至70%,3個區(市)首批通過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評估,數量居全省首位。30余所新建學校實現高起點辦學,50所初中學校全力沖刺初中強校,6所高中入選首批特色高中,集團化辦學覆蓋率提升至62%。
2.大幅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學校辦學得到強力保障
為深入推進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經費保障水平,更好保障義務教育學校日常運轉和教育教學工作,青島市從2022年12月起大幅度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小學由每生每年900元提高到1300元,增幅44%;初中由每生每年1100元提高到1700元,增幅54%。提高后,市、區(市)兩級新增教育投入3.55億元,為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初中強校提質攻堅行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3.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南、嶗山、城陽三區通過省級驗收,數量全省第一
全面落實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計劃教育強區行動,加強對區市創建達標情況的精準監測,將核心指標達標情況納入對區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重點工作公示,并設立獎補資金,對近三年通過國家、省評估的給予獎補。市南區、嶗山區、城陽區通過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評估,數量位居全省首位。
4.實行“引、育、扶、管、評”全鏈條改革,教師隊伍建設“青島模式”全國推廣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青島市以提升教師素質、增強隊伍活力為主線,創新構建了多元自主的教師補充機制、立體交互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面向全員的整體提升機制、靈活高效的教師使用機制和嚴管厚愛的教師評價機制五大機制,構建起“引、育、扶、管、評”全鏈條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改革“青島模式”,為同類城市提供了示范,多條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
5.實施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職教高地“青島模式”“青島經驗”獲點贊
出臺《青島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緊密對接“六個城市”建設和24條產業鏈,實施中職學校提質擴優、高職辦學規模擴增、職業本科教育突破、現代職教園建設、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改革工程等六大攻堅行動,加快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青島市和黃島區分別獲評首批“山東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的市、區”,7所中職學校獲評山東省首批高水平中職學校、17個專業獲評首批中職特色化專業,3所普通高中開辦新型普職融通班,21所中職學校開辦綜合高中班,6540名學生從普通高中轉入職業學校,實現了更高質量的職普大體相當和育人模式創新。職教高地建設“青島模式”“青島經驗”受到省督導組肯定。
6.全力打造初中強校,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初中學校
印發《關于推進初中學校強校提質的實施意見》,壓實各方責任。通過專家團隊指導、市級課題引領、教研員包校、全力推進集團化辦學、“揭榜掛帥”選聘校長等9項措施,推動市北中學、滄口學校、麥島中學等50所具有發展潛力、對改善區域均衡度具有重要作用的初中學校快速成長,全力沖刺初中強校。市南東片、李滄東片、浮山后片、嶗山區、高新區和其他區市主城區一批新的教育高地正在迅速崛起,得到家長、社會的廣泛認可。
7.推動課后服務提檔升級,推進“雙減”落地見效
校內減負三大改革持續發力。出臺提高教學質量、加強作業管理、加強課后服務的指導意見3個文件,整體性創新推進課后服務,著力鞏固“雙減”改革成效。將課后服務分為基礎性托管和拓展性托管2個時段,學生參與率超過95%。在市區學校試點推進初三晚自習服務,滿足學生完成作業、答疑輔導等多元需要,學生參與率達90%以上,有效減輕了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校外減負多措并舉凈化教育培訓生態。落實全方位、常態化監管,完善非學科機構設置、審核標準,預收費監管范圍擴展至全領域。依托全國管理平臺,實行機構分級、分類、分層全流程監管+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一體推進。全面打擊違規培訓,開展檢查100余次,查處違規機構130余家。推行信用監管、社會監督,組建監督隊伍,暢通舉報渠道,線索及時辦結率100%。
8.打造學前教育普惠優質雙提升模式,普惠率、優質率再創新高
大力擴增普惠性特別是公辦學位,優化學位供給結構,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提升至95%,位于副省級城市前列,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提升至57%,優質園占比提升至70%。積極推動公辦園建設使用,全市新啟用公辦園49所,增加公辦學位1.27萬個;“一區一案”制定普惠率、公辦率提升方案,通過國有企業舉辦公辦園、回租回購民辦園舉辦為公辦園、新增認定普惠性民辦園等一系列措施,擴增普惠性學位。積極發揮聯盟辦園和專項資金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加大優質園創建力度,全市125所幼兒園新認定為省示范幼兒園,264所幼兒園新認定為市示范幼兒園,優質園占比提升10個百分點。
9.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
市委教育工委會同市委組織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方案(試行)》,對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依據、目標進行了闡釋,進一步健全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作用發揮的體制機制,確保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小學校得到貫徹落實,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10.3所重點大學版圖擴容、與3所知名高校簽約共建,青島城市與高校校地融合再結碩果
市教育局印發《青島市高等教育校地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制定了《關于開展在青高校服務地方活力績效評價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實施方案》。中科青島科教園一期項目建成,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一期投入使用;康復大學(籌)已經基本達到建校首批招生要求。青島市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南開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我市在青高校版圖進一步擴大,與國內高水平大學的合作規模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已經成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主力軍,成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11. 八萬余名教師與學生家庭實現雙向奔赴,“家長開學第一課”點贊1487萬
為進一步傾聽民聲、回應關切、辦好教育,加強家校溝通,強化家校協同,青島市教育局制訂實施家校社協同育人質量提升行動計劃,推進家長學校提質創優,全新升級家訪工作,以“3211”家訪工作機制真情“叩響”家長心門,高度關注家長朋友的急難愁盼,組織8萬余名干部教師走進120萬學生家庭開展家訪,開展230余場家庭教育指導公益活動,舉辦近40期“家長大課堂”“教子有方家庭教育訪談”“家庭教育之聲”等專家講座、電視廣播節目,累計關注收看人次達331萬,“家長開學第一課”活動獲1487萬點贊量。
12.教書育人涌現新楷模,西海岸新區教師管延偉獲2022年全國最美教師
青島西海岸新區積米崖中心幼兒園教師管延偉獲評2022全國“最美教師”稱號,全國僅10人,屬全省唯一。管延偉從教21年,曾放棄優越條件主動到海島學校支教,危急時刻用海姆立克法救人性命,彰顯了新時代青島教師群體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和良好形象。近年來,青島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三個梯隊”引領師德師風建設,“三明”辦法筑牢師德師風之基,“三一”考評激勵教師向陽生長,改革完善中小學教師師德綜合評價,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趙黎)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

2022年度“青島教育大事”揭曉!十二件教育大事上榜
1月4日晚,青島市教育局公布2022年度“青島教育大事”。實施教育優質資源倍增行動計劃、教師隊伍建設“青島模式”全國推廣、推進“雙減”落地見效……這一年,青島教育新政亮點頻出,各項舉措讓青島教育向著更高水準的公平和質量目標邁進。
1.實施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十大攻堅行動,跑出學有優教加速度
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實施《青島市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創新推出學位充足供給、教育強區(市)建設、新校高位發展、初中強校提質等十大行動,優質園占比提升至70%,3個區(市)首批通過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評估,數量居全省首位。30余所新建學校實現高起點辦學,50所初中學校全力沖刺初中強校,6所高中入選首批特色高中,集團化辦學覆蓋率提升至62%。3項改革案例被《青島改革》刊登,工作成果被教育部戰線聯播刊發;2項案例獲評山東省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案例;相關做法先后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光明日報》等媒體報道。
2.大幅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學校辦學得到強力保障
為深入推進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經費保障水平,更好保障義務教育學校日常運轉和教育教學工作,青島市從2022年12月起大幅度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小學由每生每年900元提高到1300元,增幅44%;初中由每生每年1100元提高到1700元,增幅54%。提高后,市、區(市)兩級新增教育投入3.55億元,為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初中強校提質攻堅行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3.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南、嶗山、城陽三區通過省級驗收,數量全省第一
全面落實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計劃教育強區行動,加強對區市創建達標情況的精準監測,將核心指標達標情況納入對區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重點工作公示,并設立獎補資金,對近三年通過國家、省評估的給予獎補。市南區、嶗山區、城陽區通過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評估,數量位居全省首位。
4.實行“引、育、扶、管、評”全鏈條改革,教師隊伍建設“青島模式”全國推廣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青島市以提升教師素質、增強隊伍活力為主線,創新構建了多元自主的教師補充機制、立體交互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面向全員的整體提升機制、靈活高效的教師使用機制和嚴管厚愛的教師評價機制五大機制,構建起“引、育、扶、管、評”全鏈條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改革“青島模式”,為同類城市提供了示范,多條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青島市教師隊伍“三定一聘”管理改革入選山東省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案例,被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每日教育信息》及《教育工作情況》([2022]第74期)刊發;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光明日報先后報道青島教師隊伍建設做法與成效。
5.實施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職教高地“青島模式”“青島經驗”獲點贊
出臺《青島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緊密對接“六個城市”建設和24條產業鏈,實施中職學校提質擴優、高職辦學規模擴增、職業本科教育突破、現代職教園建設、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改革工程等六大攻堅行動,加快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青島市和黃島區分別獲評首批“山東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的市、區”,7所中職學校獲評山東省首批高水平中職學校、17個專業獲評首批中職特色化專業,3所普通高中開辦新型普職融通班,21所中職學校開辦綜合高中班,6540名學生從普通高中轉入職業學校,實現了更高質量的職普大體相當和育人模式創新。職教高地建設“青島模式”“青島經驗”受到省督導組肯定。
6.全力打造初中強校,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初中學校
印發《關于推進初中學校強校提質的實施意見》,壓實各方責任。通過專家團隊指導、市級課題引領、教研員包校、全力推進集團化辦學、“揭榜掛帥”選聘校長等9項措施,推動市北中學、滄口學校、麥島中學等50所具有發展潛力、對改善區域均衡度具有重要作用的初中學校快速成長,全力沖刺初中強校。市南東片、李滄東片、浮山后片、嶗山區、高新區和其他區市主城區一批新的教育高地正在迅速崛起,得到家長、社會的廣泛認可。
7.推動課后服務提檔升級,推進“雙減”落地見效
校內減負三大改革持續發力。出臺提高教學質量、加強作業管理、加強課后服務的指導意見3個文件,整體性創新推進課后服務,著力鞏固“雙減”改革成效。將課后服務分為基礎性托管和拓展性托管2個時段,學生參與率超過95%。在市區學校試點推進初三晚自習服務,滿足學生完成作業、答疑輔導等多元需要,學生參與率達90%以上,有效減輕了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校外減負多措并舉凈化教育培訓生態。落實全方位、常態化監管,完善非學科機構設置、審核標準,預收費監管范圍擴展至全領域。依托全國管理平臺,實行機構分級、分類、分層全流程監管+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一體推進。全面打擊違規培訓,開展檢查100余次,查處違規機構130余家。推行信用監管、社會監督,組建監督隊伍,暢通舉報渠道,線索及時辦結率100%。
8.打造學前教育普惠優質雙提升模式,普惠率、優質率再創新高
大力擴增普惠性特別是公辦學位,優化學位供給結構,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提升至95%,位于副省級城市前列,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提升至57%,優質園占比提升至70%。積極推動公辦園建設使用,全市新啟用公辦園49所,增加公辦學位1.27萬個;“一區一案”制定普惠率、公辦率提升方案,通過國有企業舉辦公辦園、回租回購民辦園舉辦為公辦園、新增認定普惠性民辦園等一系列措施,擴增普惠性學位。積極發揮聯盟辦園和專項資金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加大優質園創建力度,全市125所幼兒園新認定為省示范幼兒園,264所幼兒園新認定為市示范幼兒園,優質園占比提升10個百分點。
9.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
市委教育工委會同市委組織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方案(試行)》,對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依據、目標進行了闡釋,進一步健全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作用發揮的體制機制,確保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小學校得到貫徹落實,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10.3所重點大學版圖擴容、與3所知名高校簽約共建,青島城市與高校校地融合再結碩果
市教育局印發《青島市高等教育校地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制定了《關于開展在青高校服務地方活力績效評價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實施方案》。中科青島科教園一期項目建成,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一期投入使用;康復大學(籌)已經基本達到建校首批招生要求。青島市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南開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我市在青高校版圖進一步擴大,與國內高水平大學的合作規模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已經成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主力軍,成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11. 八萬余名教師與學生家庭實現雙向奔赴,“家長開學第一課”點贊1487萬
為進一步傾聽民聲、回應關切、辦好教育,加強家校溝通,強化家校協同,青島市教育局制訂實施家校社協同育人質量提升行動計劃,推進家長學校提質創優,全新升級家訪工作,以“3211”家訪工作機制真情“叩響”家長心門,高度關注家長朋友的急難愁盼,組織8萬余名干部教師走進120萬學生家庭開展家訪,開展230余場家庭教育指導公益活動,舉辦近40期“家長大課堂”“教子有方家庭教育訪談”“家庭教育之聲”等專家講座、電視廣播節目,累計關注收看人次達331萬,“家長開學第一課”活動獲1487萬點贊量。
12.教書育人涌現新楷模,西海岸新區教師管延偉獲2022年全國最美教師
青島西海岸新區積米崖中心幼兒園教師管延偉獲評2022全國“最美教師”稱號,全國僅10人,屬全省唯一。管延偉從教21年,曾放棄優越條件主動到海島學校支教,危急時刻用海姆立克法救人性命,彰顯了新時代青島教師群體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和良好形象。近年來,青島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三個梯隊”引領師德師風建設,“三明”辦法筑牢師德師風之基,“三一”考評激勵教師向陽生長,改革完善中小學教師師德綜合評價,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
青島晚報

1月5日,一年一度的“青島教育大事”正式揭曉。記者注意到,上榜的12件大事涵蓋學期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涉及到學生、教師、家長等多個群體,均為社會和家長關注的熱點領域。
1.實施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十大攻堅行動,跑出學有優教加速度。
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實施《青島市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創新推出學位充足供給、教育強區(市)建設、新校高位發展、初中強校提質等十大行動,優質園占比提升至70%,3個區(市)首批通過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評估,數量居全省首位。30余所新建學校實現高起點辦學,50所初中學校全力沖刺初中強校,6所高中入選首批特色高中,集團化辦學覆蓋率提升至62%。3項改革案例被《青島改革》刊登,工作成果被教育部戰線聯播刊發;2項案例獲評山東省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案例;相關做法先后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光明日報》等媒體報道。
2.大幅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學校辦學得到強力保障。
為深入推進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經費保障水平,更好保障義務教育學校日常運轉和教育教學工作,青島市從2022年12月起大幅度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小學由每生每年900元提高到1300元,增幅44%;初中由每生每年1100元提高到1700元,增幅54%。提高后,市、區(市)兩級新增教育投入3.55億元,為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初中強校提質攻堅行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3.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南、嶗山、城陽三區通過省級驗收,數量全省第一。
全面落實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計劃教育強區行動,加強對區市創建達標情況的精準監測,將核心指標達標情況納入對區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重點工作公示,并設立獎補資金,對近三年通過國家、省評估的給予獎補。市南區、嶗山區、城陽區通過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評估,數量位居全省首位。
4.實行“引、育、扶、管、評”全鏈條改革,教師隊伍建設“青島模式”全國推廣。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青島市以提升教師素質、增強隊伍活力為主線,創新構建了多元自主的教師補充機制、立體交互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面向全員的整體提升機制、靈活高效的教師使用機制和嚴管厚愛的教師評價機制五大機制,構建起“引、育、扶、管、評”全鏈條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改革“青島模式”,為同類城市提供了示范,多條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青島市教師隊伍“三定一聘”管理改革入選山東省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案例,被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每日教育信息》及《教育工作情況》([2022]第74期)刊發;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光明日報先后報道青島教師隊伍建設做法與成效。
5.實施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職教高地“青島模式”“青島經驗”獲點贊。
出臺《青島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緊密對接“六個城市”建設和24條產業鏈,實施中職學校提質擴優、高職辦學規模擴增、職業本科教育突破、現代職教園建設、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改革工程等六大攻堅行動,加快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青島市和黃島區分別獲評首批“山東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的市、區”,7所中職學校獲評山東省首批高水平中職學校、17個專業獲評首批中職特色化專業,3所普通高中開辦新型普職融通班,21所中職學校開辦綜合高中班,6540名學生從普通高中轉入職業學校,實現了更高質量的職普大體相當和育人模式創新。職教高地建設“青島模式”“青島經驗”受到省督導組肯定。
6.全力打造初中強校,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初中學校。
印發《關于推進初中學校強校提質的實施意見》,壓實各方責任。通過專家團隊指導、市級課題引領、教研員包校、全力推進集團化辦學、“揭榜掛帥”選聘校長等9項措施,推動市北中學、滄口學校、麥島中學等50所具有發展潛力、對改善區域均衡度具有重要作用的初中學校快速成長,全力沖刺初中強校。市南東片、李滄東片、浮山后片、嶗山區、高新區和其他區市主城區一批新的教育高地正在迅速崛起,得到家長、社會的廣泛認可。
7.推動課后服務提檔升級,推進“雙減”落地見效。
校內減負三大改革持續發力。出臺提高教學質量、加強作業管理、加強課后服務的指導意見3個文件,整體性創新推進課后服務,著力鞏固“雙減”改革成效。將課后服務分為基礎性托管和拓展性托管2個時段,學生參與率超過95%。在市區學校試點推進初三晚自習服務,滿足學生完成作業、答疑輔導等多元需要,學生參與率達90%以上,有效減輕了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校外減負多措并舉凈化教育培訓生態。落實全方位、常態化監管,完善非學科機構設置、審核標準,預收費監管范圍擴展至全領域。依托全國管理平臺,實行機構分級、分類、分層全流程監管+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一體推進。全面打擊違規培訓,開展檢查100余次,查處違規機構130余家。推行信用監管、社會監督,組建監督隊伍,暢通舉報渠道,線索及時辦結率100%。
8.打造學前教育普惠優質雙提升模式,普惠率、優質率再創新高。
大力擴增普惠性特別是公辦學位,優化學位供給結構,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提升至95%,位于副省級城市前列,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提升至57%,優質園占比提升至70%。積極推動公辦園建設使用,全市新啟用公辦園49所,增加公辦學位1.27萬個;“一區一案”制定普惠率、公辦率提升方案,通過國有企業舉辦公辦園、回租回購民辦園舉辦為公辦園、新增認定普惠性民辦園等一系列措施,擴增普惠性學位。積極發揮聯盟辦園和專項資金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加大優質園創建力度,全市125所幼兒園新認定為省示范幼兒園,264所幼兒園新認定為市示范幼兒園,優質園占比提升10個百分點。
9.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
市委教育工委會同市委組織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方案(試行)》,對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依據、目標進行了闡釋,進一步健全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作用發揮的體制機制,確保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小學校得到貫徹落實,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10.3所重點大學版圖擴容、與3所知名高校簽約共建,青島城市與高校校地融合再結碩果。
市教育局印發《青島市高等教育校地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制定了《關于開展在青高校服務地方活力績效評價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實施方案》。中科青島科教園一期項目建成,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一期投入使用;康復大學(籌)已經基本達到建校首批招生要求。青島市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南開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我市在青高校版圖進一步擴大,與國內高水平大學的合作規模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已經成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主力軍,成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11. 八萬余名教師與學生家庭實現雙向奔赴,“家長開學第一課”點贊1487萬。
為進一步傾聽民聲、回應關切、辦好教育,加強家校溝通,強化家校協同,青島市教育局制訂實施家校社協同育人質量提升行動計劃,推進家長學校提質創優,全新升級家訪工作,以“3211”家訪工作機制真情“叩響”家長心門,高度關注家長朋友的急難愁盼,組織8萬余名干部教師走進120萬學生家庭開展家訪,開展230余場家庭教育指導公益活動,舉辦近40期“家長大課堂”“教子有方家庭教育訪談”“家庭教育之聲”等專家講座、電視廣播節目,累計關注收看人次達331萬,“家長開學第一課”活動獲1487萬點贊量。
12.教書育人涌現新楷模,西海岸新區教師管延偉獲2022年全國最美教師。
青島西海岸新區積米崖中心幼兒園教師管延偉獲評2022全國“最美教師”稱號,全國僅10人,屬全省唯一。管延偉從教21年,曾放棄優越條件主動到海島學校支教,危急時刻用海姆立克法救人性命,彰顯了新時代青島教師群體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和良好形象。近年來,青島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三個梯隊”引領師德師風建設,“三明”辦法筑牢師德師風之基,“三一”考評激勵教師向陽生長,改革完善中小學教師師德綜合評價,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
青報教育在線

大眾網·青島

2022年年度“青島教育大事”出爐!全力打造初中強校等12個事項獲選
出臺實施《青島市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創新推出學位充足供給、教育強區(市)建設、新校高位發展、初中強校提質等十大行動,教師隊伍建設“青島模式”全國推廣……教育新政亮點頻出,各項舉措讓青島教育,向著更高水準的公平和質量目標邁進。1月4日晚,青島市教育局公布2022年度“青島教育大事”。
1.實施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十大攻堅行動,跑出學有優教加速度
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實施《青島市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創新推出學位充足供給、教育強區(市)建設、新校高位發展、初中強校提質等十大行動,優質園占比提升至70%,3個區(市)首批通過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評估,數量居全省首位。30余所新建學校實現高起點辦學,50所初中學校全力沖刺初中強校,6所高中入選首批特色高中,集團化辦學覆蓋率提升至62%。3項改革案例被《青島改革》刊登,工作成果被教育部戰線聯播刊發;2項案例獲評山東省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案例;相關做法先后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光明日報》等媒體報道。
2.大幅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學校辦學得到強力保障
為深入推進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經費保障水平,更好保障義務教育學校日常運轉和教育教學工作,青島市從2022年12月起大幅度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小學由每生每年900元提高到1300元,增幅44%;初中由每生每年1100元提高到1700元,增幅54%。提高后,市、區(市)兩級新增教育投入3.55億元,為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初中強校提質攻堅行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3.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南、嶗山、城陽三區通過省級驗收,數量全省第一
全面落實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計劃教育強區行動,加強對區市創建達標情況的精準監測,將核心指標達標情況納入對區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重點工作公示,并設立獎補資金,對近三年通過國家、省評估的給予獎補。市南區、嶗山區、城陽區通過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評估,數量位居全省首位。
4.實行“引、育、扶、管、評”全鏈條改革,教師隊伍建設“青島模式”全國推廣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青島市以提升教師素質、增強隊伍活力為主線,創新構建了多元自主的教師補充機制、立體交互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面向全員的整體提升機制、靈活高效的教師使用機制和嚴管厚愛的教師評價機制五大機制,構建起“引、育、扶、管、評”全鏈條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改革“青島模式”,為同類城市提供了示范,多條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青島市教師隊伍“三定一聘”管理改革入選山東省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案例,被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每日教育信息》及《教育工作情況》([2022]第74期)刊發;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光明日報先后報道青島教師隊伍建設做法與成效。
5.實施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職教高地“青島模式”“青島經驗”獲點贊
出臺《青島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緊密對接“六個城市”建設和24條產業鏈,實施中職學校提質擴優、高職辦學規模擴增、職業本科教育突破、現代職教園建設、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改革工程等六大攻堅行動,加快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青島市和黃島區分別獲評首批“山東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的市、區”,7所中職學校獲評山東省首批高水平中職學校、17個專業獲評首批中職特色化專業,3所普通高中開辦新型普職融通班,21所中職學校開辦綜合高中班,6540名學生從普通高中轉入職業學校,實現了更高質量的職普大體相當和育人模式創新。職教高地建設“青島模式”“青島經驗”受到省督導組肯定。
6.全力打造初中強校,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初中學校
印發《關于推進初中學校強校提質的實施意見》,壓實各方責任。通過專家團隊指導、市級課題引領、教研員包校、全力推進集團化辦學、“揭榜掛帥”選聘校長等9項措施,推動市北中學、滄口學校、麥島中學等50所具有發展潛力、對改善區域均衡度具有重要作用的初中學校快速成長,全力沖刺初中強校。市南東片、李滄東片、浮山后片、嶗山區、高新區和其他區市主城區一批新的教育高地正在迅速崛起,得到家長、社會的廣泛認可。
7.推動課后服務提檔升級,推進“雙減”落地見效
校內減負三大改革持續發力。出臺提高教學質量、加強作業管理、加強課后服務的指導意見3個文件,整體性創新推進課后服務,著力鞏固“雙減”改革成效。將課后服務分為基礎性托管和拓展性托管2個時段,學生參與率超過95%。在市區學校試點推進初三晚自習服務,滿足學生完成作業、答疑輔導等多元需要,學生參與率達90%以上,有效減輕了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校外減負多措并舉凈化教育培訓生態。落實全方位、常態化監管,完善非學科機構設置、審核標準,預收費監管范圍擴展至全領域。依托全國管理平臺,實行機構分級、分類、分層全流程監管+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一體推進。全面打擊違規培訓,開展檢查100余次,查處違規機構130余家。推行信用監管、社會監督,組建監督隊伍,暢通舉報渠道,線索及時辦結率100%。
8.打造學前教育普惠優質雙提升模式,普惠率、優質率再創新高
大力擴增普惠性特別是公辦學位,優化學位供給結構,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提升至95%,位于副省級城市前列,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提升至57%,優質園占比提升至70%。積極推動公辦園建設使用,全市新啟用公辦園49所,增加公辦學位1.27萬個;“一區一案”制定普惠率、公辦率提升方案,通過國有企業舉辦公辦園、回租回購民辦園舉辦為公辦園、新增認定普惠性民辦園等一系列措施,擴增普惠性學位。積極發揮聯盟辦園和專項資金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加大優質園創建力度,全市125所幼兒園新認定為省示范幼兒園,264所幼兒園新認定為市示范幼兒園,優質園占比提升10個百分點。
9.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
市委教育工委會同市委組織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方案(試行)》,對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依據、目標進行了闡釋,進一步健全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作用發揮的體制機制,確保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小學校得到貫徹落實,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10.3所重點大學版圖擴容、與3所知名高校簽約共建,青島城市與高校校地融合再結碩果
市教育局印發《青島市高等教育校地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制定了《關于開展在青高校服務地方活力績效評價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實施方案》。中科青島科教園一期項目建成,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一期投入使用;康復大學(籌)已經基本達到建校首批招生要求。青島市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南開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我市在青高校版圖進一步擴大,與國內高水平大學的合作規模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已經成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主力軍,成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11. 八萬余名教師與學生家庭實現雙向奔赴,“家長開學第一課”點贊1487萬
為進一步傾聽民聲、回應關切、辦好教育,加強家校溝通,強化家校協同,青島市教育局制訂實施家校社協同育人質量提升行動計劃,推進家長學校提質創優,全新升級家訪工作,以“3211”家訪工作機制真情“叩響”家長心門,高度關注家長朋友的急難愁盼,組織8萬余名干部教師走進120萬學生家庭開展家訪,開展230余場家庭教育指導公益活動,舉辦近40期“家長大課堂”“教子有方家庭教育訪談”“家庭教育之聲”等專家講座、電視廣播節目,累計關注收看人次達331萬,“家長開學第一課”活動獲1487萬點贊量。
12.教書育人涌現新楷模,西海岸新區教師管延偉獲2022年全國最美教師
青島西海岸新區積米崖中心幼兒園教師管延偉獲評2022全國“最美教師”稱號,全國僅10人,屬全省唯一。管延偉從教21年,曾放棄優越條件主動到海島學校支教,危急時刻用海姆立克法救人性命,彰顯了新時代青島教師群體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和良好形象。近年來,青島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三個梯隊”引領師德師風建設,“三明”辦法筑牢師德師風之基,“三一”考評激勵教師向陽生長,改革完善中小學教師師德綜合評價,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
青島新聞網教育頻道

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教育優質資源倍增
教師隊伍建設“青島模式”全國推廣
推進“雙減”落地見效
……
教育新政亮點頻出
各項舉措讓青島教育
向著更高水準的公平和質量目標邁進
讓我們一起來關注
2022年度“青島教育大事”
從教育改革的成果
展望未來青島教育發展之路

信網

2022年度“青島教育大事”揭曉 多項教育熱點變化上榜
近日,青島市教育局發布2022年度“青島教育大事”,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全力打造初中強校、課后服務提檔升級等多項市民關注的教育變化上榜。












青島廣電·海米FM

2022年度“青島教育大事”揭曉!實施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十大攻堅行動等事項獲選
實施教育優質資源倍增行動計劃、教師隊伍建設“青島模式”全國推廣、推進“雙減”落地見效……1月4日晚,青島市教育局公布2022年度“青島教育大事”。
1.?實施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十大攻堅行動,跑出學有優教加速度
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出臺實施《青島市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創新推出學位充足供給、教育強區(市)建設、新校高位發展、初中強校提質等十大行動,優質園占比提升至70%,3個區(市)首批通過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評估,數量居全省首位。30余所新建學校實現高起點辦學,50所初中學校全力沖刺初中強校,6所高中入選首批特色高中,集團化辦學覆蓋率提升至62%。3項改革案例被《青島改革》刊登,工作成果被教育部戰線聯播刊發;2項案例獲評山東省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案例;相關做法先后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光明日報》等媒體報道。
?
2.?大幅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學校辦學得到強力保障
為深入推進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經費保障水平,更好保障義務教育學校日常運轉和教育教學工作,青島市從2022年12月起大幅度提高義務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小學由每生每年900元提高到1300元,增幅44%;初中由每生每年1100元提高到1700元,增幅54%。提高后,市、區(市)兩級新增教育投入3.55億元,為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初中強校提質攻堅行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
3.?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創建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南、嶗山、城陽三區通過省級驗收,數量全省第一
全面落實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倍增計劃教育強區行動,加強對區市創建達標情況的精準監測,將核心指標達標情況納入對區市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重點工作公示,并設立獎補資金,對近三年通過國家、省評估的給予獎補。市南區、嶗山區、城陽區通過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省級評估,數量位居全省首位。
?
4.?實行“引、育、扶、管、評”全鏈條改革,教師隊伍建設“青島模式”全國推廣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青島市以提升教師素質、增強隊伍活力為主線,創新構建了多元自主的教師補充機制、立體交互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面向全員的整體提升機制、靈活高效的教師使用機制和嚴管厚愛的教師評價機制五大機制,構建起“引、育、扶、管、評”全鏈條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改革“青島模式”,為同類城市提供了示范,多條經驗在全國、全省推廣。青島市教師隊伍“三定一聘”管理改革入選山東省教育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案例,被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每日教育信息》及《教育工作情況》([2022]第74期)刊發;中央電視臺、新華社、光明日報先后報道青島教師隊伍建設做法與成效。
?
5.?實施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職教高地“青島模式”“青島經驗”獲點贊
出臺《青島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緊密對接“六個城市”建設和24條產業鏈,實施中職學校提質擴優、高職辦學規模擴增、職業本科教育突破、現代職教園建設、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改革工程等六大攻堅行動,加快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青島市和黃島區分別獲評首批“山東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的市、區”,7所中職學校獲評山東省首批高水平中職學校、17個專業獲評首批中職特色化專業,3所普通高中開辦新型普職融通班,21所中職學校開辦綜合高中班,6540名學生從普通高中轉入職業學校,實現了更高質量的職普大體相當和育人模式創新。職教高地建設“青島模式”“青島經驗”受到省督導組肯定。
?
6.?全力打造初中強校,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初中學校
印發《關于推進初中學校強校提質的實施意見》,壓實各方責任。通過專家團隊指導、市級課題引領、教研員包校、全力推進集團化辦學、“揭榜掛帥”選聘校長等9項措施,推動市北中學、滄口學校、麥島中學等50所具有發展潛力、對改善區域均衡度具有重要作用的初中學校快速成長,全力沖刺初中強校。市南東片、李滄東片、浮山后片、嶗山區、高新區和其他區市主城區一批新的教育高地正在迅速崛起,得到家長、社會的廣泛認可。
?
7.?推動課后服務提檔升級,推進“雙減”落地見效
校內減負三大改革持續發力。出臺提高教學質量、加強作業管理、加強課后服務的指導意見3個文件,整體性創新推進課后服務,著力鞏固“雙減”改革成效。將課后服務分為基礎性托管和拓展性托管2個時段,學生參與率超過95%。在市區學校試點推進初三晚自習服務,滿足學生完成作業、答疑輔導等多元需要,學生參與率達90%以上,有效減輕了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家長經濟負擔。校外減負多措并舉凈化教育培訓生態。落實全方位、常態化監管,完善非學科機構設置、審核標準,預收費監管范圍擴展至全領域。依托全國管理平臺,實行機構分級、分類、分層全流程監管+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一體推進。全面打擊違規培訓,開展檢查100余次,查處違規機構130余家。推行信用監管、社會監督,組建監督隊伍,暢通舉報渠道,線索及時辦結率100%。
?
8.?打造學前教育普惠優質雙提升模式,普惠率、優質率再創新高
大力擴增普惠性特別是公辦學位,優化學位供給結構,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提升至95%,位于副省級城市前列,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提升至57%,優質園占比提升至70%。積極推動公辦園建設使用,全市新啟用公辦園49所,增加公辦學位1.27萬個;“一區一案”制定普惠率、公辦率提升方案,通過國有企業舉辦公辦園、回租回購民辦園舉辦為公辦園、新增認定普惠性民辦園等一系列措施,擴增普惠性學位。積極發揮聯盟辦園和專項資金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加大優質園創建力度,全市125所幼兒園新認定為省示范幼兒園,264所幼兒園新認定為市示范幼兒園,優質園占比提升10個百分點。
?
9.?落實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
市委教育工委會同市委組織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實施方案(試行)》,對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依據、目標進行了闡釋,進一步健全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作用發揮的體制機制,確保其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小學校得到貫徹落實,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
?
10.3所重點大學版圖擴容、與3所知名高校簽約共建,青島城市與高校校地融合再結碩果
市教育局印發《青島市高等教育校地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制定了《關于開展在青高校服務地方活力績效評價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實施方案》。中科青島科教園一期項目建成,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一期投入使用;康復大學(籌)已經基本達到建校首批招生要求。青島市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南開大學簽署合作協議,我市在青高校版圖進一步擴大,與國內高水平大學的合作規模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已經成為城市核心競爭力的主力軍,成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擎。
?
11. 八萬余名教師與學生家庭實現雙向奔赴,“家長開學第一課”點贊1487萬
為進一步傾聽民聲、回應關切、辦好教育,加強家校溝通,強化家校協同,青島市教育局制訂實施家校社協同育人質量提升行動計劃,推進家長學校提質創優,全新升級家訪工作,以“3211”家訪工作機制真情“叩響”家長心門,高度關注家長朋友的急難愁盼,組織8萬余名干部教師走進120萬學生家庭開展家訪,開展230余場家庭教育指導公益活動,舉辦近40期“家長大課堂”“教子有方家庭教育訪談”“家庭教育之聲”等專家講座、電視廣播節目,累計關注收看人次達331萬,“家長開學第一課”活動獲1487萬點贊量。
?
12.?教書育人涌現新楷模,西海岸新區教師管延偉獲2022年全國最美教師
青島西海岸新區積米崖中心幼兒園教師管延偉獲評2022全國“最美教師”稱號,全國僅10人,屬全省唯一。管延偉從教21年,曾放棄優越條件主動到海島學校支教,危急時刻用海姆立克法救人性命,彰顯了新時代青島教師群體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和良好形象。近年來,青島始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三個梯隊”引領師德師風建設,“三明”辦法筑牢師德師風之基,“三一”考評激勵教師向陽生長,改革完善中小學教師師德綜合評價,引導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
?
來源 |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青島晚報、大眾報業·齊魯壹點、青報教育在線、大眾網·青島、青島新聞網教育頻道、信網、青島廣電·海米FM
來源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注明來源↓↓↓
青島市教育局政務新媒體“青島市教育局”(微信號:qdsjyj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