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齊桓公的故事,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齊桓公,是公認的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間,任用管仲為相,勵精圖治,終于讓齊國強大起來,并通過與其他列國會盟的方式,登上了霸主地位。
但令人至今都無法理解的事情發生了,在會盟儀式上,齊桓公竟然被魯國的一個將領給劫持了。在當時,這基本上就意味著齊魯直接宣戰。不過,齊桓公畢竟是一代霸主,見慣了大場面。雖然自己被魯國的將領劫持了,但他十分鎮定的問:“你想要做什么?”

魯國的將領回答道:“齊國強大而魯國弱小,現在齊國大軍壓境,魯國已經沒有生存空間了。”齊桓公聽了這些,當場就答應全部歸還侵占魯國的土地。
要是放到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這種城下之盟完全靠不住,必須得簽字畫押蓋上國璽才算數。可魯國這個將領卻相信了齊桓公,于是扔下匕首坐在原來的位置,像是沒發生這件事情一樣。真是佩服這個人的心理素質啊,竟然這么淡定。

后來,齊桓公雖然心里面不痛快,但仍然按照承諾把土地還給了魯國,只是從道義上來講,魯國根本就沒有了翻身的可能性,其他列國也完全瞧不起魯國這種行徑。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魯國的將領就是曹劌,也就是當年在長勺之戰時,提出著名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經典作戰理論的人,當時他打敗了齊國。
可奈何魯國實力太弱小,一場小戰役的勝利根本改變不了什么,所以在接下來的戰爭中,魯國一敗再敗,曹劌覺得無臉見人就逃跑了。后來,魯莊公愛惜這個人才,便又將曹劌請回來繼續做將軍。曹劌大概是為了遮丑,所以就改名為曹沫。
不過,可能是宿命使然,不管他的名字怎么改,也注定不會平凡。這不,在戰場上指揮作戰拼殺之后,又在會盟儀式上來這么一出,真可謂是驚世駭俗了。
以上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為何在會盟儀式上被人劫持?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為何在會盟儀式上被人劫持?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春秋戰國時期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嗎?為什么?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句話,最早出自于《后漢書》中,沮授給袁紹說的話:“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官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 這一。
齊桓公收了哪個朝代?
齊桓公九合諸侯 春秋時期齊桓公會盟諸侯 九合諸侯:指春秋時期齊桓公會盟諸侯,成為霸主的盟會。《論語》說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谷梁傳》稱衣裳之會十一。
春秋五霸和周朝的關系?
春秋五霸都是周朝的諸侯國。 春秋時期是個大亂世,有亂世之主,就是春秋五霸。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這些原本。
齊桓公為何能封禪泰山?
齊桓公作為“春秋五霸”之一,其功業彪炳史冊,可謂事業有成。 1、周天子派遣使者賜胙以示褒獎 據《史記》記載:三十五年夏,會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
齊魯會盟,齊國國君?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齊國作為春秋五霸之首國,與鄰居魯國經常大動干戈,奪取了魯國的一些土地。魯國到了魯定公時代,任用夫子孔丘為大司寇,執掌刑法和外交,履。
齊魯長勺之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怎么回事?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關于曹劌論戰的歷史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講的就是齊魯長勺之戰中發生的歷史。但齊魯為何會爆發長勺之戰呢?這就要從春秋五霸之首。
春秋五霸的前世?
春秋五霸沒有前世。春秋五霸分別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五個諸侯之長。霸,政之名,諧音“伯”,音轉為霸,。 春。
齊桓公納諫的故事?
1、鄄地會盟 齊桓公六年(前680),曾參加“北杏會盟”的宋國背叛盟約,齊桓公約請曾參加“北杏會盟”的陳、蔡二國一起出兵伐宋。齊桓公先派人帶著豐盛的禮物去。
“挾天子”真是綁架天子的意思嗎?
“挾天子”挾輔著皇帝,用皇帝的名義發號施令。“挾天子以令諸侯”“挾天子以令士人”“奉天子以令不臣”等等之類的言語。 其實,不論那種說法,但意思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