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5000年歷史上,充滿了虛情假意,明明非常恨一個人,不惜抹黑或殺死對方,卻又要表演一番,表現的溫情脈脈,無可奈何。
比如,康熙一方面祭拜明孝陵,一方面又抹黑明朝和朱元璋。
這些虛假,都可以從行為和語言的反差中,找到答案,因為說一套做一套,反差太大,后人通過史書可以發現其真面貌。
但歷史上有些名人的所作所為,真很難讓人分辨。
比如本文要講述的是,蕭何和呂后合謀殺死韓信之后,淚流滿面的說了一句話,但直至今天,都無人知道蕭何說的這句話,是否真心實意!
01
作為一代超級軍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沒有韓信,就沒有劉邦的漢朝。
所以,劉邦給予韓信的承諾是“三不殺”,即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器不殺!讓人意外的是,劉邦做到了這一點。
因為蕭何和呂后合謀殺死韓信時,是將韓信關在竹籠子里,吊在半空中,用黑布遮住了籠子,讓宮女用竹刀刺死了韓信。
所以說,韓信死的很郁悶,一群女人拿著竹刀殺了一代軍神。
在韓信死前,韓信說了一句話,這句話大家都知道,叫“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蕭何月下追韓信,蕭何的重視和舉薦,才有韓信發揮的余地,蕭何是韓信的伯樂。因此,韓信非常信任蕭何,對于蕭何的任何要求,韓信都給予信任。
所以,蕭何喊韓信去宮內,韓信在微妙而危險的時刻去了,結果遭到呂后的毒手。
所以,韓信死前感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02
在歷史上,沒聽說過蕭何的狡詐貪婪等負面記載,那么蕭何為何如此絕情?
要殺死一個對大漢建有大功勞,且對自己非常信任的軍神呢?
如果簡單歸納的話,可以歸納為兩種,一種是為私,一種是為公。
(1)蕭何自私自利,為了自身的名利。
(2)蕭何為國“鋤奸”——消除韓信這個不穩定因素,是為大漢和天下蒼生著想。
蕭何有沒有動機為私呢?
客觀的說,有!
韓信是公元前196年去世,劉邦是公元前195年去世,呂后是公元前180年去世,蕭何是公元193年去世。
也就是說,殺死韓信之時,劉邦身體估計不行了,呂后卻還很好,所以蕭何為了保住自己,需要得到呂后的信任,幫助除掉韓信。
至于蕭何的為公之心,那就更多了,史書上對他有很多描述,比如為人簡樸,楚漢爭霸中穩定劉邦后方,入咸陽后首先接收宰相府,查封那些典籍等,無比塑造了蕭何安邦定國,為民嘔心瀝血的形象。
甚至于,蕭何都有機會取劉邦而代之,但蕭何卻一直明確自己為大漢服務的身份定位。

03
韓信被宮女用竹刀殘忍的殺死之后,蕭何淚流滿面,說出了一句話:“我蕭何計殺韓信,終不負天下蒼生!”
蕭何的意思很明確,就是為國才殺死了韓信。換句話說,在蕭何看來,韓信不死,天下難安。
果真如此嗎?有人說,韓信在當時準備謀反,會讓天下再起刀兵,所以殺了韓信,反而讓漢朝穩固,天下太平了。
但也有人說,韓信并沒有想謀反,如果軍神韓信要真謀反,劉邦根本擋不住,況且在關鍵時刻,韓信還愿意見呂后和蕭何,說明沒想過謀反。
這兩種解讀,決定了蕭何殺韓信的心態。
只是,歷史已經遠去,也無法知道歷史是否被扭曲過,所以就沒辦法知道蕭何殺韓信的真正動機了。
“我蕭何計殺韓信,終不負天下蒼生!” 究竟是為公,還是為私?
以上就是蕭何殺韓信究竟是為公還是為私?這幾個方面能看出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蕭何殺韓信究竟是為公還是為私?這幾個方面能看出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如何評價蕭何騙殺韓信?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韓信決意離開漢中,策馬飛奔之時,歷歷往事在韓信腦海中攪其駭浪驚濤,胯下之辱的茍且,漂衣老母的施舍,亭長之妻的冷顏,還有世人的嘲諷…。 三,。
劉邦為什么殺蕭何韓信張良?
因為劉邦當上皇帝之后,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開始懷疑身邊所有的重臣,害怕有朝一日,他們會奪走自己的皇位。這其中就包括韓信,張良和蕭何,這三個昔日為他立下赫。
韓信是由蕭何力薦給劉邦的,最后為什么蕭何要與呂雉定計殺他?
漢高祖劉邦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泗水亭長,卻在秦末戰爭中崛起,戰勝楚霸王項羽,建立漢朝。劉邦手下有三杰,分別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撫百姓、給。
蕭何為劉邦創業做出了貢獻,為何最后把自己推薦的韓信殺死呢?
劉邦在楚漢爭霸中,屢屢戰敗。面對強大的對手,劉邦只能團結各方勢力,封了七個異姓諸侯王共同對抗敵人項羽。這些諸侯王各自占領了漢朝的大好河山,再加上他們一。
對韓信恩深義重的蕭何,為何將韓信置之死地?
韓信用兵如神,他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在被劉邦拜將后,韓信在劉邦和項羽楚漢相爭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為,韓信以他的軍事才能為劉邦建立大漢立下赫赫戰功。他被。
有人說,韓信赴死是為了蕭何,這個說法對嗎?
蕭何、韓信、張良被人稱為漢初三杰,這三個人幫助劉邦奪得天下。韓信是由蕭何舉薦給劉邦的,如此說來蕭何在劉邦功臣中排第一實至名歸。 韓信因蕭何的舉薦被劉邦。
蕭何設計誘殺韓信后,為何不悲痛反而冷冷說終不負天下蒼生?
蕭何對劉邦唯命是從!~推薦韓信是因為韓信是個可造之材,領兵打仗很有才能,以幫助劉邦盡快奪得天下,提前結束戰爭,天下安定后,劉邦為了鞏固自己的皇權,找蕭。
韓信開國有功,何罪之有?呂雉為何要殺他?
韓信被殺,一直有人說是劉邦“過河拆橋”,但其實如果看看韓信都干了什么事兒,就知道他死得真是一點都不冤。 韓信之死,和“過河拆橋”無關,是他咎由自取。 趁。
蕭何為何殺呂雉?
蕭何之所以幫呂后殺韓信,就是為了自保。 這個時候,劉邦與呂后是擺明了要殺韓信的(這一點,史記中 高祖本紀 和 淮陰侯列傳里 對比“貌似矛盾”的劉邦的反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