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康雍乾盛世”的奠基者,康熙皇帝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許多濃墨重彩的片段,堪稱是千古一帝。然而與其輝煌的生前相比,他的身后事卻充滿了悲涼色彩,令后世唏噓感慨。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69歲的康熙帝駕鶴西去,一年后,被葬入耗時五年修建的景陵。
網絡配圖
在中國歷史上,景陵可以說是一座絕無僅有的陵墓。因為在這一座陵墓中,埋葬有1位皇帝、4位皇后、48位妃嬪和1位皇子。有的朋友就好奇了, 規模如此巨大的陵墓難道就沒有吸引盜墓賊的目光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1928年,駐軍于此的孫殿英起初也盯上了康熙帝的景陵,還派出工兵對景陵進行開挖,然而在發掘過程中卻突然從地底冒出一股黃水,這件事把孫殿英嚇得不輕,以為是康熙皇帝顯靈,果斷放棄了發掘計劃。
網絡配圖
可惜的是,逃過一劫的景陵在往后的日子里反而遭遇了更大災難。1945年,日軍撤出河北遵化后,當地成了三不管地區,一時間土匪、亂兵橫行霸道,地痞流氓更是直接打起了皇帝們的主意。在這一年的9月,一位張姓土匪召集手下挖開了景陵,幾乎將墓中的陪葬品被全數掠走,康熙帝和四位皇后的尸骸更是被拖出棺槨,慘狀實在是不堪入目。
在盜墓賊揚長而去后,景陵地宮敞開了整整7年之久,其間不知有多少人進去淘寶,更不知有多少幸存文物氧化。1952年,國家正式成立了清東陵文物保管所,考古人員在籌備數日后進入景陵地宮,然而他們卻很快退出,并徹底將洞口封閉,禁止該地宮對外開放。
網絡配圖
這一舉動吸引了無數好奇的目光,人們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東西導致地宮至今仍秘不開放。根據當年參加考古行動的李正生回憶,在他們持槍進入地宮查看皇陵被盜的情況時,下到地宮里才發現景陵已徹底被水浸泡,最深處已漫至胸口,冰涼得可怕。
由于地宮陰冷潮濕再加上齊胸深的積水,考古人員只得退出。為保護慘遭厄運的景陵和康熙帝遺骸,文管所領導做出了暫不挖掘地宮的決定。現如今,這位千古一帝的遺骸已在泥水中整整浸泡了65年之久。
以上就是揭秘中國最奇特帝陵 考古隊剛進入就主動退出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揭秘中國最奇特帝陵 考古隊剛進入就主動退出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機關重重的帝王墓,為何被盜?
機關重重的帝王墓,這本身就是一個假設,真實的帝王陵中,并沒有小說中這些臆想的裝置,下面咱用一個真實的考古案例聊聊這事兒。 位于北京昌平區的大明帝國的陵。
建國后考古專家進入康熙陵墓,為何出來后就決定封墓?
第一種說法: 當時的墓室隨時都有塌方的危險,為了保證大家的安全,最后專家就放棄了,趕緊逃了出來,把地宮封掉了。 第二種說法: 還有的人說,當時因為尸體的。 為什。
挖定陵的人后來都怎么了?
說起郭沫若,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這是我國近代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作家以及歷史學家。郭沫若除了寫作之外,還有另外一大嗜好,那就是喜歡考察古墓。在郭沫若。 ?。
為什么說定陵挖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但是,民間沒人盜,文化界卻有人動了歪心思。 明神宗朱翊鈞的金絲帽 定陵出土 1955年10月,北京市副市長吳晗聯合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文化部副部長沈雁冰、人。
從古到今為什么沒人敢動秦始皇的陵墓?
從古到今為什么沒人敢動秦始皇的陵墓? 秦始皇陵墓在世界上,都算是非常罕見的文化遺跡。其工程浩大,還有其內部的寶物等各種東西,其價值都是不可計量的。而嬴。
現實考古中的古代陵墓有哪些機關陷阱?
我反復琢磨這個問題的含義,最終確認題主的意思就是:“現?代?文?物考?古?中?涉及的古?墓?,?發現了哪些機?關?陷?阱???”我的回答是,?根據我所。
建國以來的考古發掘工作中,有沒有發生過因古人留下的機關而致死致傷的情況?
準確的說,應該是不明氣體,尤其在相對狹小密閉的墓室,考古工作者越是害怕,氧氣含量低是一個方面,如果再出現有毒氣體,甚至易燃易爆的氣體,對整個考古隊,。 但對于。
千古一帝秦始皇,陵墓中寶貝數不勝數,為何至今不敢挖?
能打開,不就是點水銀? 水銀是問題?不是問題,把水銀抽出來,不會很麻煩吧? 怕進入空氣,文物氧化,損毀。想要做個隔絕氧氣的真空環境也不是很難吧? 秦始皇。 現代探。
一代女皇武則天的乾陵墓道口是如何被發現的?
此書被后世相術者奉為圭臬。 袁天罡的相術預測之名在唐太宗貞觀初年就已經名揚天下,他的預測準確度極高,唐太宗對他深信不疑。 傳說武則天兩歲的時候,正巧被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