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和解簡易方程,還開始試著運用簡易方程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列方程解應用題是一個難點,這一部分內容融入了等式的性質,以及四則運算各部分的關系,有助于同學們對所學的算術知識進行鞏固和加深理解。
如何應用方程來解應用題呢?同學們不妨看看下面的一些技巧。
一、首先是審題,確定未知數
審題,理解題意。就是全面分析已知數與已知數、已知數與未知數的關系。特別要把牽涉到的一些概念術語弄清,如同向、相向、增加到、增加了等,并確立未知數。即用x表示所求的數量或有關的未知量。
在小學階段同學們遇到的應用題并不十分復雜,一般只需要直接把要求的數量設為未知數,
如:“學校圖書館里科技書的本數比文藝書的2倍多47本,科技書有495本,文藝書有多少本?”在這道題目中只有“文藝書的數量”不知道,所以只要設“文藝書的數量”為未知數x就可以了。
二、尋找等量關系,列出方程是關鍵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因而 “等式”是列方程必不可少的條件。所以尋找等量關系是解題的關鍵。
如上題中“科技書得本數比文藝書的2倍多47本”這是理解本題題目意思的關鍵。
仔細審題發現“文藝書本數的2倍加上47本就是科技書的本數”故本題的等量關系為:文藝書本數的2倍+47=科技書的本數。上題中的方程可以列為:“2x+47=495”
三、解方程,求出未知數得值
解方程時應當注意把等號對齊。
如:
2x+47=495
2x+47-47=495-47 ←應將“2x”看做一個整體。
2x=448
2x÷2=448÷2
x=224
四、檢驗也是列方程解應用題中必不可少的
檢驗并寫出答案.檢驗時,一是要將所求得的未知數的值代入原方程,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二是檢查所求得的未知數的值是否符合題意,不符合題意的要舍去,保留符合題意的解.
1)將求得的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中檢驗。如果左右兩邊相等,說明方程解正確了。如上題的檢驗過程為:
檢驗:把x=224代入原方程。
左邊=2×224+47 右邊=495
=495
因為左邊=右邊,所以x=224是方程2x+47=495的解。
2)文藝書本數的2倍+47=科技書的本數
將224代入以上等式,等式成立。故所求得的未知數的值符合題意。
總之,以上幾點技巧都是列方程解應用題的關鍵環節的技巧,只要大家利用這些技巧加強練習,就一定能闖過列方程解應用題這道關。
在千變萬化的應用問題中,我們若能抓住以上幾點,以不變應萬變,則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解方程應用題練習
1、甲有書的本數是乙有書的本數的3倍,甲、乙兩人平均每人有82本書,求甲、乙兩人各有書多少本。
解:設乙有書x本,則甲有書3x本
X+3X=82×2
2、一只兩層書架,上層放的書是下層的3倍,如果把上層的書搬60本到下層,那么兩層的書一樣多,求上、下層原來各有書多少本.
解:設下層有書X本,則上層有書3X本
3X-60=X+60
3、有甲、乙兩缸金魚,甲缸的金魚條數是乙缸的一半,如從乙缸里取出9條金魚放人甲缸,這樣兩缸魚的條數相等,求甲缸原有金魚多少條.
解:設乙缸有X條,則甲缸有1/2X條
X-9=1/2X+9
4、汽車從甲地到乙地,去時每小時行60千米,比計劃時間早到1小時;返回時,每小時行40千米,比計劃時間遲到1小時.求甲乙兩地的距離.
解:設計劃時間為X小時
60×(X-1)=40×(X+1)
5、新河口小學的同學去種向日葵,五年級種的棵數比四年級種的3倍少10棵,五年級比四年級多種62棵,兩個年級各種多少棵?
解:設四年級種樹X棵,則五年級種(3X-10)棵
(3X-10)-X=62
6、熊貓電視機廠生產一批電視機,如果每天生產40臺,要比原計劃多生產6天,如果每天生產60臺,可以比原計劃提前4天完成,求原計劃生產時間和這批電視機的總臺數.
解:設原計劃生產時間為X天
40×(X+6)=60×(X-4)
7、甲倉存糧32噸,乙倉存糧57噸,以后甲倉每天存人4噸,乙倉每天存人9噸.幾天后,乙倉存糧是甲倉的2倍?
解:設X天后,乙倉存糧是甲倉的2倍
(32+4X)×2=57+9X
8、一把直尺和一把小刀共1.9元,4把直尺和6把小刀共9元,每把直尺和每把小刀各多少元?
解:設直尺每把x元,小刀每把就是(1.9—x)元
4X+6×(1.9—X)=9
9、甲、乙兩個糧倉存糧數相等,從甲倉運出130噸、從乙倉運出230噸后,甲糧倉剩糧是乙糧倉剩糧的3倍,原來每個糧倉各存糧多少噸?
解:設原來每個糧倉各存糧X噸
X-130=(X-230)×3
10、師徒倆要加工同樣多的零件,師傅每小時加工50個,比徒弟每小時多加工10個.工作中師傅停工5小時,因此徒弟比師傅提前1小時完成任務.求兩人各加工多少個零件.
解:設兩人各加工X個零件
X/(50-40)=X/50+5-1
11、買2.5千克蘋果和2千克橘子共用去13.6元,已知每千克蘋果比每千克橘子貴2.2元,這兩種水果的單價各是每千克多少元?
解:設橘子每千克X元,則蘋果每千克(X+2.2)元
2.5×(X+2.2)+2X=13.6
12、買4支鋼筆和9支圓珠筆共付24元,已知買2支鋼筆的錢可買3支圓珠筆,兩種筆的價錢各是多少元?
解:設鋼筆每支X元,則圓珠筆每支2X/3
4X+9×2X/3=24
13、一個兩位數,個位上的數字是十位上數字的2倍,如果把十位上的數字與個位上的數字對調,那么得到的新兩位數比原兩位數大36.求原兩位數.
解:設十位上數字為X,則個位上的數字為2X,這個原兩位數為(10X+2X)
10×2X+X=(10X+2X)+36
14、一個兩位數,十位上的數字比個位上的數字小1,十位上的數字與個位上的數字的和是這個兩位數的0.2倍.求這個兩位數.
解:設個位數字為X,則十位數字為(X-1)
X+(X-1)=[X+10×(X-1)] ×0.2
15、有四只盒子,共裝了45個小球.如變動一下,第一盒減少2個;第二盒增加2個;第三盒增加一倍;第四盒減少一半,那么這四只盒子里的球就一樣多了.原來每只盒子中各有幾個球?
解:設現在每只盒子中各有x個球,原來各盒中球的個數分別為(x—2)個、(x+2)個、(x÷2)個、2x個
(x—2)+ (x+2)+ (x÷2)+ 2x=45
16、25除以一個數的2倍,商是3余1,求這個數.
解:設這個數為X
(25-1)÷2X=3
17、甲、乙分別從相距18千米的A、B兩地同時同向而行,乙在前甲在后.當甲追上乙時行了1.5小時.乙車每小時行48千米,求甲車速度.
解:設甲車速度為X小時/小時
(X-48)×1.5=18
18、甲、乙兩車同時由A地到B地,甲車每小時行3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45千米,甲車先出發2小時后乙車才出發,兩車同時到達B地.求A、B兩地的距離.
解:設A、B兩地的距離為X千米
(X-30×2)/30=X/45
19、師徒倆加工同一種零件,徒弟每小時加工12個,工作了3小時后,師傅開始工作,6小時后,兩人加工的零件同樣多,師傅每小時加工多少個零件.
解:設師傅每小時加工X個零件
6X=12×(3+6)
20、有甲、乙兩桶油,甲桶油再注入15升后,兩桶油質量相等;如乙桶油再注人145升,則乙桶油的質量是甲桶油的3倍,求原來兩桶油各有多少升?
解:設甲桶原來有X升油,則乙桶原來有(X-15)升油
X+15+145=3X
21、一個工程隊由6個粗木工和1個細木工組成.完成某項任務后,粗木工每人得200元,細木工每人工資比全隊的平均工資多30元.求細木工每人得多少元.
解:設細木工每人得X元
(200×6+X)/(6+1)=X-30
轉載自頭條號:嘰哩談教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