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遞延收益屬于什么科目
遞延收益屬于負債類別的會計科目。報表上列報為其他非流動負債。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與國際會計準則相比較,在中國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中,遞延收益應用的范圍非常有限,主要體現在租賃準則和收入準則的相關內容中。
遞延收益科目核算是企業根據政府補助準則確認的應在以后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企業在當期損益中確認的政府補助,在“營業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遞延收益科目核算。
以上就是遞延收益屬于什么科目(是怎么規定的)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遞延收益屬于什么科目(是怎么規定的)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遞延收益科目是什么?
一、 “遞延收益”是會計準則規定的負債類科目,科目編號為2401,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 二、“遞延收益”科目用于核。
遞延收益這個會計科目指的是?
遞延收益屬于負債類科目。遞延收益按照政府補助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負債類科目按其償還速度或償還時間長短劃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兩類。流動負債主要包。
什么是遞延收益?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指企業單位暫時未確認的收益,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企業應當設立“遞延收益”科目以用于相關項目的核算。
遞延收益和其他收益的區別?
定義不同,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說是暫時未確認的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 其他收益科目用以核算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但。
什么是遞延收益?
遞延收益是指未確認的收入或者收益。遞延收益分為兩種,一種是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另一種是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
遞延收益為什么屬于非流動負債?
遞延收益屬于非流動負債。其通常是指企業的債務時間長達一年以上,而遞延收益又是企業沒有確認的收益,只要遞延收益超過了一年,那么遞延收益在每年匯報時,就應。
遞延收益結轉分錄?
遞延收益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遞延收益 攤銷的時候: 借:遞延收益 貸:其他收益 其他收益是一個單獨的會計科目。該科目專門用于核算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但不。
遞延收益是什么意思?
遞延收益是指尚待確認的收入或者收益,它是權責發生制在收益確認上的運用。遞延收益包括尚待確認的勞務收入和未實現融資收益等,它在以后期間分期確認收入或收。
什么是遞延收益?
遞延收益是一種會計術語,指的是一些收入或費用,由于其性質或其他原因,不應該立即在利潤表上表示為收入或費用。相反,這些收入或費用應推遲到未來期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