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hthf1"></strike><th id="hthf1"><video id="hthf1"></video></th>
<strike id="hthf1"></strike>
<strike id="hthf1"><i id="hthf1"><cite id="hthf1"></cite></i></strike>
<span id="hthf1"><i id="hthf1"><cite id="hthf1"></cite></i></span>
<strike id="hthf1"><i id="hthf1"></i></strike> <strike id="hthf1"><dl id="hthf1"><del id="hthf1"></del></dl></strike><strike id="hthf1"><i id="hthf1"><del id="hthf1"></del></i></strike><strike id="hthf1"></strike><strike id="hthf1"></strike>
<strike id="hthf1"><i id="hthf1"></i></strike>
<strike id="hthf1"><i id="hthf1"></i></strike>
<span id="hthf1"></span><ruby id="hthf1"><i id="hthf1"></i></ruby>
<strike id="hthf1"><dl id="hthf1"><del id="hthf1"></del></dl></strike>
<span id="hthf1"><video id="hthf1"></video></span>
<span id="hthf1"><dl id="hthf1"></dl></span>
<strike id="hthf1"></strike>
<strike id="hthf1"><i id="hthf1"></i></strike>
<strike id="hthf1"><i id="hthf1"></i></strike>
<strike id="hthf1"><dl id="hthf1"><del id="hthf1"></del></dl></strike>
<strike id="hthf1"></strike>

正能量網

集句詩:抄襲也是有套路的


今天,我們來看看詩詞史上的一個奇葩體裁,集句詩。

集句詩,是指從前人不同的作品中摘取一句或若干句,重新拼合成一首新的詩歌。用我們現在通俗的話說就是抄襲。明代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集句詩者,雜集古句以成詩也。自晉以來有之,至宋王安石尤長于此”。 據明代楊慎《升庵詩話》記載,集句詩起于晉代傅咸《七經詩》,該詩為拼湊《孝經》、《論語》、《左傳》、《詩經》等七部經書的文句而成。元代陳繹曾在所著《詩譜》里說: “晉傅咸作《七經詩》 , 其《毛詩》一篇略曰:‘聿修厥德, 令終有淑, 勉爾遁思,我言維服, 盜言孔甘, 其何能淑, 讒人罔極, 有靦面目。’此乃集句詩之始。”

集句詩,是用別人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為什么這種明目張膽的抄襲行為,沒有受到指責呢?一個是古人還沒有版權意識,二是真正要寫好一首集句詩,并不容易。它不僅要考慮句意銜接,還要考慮平仄韻腳等,要讓人既看不出集句的痕跡,又要使整詩風格做出“如出一手”。因此,集句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一個人的博學多識。集句詩,也正是作為文人賣弄才氣、彰顯才學的詩學游戲而興起的。

在宋代,集句詩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雜集數字而成,二是專集某一家詩句而成,如文天祥的《集杜詩》二百首。南宋以后,集句詩出現了專題化,比如有梅花集句、桃花集句、菊花集句等。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幾首代表作吧。

01

王安石模仿蔡文姬口氣集前人詩句而成的《胡笳十八拍》 是宋代集句詩的代表作。嚴羽《滄浪詩話》說:“王荊公集句最長,《胡笳十八拍》渾然天成,絕無痕跡,如蔡文姬肺肝間流出。” 這是其中的一首:

中郎有女能傳業,顏色如花命如葉。命如葉薄將奈何,一生抱恨常咨嗟。

良人持戟明光里,所慕靈妃媲簫史。空房寂寞施繐帷,棄我不待白頭時。

這八句詩分別出自:

韓愈《游西林寺題蕭二兄郎中舊堂》:

中郎有女能傳業,伯道無兒可保家。偶到匡山曾住處,幾行衰淚落煙霞。

白居易《陵園妾》:

陵園妾,顏色如花命如葉。 命如葉薄將奈何,一奉寢宮年月多。

年月多,時光換,春愁秋思知何限。 青絲發落叢鬢疏,紅玉膚銷系裙慢。

憶昔宮中被妒猜,因讒得罪配陵來。 老母啼呼趁車別,中官監送鎖門回。

山宮一閉無開日,未死此身不令出。 松門到曉月裴回,柏城盡日風蕭瑟。

松門柏城幽閉深,聞蟬聽燕感光陰。 眼看菊蕊重陽淚,手把梨花寒食心。

把花掩淚無人見,綠蕪墻繞青苔院。 四季徒支妝粉錢,三朝不識君王面。

遙想六宮奉至尊,宣徽雪夜浴堂春。 雨露之恩不及者,猶聞不啻三千人。

三千人,我爾君恩何厚薄。 愿令輪轉直陵園,三歲一來均苦樂。

杜甫《負薪行》:

夔州處女發半華,四十五十無夫家。更遭喪亂嫁不售,一生抱恨長咨嗟。

土風坐男使女立,應當門戶女出入。十猶八九負薪歸,賣薪得錢應供給。

至老雙鬟只垂頸,野花山葉銀釵并。筋力登危集市門,死生射利兼鹽井。

面妝首飾雜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

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韓愈《誰氏子》: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白頭老母遮門啼, 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 或云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云時俗輕尋常, 力行險怪取貴仕。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圣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嗚呼余心誠豈弟, 愿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 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王安石《一日歸行》:

賤貧奔走食與衣,百日奔走一日歸。平生歡意苦不盡,正欲老大相因依。

空房蕭瑟施繐帷,青燈半夜哭聲稀。音容想像今何處,地下相逢果是非。

張籍《相和歌辭·白頭吟》:

請君膝上琴,彈我白頭吟。憶昔君前嬌笑語,兩情宛轉如縈素。

宮中為我起高樓,更開華池種芳樹。 春天百草秋始衰,棄我不待白頭時

羅襦玉珥色未暗, 今朝已道不相宜。揚州青銅作明鏡,暗中持照不見影。

人心回互自無窮,眼前好惡那能定。君恩已去若再返,菖蒲花生月長滿。

02

《送張明甫》一詩中,王安石集合四首不同的詩,表達出離別之情與歲月流逝的感傷,仿佛渾然天成。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五年前此會同。南去北來人自老,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四句詩,分別出自:

杜牧《題禪院》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

晏殊《金柅園》

臨川樓上柅園中,十五年前此會同。一曲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

杜牧《漢江》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凈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崔護《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03

南宋文天祥,因其際遇,與詩圣杜甫相似,杜甫在詩中表達的情感,文天祥感同身受,遂為其鐵桿粉絲。他創作的集句詩,全都是集引杜甫一人的詩句,因此又稱之為“集杜詩”。他在《集杜詩·自序》中寫到:

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為代言之。日玩之不置,但覺為吾詩,忘其為子美詩也。

他著有《集杜詩》二百首,比如第八十六首《江行》

江水東流去,浮云終日行。別離經死地,飲啄愧殘生。

每句分別出自杜甫不同的詩:

《陪王侍御宴通泉東山野亭》

江水東流去,清樽日復斜。異方同宴賞,何處是京華。

亭景臨山水,村煙對浦沙。狂歌過于勝,得醉即為家。

《夢李白二首·其二》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

《鄭駙馬池臺喜遇鄭廣文同飲》

不謂生戎馬,何知共酒杯。然臍郿塢敗,握節漢臣回。

白發千莖雪,丹心一寸灰。別離經死地,披寫忽登臺。

重對秦簫發,俱過阮宅來。留連春夜舞,淚落強裴回。

《草堂》

昔我去草堂,蠻夷塞成都。今我歸草堂,成都適無虞。請陳初亂時,反復乃須臾。

大將赴朝廷,群小起異圖。中宵斬白馬,盟歃氣已粗。西取邛南兵,北斷劍閣隅。

布衣數十人,亦擁專城居。其勢不兩大,始聞蕃漢殊。西卒卻倒戈,賊臣互相誅。

焉知肘腋禍,自及梟獍徒。義士皆痛憤,紀綱亂相逾。一國實三公,萬人欲為魚。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無辜。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談笑行殺戮,濺血滿長衢。

到今用鉞地,風雨聞號呼。鬼妾與鬼馬,色悲充爾娛。國家法令在,此又足驚吁。

賤子且奔走,三年望東吳。弧矢暗江海,難為游五湖。不忍竟舍此,復來薙榛蕪。

入門四松在,步屟萬竹疏。舊犬喜我歸,低徊入衣裾。鄰舍喜我歸,酤酒攜胡蘆。

大官喜我來,遣騎問所須。城郭喜我來,賓客隘村墟。天下尚未寧,健兒勝腐儒。

飄搖風塵際,何地置老夫。于時見疣贅,骨髓幸未枯。飲啄愧殘生,食薇不敢馀。

04

《南鄉子·集句》是蘇軾晚期集句詞的代表作。他引用杜牧、杜甫、許渾等人之詩,以春起,飲酒,離別,登高,相思,由外而內,以空間的轉換,表達層層遞進的情感。

悵望送春杯。漸老逢春能幾回。花滿楚城愁遠別,傷懷。何況清絲急管催。

吟斷望鄉臺。萬里歸心獨上來。景物登臨閑始見,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這八句詩,分別出自:

杜牧《惜春》

春半年已除,其馀強為有。即此醉殘花,便同嘗臘酒。

悵望送春杯,殷勤掃花帚。誰為駐東流,年年長在手。

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四

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許渾《竹林寺別友人》,此處蘇軾作稍許改動。

騷人吟罷起鄉愁,暗覺年華似水流。花滿謝城傷共別,蟬鳴蕭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風清枕簟秋。明日分襟又何處,江南江北路悠悠。

劉禹錫《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其三

今朝無意訴離杯,何況清弦急管催。本欲醉中輕遠別,不知翻引酒悲來。

李商隱《晉昌晚歸馬上贈》

西北朝天路,登臨思上才。城閑煙草遍,村暗雨云回。

人豈無端別,猿應有意哀。征南予更遠,吟斷望鄉臺。

許渾《冬日登越王臺懷舊》

月沉高岫宿云開,萬里歸心獨上來。河畔雪飛揚子宅,海邊花盛越王臺。

瀧分桂嶺魚難過,瘴近衡峰雁卻回。鄉信漸稀人漸老,只應頻看一枝梅。

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譬溪館,因題長句四韻》

萬家相慶喜秋成,處處樓臺歌板聲。千歲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

夜涼溪館留僧話,風定蘇潭看月生。景物登臨閑始見,愿為閑客此閑行。

李商隱《無題二首》其二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轉載自頭條號:我是秋若楓。(侵刪)

本站為注冊用戶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非“本站編輯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站長郵箱(190277521@qq.com)本站是非贏利網站,本網站鄭重提醒注冊用戶:請在轉載、上載或者下載有關作品時務必尊重該作品的版權、著作權;如果您發現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請立即和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關處理。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ymtlm.net/article/a577445949401491648.html

分享:
掃描分享到社交APP
發表列表
請登錄后評論...
游客 游客
此處應有掌聲~
評論列表
  • 蔡麗
    2023年08月07日 20:16:01
    文章中的例證充分,數據真實可靠,結論推理嚴密,讓人印象深刻。
x

注冊

已經有帳號?
 1698196247  1698196247  1698196247  1698196247  1698196247  1698196247  1698196247  1698196247  1698196247  1698196247 
<strike id="hthf1"></strike><th id="hthf1"><video id="hthf1"></video></th>
<strike id="hthf1"></strike>
<strike id="hthf1"><i id="hthf1"><cite id="hthf1"></cite></i></strike>
<span id="hthf1"><i id="hthf1"><cite id="hthf1"></cite></i></span>
<strike id="hthf1"><i id="hthf1"></i></strike> <strike id="hthf1"><dl id="hthf1"><del id="hthf1"></del></dl></strike><strike id="hthf1"><i id="hthf1"><del id="hthf1"></del></i></strike><strike id="hthf1"></strike><strike id="hthf1"></strike>
<strike id="hthf1"><i id="hthf1"></i></strike>
<strike id="hthf1"><i id="hthf1"></i></strike>
<span id="hthf1"></span><ruby id="hthf1"><i id="hthf1"></i></ruby>
<strike id="hthf1"><dl id="hthf1"><del id="hthf1"></del></dl></strike>
<span id="hthf1"><video id="hthf1"></video></span>
<span id="hthf1"><dl id="hthf1"></dl></span>
<strike id="hthf1"></strike>
<strike id="hthf1"><i id="hthf1"></i></strike>
<strike id="hthf1"><i id="hthf1"></i></strike>
<strike id="hthf1"><dl id="hthf1"><del id="hthf1"></del></dl></strike>
<strike id="hthf1"></strike>
三级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