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蒙恬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古時候總是有很多故事傳說,對于古老時期沒有文字記載的,總會有一種好奇的態度,但是又沒有辦法解釋,所以就產生了傳說。但是很多歷史名人,卻也有一些真假難辨的傳說流傳于世。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關于秦朝名將蒙恬的傳說。相傳毛筆就是蒙恬的發明,而且他的妻子也是一位“造筆專家”。那么,他們之間又有什么樣的傳說呢?

關于蒙恬造筆的傳說,有不少說法,今天就來說說其中兩種。第一種與他的夫人有關。
相傳,蒙恬的軍隊路過善璉時碰到一個姑娘在河里喊救命,于是將她救上岸,詢問之后得知姑娘名為卜香蓮,因為父母雙亡,家徒四壁,官府還不肯放過她,因而想要自殺。蒙恬也因此了解到當地人們的苦難,將運送的餉銀分發給鄉親們,解散軍隊歸隱田園。某一天,蒙恬撿到一撮羊毛,隨意插在竹管上就帶到了卜香蓮的家里,卜香蓮聽說蒙恬寫字很好看,于是就用剛才的羊毛加竹管寫了幾個,但是因為羊毛太硬,很不順手。
蒙恬隨手把筆放在了窗臺上,但是不小心掉在外面被石灰泡了一夜,第二天卜香蓮找到了筆,把毛梳順之后又弄掉雜毛,蒙恬再用的時候就順手多了。這件事情傳了出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專門修建了蒙公祠,還為他們塑造了兩尊雕像,而他們相遇的那條河,就改名為蒙溪。

單從傳說的角度來看,這種說法也是平平無奇,而且如果從歷史角度來說,就真的只能是傳說了。首先,蒙恬如果是運送餉銀,就這樣分給窮苦民眾,還解散了軍隊,他還要不要當蒙家人了?蒙家從他的祖父蒙驁開始,一直效忠秦國,如果就這樣為了一地的百姓而不管不顧天下百姓,真的是說不通的。其次就是毛筆,怎么看都不像是真實的,沒有誰會在路邊撿到一撮羊毛還專門帶回去的,而且插在竹管里面,沒有固定住的話是會掉出來的。也沒有那么多的巧合,剛好就掉進石灰里面泡了一晚。
所以說,這種說法只能是一種傳說,傳說中蒙恬的夫人是卜香蓮,只可惜史書并未記載,所以我們是無從得知的,這種說法也只能作為一種當地的傳說,聽一聽就好,不用當真。
第二種,也是一種巧合。蒙恬某次外出,碰到一只兔子拖著尾巴,一路走過去地上留下一連串的血跡,于是靈感瞬間迸發,用一些兔尾巴毛加竹管造了一支筆,可是因為兔子毛太光滑,我們知道,太光滑是沒有辦法寫出東西來的。于是蒙恬隨手一扔,那支筆又剛好落進了門口的石坑里面去。幾天之后,蒙恬經過,發現兔子毛居然成了白色的,他不甘心,于是又試了一次,這一回可比之前好多了,兔子毛沒有那么光滑,因此也就能吸收很多墨水,寫起字來也很順手。

這個傳說聽起來可信度似乎更高一些,但是如果要仔細分析還是有很多漏洞,比如兔子拖著血跡走過去,兔子行動的時候,尾巴不可能會一直拖在地上,它的尾巴會時不時地抬起來的。
不過,既然知道是傳說,也不用這樣較真,畢竟毛筆這種東西,真要去細數發展歷史,恐怕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是某一個人通過什么事情發明出來的,很可能是很多人的生活中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時間一長,自然而然就誕生了。而且在東周時期,春秋戰國,毛筆已然誕生,各個國家對于毛筆還有不同的叫法,比如楚國叫做“插竹”,吳國叫做“不律”,“毛筆”是秦統一之后統一的叫法。而且,在湖南長沙一座史前古墓中已經發掘出了一整套的書寫工具,由此可見,毛筆的發明者并不是蒙恬,如果蒙恬真的與毛筆有關系,他頂多也只是個改進者。
經過對文物古跡的研究,商朝時期人們主要運用的書寫工具就是毛筆了,有些人可能認為應該是刀刻文字,因為甲骨文,其實甲骨文只是一部分,而且甲骨文是占卜時候才會用到,不是日常使用,再加上毛筆書寫的文字沒有辦法像甲骨文一樣擁有幾千年的保存時期,所以也就這樣流失了。
以上就是關于蒙恬造筆的傳說,歷史上有哪些不同的說法?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關于蒙恬造筆的傳說,歷史上有哪些不同的說法?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關于毛筆的歷史小故事是什么?
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帶兵在外作戰,他都要定期寫戰報呈送秦王。 當時,人們用竹簽寫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沒寫幾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獵時看見一只兔。 公。
據說毛筆的制作誕生和蒙恬有關系,事實是這樣的嗎?為什么?
毛筆準確來說,不是蒙恬發明的。他只是發展了毛筆的制作技術,進行了改革創新,而青史留名。 毛筆是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之首,是舉世無雙的書寫工具。 古埃及的蘆。
筆祖指的是誰?
筆祖指的是蒙恬 。據傳蒙恬曾改良過毛筆,因此也被譽為“筆祖”。歷史上對于蒙恬造筆的說法有一些記載。《太平御覽》引《博物志》曰:"蒙恬造筆。"崔豹在《古。
毛筆起源于什么時候?是蒙恬發明的毛筆嗎?
謝謝你的提問。我是千千千里馬。中國有很多文化傳說,這些傳說都是對一些發明創造的贊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值得我們欣賞一下。 比如倉頡造字,嫘祖養蠶,程邈。 在。
春秋戰國時用什么寫字?
應該是用刀筆寫在竹簡上 見《史記·李斯列傳》:“ 高 固內官之廝役也,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 秦 宮,管事二十余年。” 古代在竹簡上刻字記事,用刀子刮去錯字,因此。
是誰發明了筆?
蒙恬造筆。 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帶兵在外作戰,他都要定期寫戰報呈送秦王。當時,人們用竹簽寫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沒寫幾下又要蘸。 一天,蒙恬打獵時看。
歷史上硬筆先出現還是軟筆先出現的?
都不對! 歷史上既不是先出現硬筆,也不是先出現軟筆! 先出現的是什么?請耐心看下去。 筆的作用是什么?書寫、繪畫。僅此而已。這就涉及到“文字”和“圖畫”。 都。
蒙恬對于教育的貢獻?
當武將需要的時候,可以上馬統帥三軍,當文臣需要的時候,可以判案理財,發展文化教育。蒙恬就是這樣的人,他需要經常性的寫文字材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
筆祖和鼻祖是什么關系?
筆祖蒙恬 據傳蒙恬曾改良過毛筆,因此也被譽為“筆祖”。 歷史上對于蒙恬造筆的說法有一些記載。《太平御覽》引《博物志》曰:"蒙恬造筆。"崔豹在《古今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