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裴行儉可以說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唐朝時期也有這么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將軍假意讓敵軍搶軍糧,實際上卻是以軍糧為圈套,將敵軍全部殲滅,而指揮這場戰役的就是唐朝著名將領裴行儉。

裴行儉的父親裴仁基,兄長裴行儼都是效忠于隋朝的臣子。而隋朝被唐滅亡之后,裴行儉則在唐朝開啟了屬于自己的時代,并被唐初名將蘇定方所賞識。
以謀略出眾而受到重用的唐初名將蘇定方,將自己用兵的謀略悉數都教給了裴行儉,裴行儉也正是因為蘇定方的教導,為后來立下的赫赫戰功奠定了基礎,這一段故事,在《新唐書》中也有記載,“時蘇定方為大將軍,謂曰:‘吾用兵,世無可教者,今子也賢。’乃盡畀以術。”
征討叛軍
公元679年,本來是歸順于唐朝的突厥突然爆發了起義,突厥的兩個部落相繼開始反唐,集結起來的叛軍足足有幾十萬人之多。作為單于都護府長史的蕭嗣業奉命前去征討這些叛軍,但是被這些叛軍擊敗。于是,唐高宗就下詔讓裴行儉擔任定襄道行軍大總管,并且率軍前去征討。裴行儉率領一支總共有30多萬人的軍隊,前去征討。
在裴行儉之前,蕭嗣業在運輸軍糧的時候,因為草原上寬闊且沒有遮擋的地形,以及突厥騎兵的神出鬼沒,這些糧車經常在中途被突厥的叛軍搶走,很多戰士不是在戰場上犧牲,反而是餓死在前線。于是,到達前線的裴行儉說:“以謀制敵可也。” ,就是要用計謀來擊敗敵人。他的計謀就是用假的軍糧來給敵軍設下圈套。
這段故事在《新唐書》上也有記載:
“ 因詐為糧車三百乘,車伏壯士五輩,赍齏陌刀、勁弩,以羸兵挽進,又伏精兵踵其后。虜果掠車,羸兵走險。賊驅就水草,解鞍牧馬。方取糧車中,而壯士突出,伏兵至,殺獲幾盡。自是糧車無敢近者。 ”

裴行儉準備好了三百輛的糧車,這些糧車里裝的并不是軍糧,而是每一輛糧車里都裝著五名驍勇善戰的士兵,手中拿的是長刀和弓箭,整個行伍保持著和平常的糧車一樣的構造。而在這些糧車后面,裴行儉還秘密安排有精兵的隊伍跟在后面。
突厥的叛軍依舊來搶糧車,拉車的士兵假裝逃走,這些糧車落入叛軍手中。這些叛軍沒有對這些糧車起疑,反而是直接將這些糧車帶往了自己的營地,這些躲在糧車中的士兵就一路留下標記,指引著后面潛伏的精兵隊伍。
于是,就在他們要打開糧車,將其中的糧食拿出來的時候,躲在糧車中的士兵猛然跳出,他們和后面跟著標記一路趕來的精兵隊伍將整個搶軍糧的突厥叛軍悉數殲滅。之后,裴行儉帶領的大軍,也跟著路上的標記,來到了突厥軍的營地,將所有突厥軍都斬殺于馬下。
從此以后,再也沒有突厥的叛軍敢再次偷襲唐朝的糧車了,這些突厥的叛軍恨不得只要看到糧車,就躲得遠遠的。
裴行儉誠懇待人,獲得士兵愛戴,同時善于料敵決勝,善于用兵,他的老師蘇定方也評價他“吾用兵,世無可教者,今子也賢。”,唐高宗更是評價他“行儉提孤軍,深入萬里,兵不血刃而叛黨擒夷,可謂文武兼備矣,其兼授二職。”
以上就是敵人來搶軍糧,將軍說:讓他們搶,結果敵軍全軍覆沒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敵人來搶軍糧,將軍說:讓他們搶,結果敵軍全軍覆沒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黃巢軍「舂磨砦」將人活生生碾碎作軍糧,是否屬實?
很明顯,不屬實,因為寫書的史觀是文人,君子遠庖廚,他們只有吃肉的經驗; 沒有處理肉的經驗,我們先引用三段史書記錄: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黃巢傳》:。 與李。
你們都聽說過什么野史?能分享下嗎?
俗話說:權力是最好的春藥。這話既適用于男人,也適用于女人。 慈禧太后通過垂簾聽政,竊得大位,成了清王朝的實際掌權者。權力鞏固后,宮禁幽深、盛年寡居的寂。 這。
歷史上有哪些恩將仇報的例子?
朱可夫元帥在關鍵時刻支持赫魯曉夫,最后赫魯曉夫擔心朱可夫不受控制直接扳倒;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有馬林科夫(時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莫洛托夫(時任蘇。 朱。
雍正王朝:胤禛當著烏雅氏的面提出保舉老十四為大將軍王有何深意?
烏雅氏雖為人低調,但很會生,她的倆個兒子都很優秀,可謂是龍兄虎弟,心若齊泰山移,但各懷異志,十四爺胤禵雖是猛虎,但四爺胤禛才是真龍,棋高一著,別看十四。 所以。
明朝與清朝的大決戰,洪承疇的13萬軍隊,為何全軍覆沒?
1641年,大明集結13萬大軍,下定決心要與大清在遼西走廊決戰。 可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洪承疇的13萬大軍迅速灰飛煙滅了。 洪承疇善于用兵,他所率部隊更是精兵強。
電視劇《亮劍》中孔捷為何要收編黑云寨土匪?
謝謝邀請。 電視劇《亮劍》(李幼斌版)第十六集,借孔捷之口,對黑云寨寨主謝寶慶有這樣的交代:謝寶慶本是窮苦出身,因受當地惡霸所欺,不得已才落草為寇。 抗。 從。
打仗從來都是很殘忍的,你知道歷史上最艱難的戰役是哪一場?
上甘嶺戰役,志愿軍在陣地戰,坑道戰和最后的反擊戰中取得勝利,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下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敵人; 1952年,朝鮮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這個時候雙方都。 這。
三峰山之戰是蒙金間一場決定性的戰役,而決定這場戰役勝敗的是一場大雪,這是真的嗎?
三峰山之戰是蒙金歷史上最為慘烈的一戰,史籍對此戰記載多有晦澀不明。疏漏訛誤之處。前人雖對這一戰做過一定研究,但尚未發現三峰山之戰事實上有1232年正月十五。
大明劫的意思是什么?
“1642年,距明朝滅亡還有兩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包圍開封,明朝大廈將傾”。 《大明劫》將歷史事件聚焦在了1642-1643年,并選取了將軍孫傳庭和游醫吳又可作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