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工作,否則有對象了,你多苦啊!
我兒子2005年大學畢業,學的是金融財務專業。由于在學校還算優秀,畢業時直接到了省建行上班,但不是正式員工,三個月后簽了一年的合同。
到年底我市衛生系統招聘財務人員,我就想讓兒子試試,兒子起初不是太愿意,不是很積極,在報名結束的最后一天,才報上名。
我想衛生系列招聘的還有編制,在銀行是合同制。單從編制來說是在衛生系統好一點,從收入來說還是銀行高一點。
我也有點舉棋不定,搞不懂是繼續在銀行上班好,還是到衛生系統上班好,就有一搭沒一搭的試試吧。
這期間親朋好友也有說在銀行好的,也有說在衛生口好的。
因為還沒有結果,所以我也沒太往心里放。
等一切考試面試結束,兒子一直在銀行上班,到了12月30日接到被錄用通知,才覺得選擇來到面前了。
兒子自己也沒有主意,他讓我給做決定,這可難壞了我,雖然使是我挑起來的,真拿主意時還需要多方考慮。
因為沒有多長考慮時間,30日接到通知,31日就得去報到,否則就算自動放棄。
我一夜都在思考,感覺編制還是重要的,沒編制就意味著隨時都會被解聘,有編制起碼工作穩定,找媳婦也好找啊。
于是就讓兒子去醫院報到了。接下來把銀行的事處理好,就一心一意在醫院工作了。
作為財務人員,在醫院不是主業,難免不被重視,但事在人為,行行出狀元嗎。一切看個人的努力。
在兒子到醫院工作后,原來和他一起在銀行上班的同學,收入是真不少,比醫院的收入翻了一番還多,而且銀行組織他們在兒子上班的附近團購了房子,每平米房價比市場價便宜近一千元,兒子回來說,我心里想是不是他后悔了。
我就安慰他說,銀行雖然工資高,但是企業,不如在醫院,醫院是事業單位,工資會穩步增長,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從長遠看,醫院還是很有潛力的。
其實我也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
不過總算解決了大問題,兒子的工作是頭等大事,這個問題解決了,就該談朋友結婚了。
事情還真是這樣,在兒子進醫院工作的第三年,兒子就有女朋友了,談了兩年就結婚了。
算起來兒子已工作17年了,由于醫院財務性質需要,兒子接觸的業務是多方面的,因為根據規定,重點崗位必須輪崗。所以這些年兒子也學到了很多專業外知識,從這方面看,他的知識面比在銀行工作拓展了不少。
雖然兒子學的是財務,但在醫院涉及好多業務,需要財務人員去處理,并不是只收費那么簡單。
醫院收費窗口是最簡單的工作,現在絕大部分都是合同制人員在一線窗口,有編制的都在重要崗位。
算起來收入不能和銀行比,但維持他小家庭的生活還是蠻可以的。
說起來兒子學財務還是我讓他報的這個專業,起初他怎么都不愿意,說什么一個男孩子,整天面對一些阿拉伯數字,想想就感到枯燥。
我說你上學的目的是干什么,是不是為了就業找工作。不要被那些冠冕堂皇的專業迷惑,要從實際出發,必須學一個就業面廣的專業,這樣將來你畢業后,才能順利就業。
一個大學生,畢業當年找不到工作,就意味著年年找工作,會一年比一年難的。
一個男人沒有工作,就不能撐起一片天,不能自食其力,還談什么成家立業。必須先立業,再成家。
回到題主的問題,人到中年,你最發愁的是兒子的工作,還是兒子的對象。我的回答是工作。
只有把工作解決了,才能再找對象。有一份穩定體面的工作,還愁找不到對象嗎。
孩子找對象的事,作為家長不用愁,愁也沒用。
作為家長能做的就是在孩子成長的年紀,給予關心愛護,生活上要保證充足的營養,讓孩子長高,身高有了,找對象就是加分項。
再有個好工作,又一個加分項,還愁孩子找不到對象嗎。

說實在的,兩個都發愁,這兩樣不能提,一提腦袋就大。
我生活在一個河北中部小縣城里,今年52歲了,孩子29歲,已經到了結婚的年齡,卻遲遲結不了婚;看到周圍同事、同學、朋友們的孩子一個個結了婚,我心里十分上愁;每次去上禮,我都匆匆忙忙去,匆匆忙忙的回來,不敢在婚禮現場多待,生怕別人問自己的孩子啥時候結婚。
我知道兒子結不了婚的主要原因,是兒子沒有一個正式工作。
兒子大專畢業后沒有考上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在縣城里一個局里上班,是勞務派遣,不是正式職工,沒有編制。別人給他介紹對象,一聽說沒有編制,就面也不見。
看到這種情況,我要求兒子加把勁,爭取考個編制,但是不知道為什么,總是考不上,差那么一點點;盡管我在縣城里上班,是個公務員,但是手里沒有權力,也沒有錢,對此也無能為力。兒子考了三四年,考的都疲倦不堪了,也沒有興趣了,我看也就這樣了,不催了,再催兒子就抑郁了,甚至會離家出走,真是愁死人了!
他的工作定不下來,只能當臨時工,掙錢掙的少,造成對象也不好談,談一個吹一個;人家姑娘也現實的很,你沒有正式工作,掙不到錢,憑什么嫁給你!
現在我也快抑郁了,我們兩口子都上班,就一個孩子,就這兒子也娶不上媳婦兒,再錯幾年,眼看著就要打光棍了,更沒臉見人了。我們兩口子因為這事沒少拌嘴,氣的我沒事就出去轉悠,帶著帽子和口罩,別人也認不出來我,覺得很丟人。
唉,在這個金錢至上的年代,普通家庭孩子歲數大了,上愁事真多,愁工作、愁對象,兒子一天不結婚成家,一天不安心。
真羨慕那些孩子們結婚的人,沒事的時候公園里散散步,還可以抱抱孫子,咱卻不能,上愁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
上愁也沒有用,過一天算一天吧!

我最幸運的是,兒子的工作和婚姻都不用我發愁!一切順順利利!
我代表別人的兒子說,兒子以工作為重,有了種定的工作,更不愁娶媳婦,如果沒穩定的工作,娶了老婆都會走人!謝邀請!
我是70后,人到中年,我最操心的是兒子的工作問題。
98年的兒子大學畢業后,通過校招進入了一家上市公司,當了一名程序員。
大學期間,我就希望兒子能夠考研,可兒子卻不想考研,他想畢業后就開始工作,在工作中好好發揮自己的專業,兒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我只能尊重他的決定。
理想是美好的,可現實卻很殘酷!程序員的工作很辛苦,加班是常態,工作壓力非常大。
我時常擔心他的身體健康,因為他工作太忙,都不能好好地休息,996是常態,有時為了趕項目,甚至加班到半夜兩三點,雖然工資待遇不算差,但身體健康最重要。長年累月的加班,身體怎么吃得消?況且,大家都說程序員有中年職場危機,工作并不是很穩定。
我倒希望兒子能夠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我希望他能去考公務員或者考事業編,能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當然,考公務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但不管能不能考上,至少都可以去試一試。
只要有了一份好工作,一份穩定的工作,比如公務員和事業編,福利待遇非常好,朝九晚五,工作穩定,更不用擔心中年職場危機。
能有一份好的工作,那么他的工作、生活圈子也就都好,能結識一些優秀的人,找對象也就不用擔心了!
兒子的工作讓我愁,對象更發愁。
兒子是94年的,已經快30歲了,還沒有找到穩定的工作,找了幾份工作他覺得工資低,做的時間很短就辭職了,沒有穩定的收入,婚事也成了難題。
目前我還沒有看過他的女朋友,問了說沒有,每天倒是有跟他說話的女孩子,也就是聊聊天說說話,跟他一起逛街的沒看見。
我的思想比較老舊,覺得網上的愛情不靠譜,都是“紙上談兵”,沒有經歷過現實生活中談戀愛過程的婚姻,很難長久,因為彼此根本就不了解。
談戀愛不僅僅是談,還要在現實生活中去考察對方的生活習慣、性格、人品、為人處世方式、家庭等等,互相了解的愛情,才可能長久。
最愁的是兒子的工作,有了好工作不愁找媳婦,先立業后成家。
我為兒子工作的事和他吵架,冷戰不知多少次了,這幾天我們的戰爭又在升級,我甚至提出了要和他斷絕母子關系,停止給他買車買房的一切經濟支授。
這個月6月26日我們山東省進行事業編考試,眼看馬上要考試了,兒子一點不動心,也看不出有去考試的打算,把我急的五內俱焚。
他大學畢業后進入我們縣的銀行工作有幾個月了,說實話他去銀行我是萬般不情愿的,因為我們是普通人家,沒人脈,沒資源,銀行又有數不清的加班,開會,任務。可孩子執意要去,我實在拗不過。
當時我還在想,他可以邊工作邊考編,可我實在太天真。工作以后他根本不摸書了。我一催促他看書,他就找各種借口,什么累啊,工作壓力大得放松一下啊,把我氣得干瞪眼無計可施。
如今事業編考試在即,我勸他去碰碰運氣,可他好像一點不感興趣,說急了就戴上耳機聽歌和我對抗。盡管他24歲了,我也不管什么“兒大三分客”的俗語了,一把扯下他的耳機,上手就開打了。反正他從小挨了我不少打,料他也不敢還手。
我因為工作經歷比較坎坷,所以特別羨慕有穩定工作的人,特別是一聽見編制內就兩眼冒綠光。可孩子總不能理解我的一片苦心,好像故意和我對著干一樣。
氣極之下我甚至提出了要和他斷絕母子關系,趕他出去住,我也好眼不見心不煩。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以為我放下了心中執念,誰知它一直隱藏在我內心深處,從末離開過。
至于他的對象倒沒讓我操心,他已有了喜歡的人,兩人感情穩定。雙方已見過家長,女孩也是個清秀溫柔的好姑娘。
有時我也會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也許我的固執更甚于他,可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只希望我吃過的苦他不要再吃,我走過的彎路他不要再走。
我不奢望他大富大貴,只希望他安安穩穩,平平淡淡,無風無浪的度過這一生。可是,兩代人不同觀念的碰撞讓我們勢如水火。
什么時候他才能明白我的苦心?
咱挖地刨洋芋住茅草房就這點本事,兒子五六七八個居然一個也沒說上媳婦。雖然也在外面搬磚掃大街搞建筑,可這點收入真心買不起房娶媳婦。你說能不愁嗎?都眉毛胡子一把抓了,有啥辦法?聽天由命唄,說多了都是淚。感謝邀請!
人到中年最發愁的是兒子的工作還是兒子的對象?我感覺盡管道理上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做馬牛。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做父母的仍然是為兒女操碎了心。孩子沒長大成人時就盼望孩子快些長大成人。長大成人后,還沒工作就又操心他沒穩定的工作,沒有正常的收入,吃不飽、穿不暖,挨凍受餓;有了工作以后又會擔心他(她),工作壓力大,與同事、領導關系相處不好。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又操心兒女找朋友太過沖動,太過魯莽,太容易感情用事。總之父母辛辛苦苦一輩子,都是為了兒女。為他們的煩心事而煩心;為他們的憂愁而憂愁。但是兒女歡喜了、快樂了,做父母的仍然歡喜不起來。總是套著那句古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操心著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為人父母就像上輩子欠了兒女的什么一樣,總有操不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