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人要入土為安,大多數人死后都選擇埋在土中,只有一些地區會選擇懸棺葬法,不過最近考古專家在南京發現的一座太監墓卻顛覆了這個習俗。這座墓是在南京江寧韓府山東麓發掘的,墓中主人是明朝宦官楊慶,他曾經很受寵,并得到重用,還曾與鄭和下過西洋,墓穴十分完好,從未遭受過盜挖,但當專家打開墓穴時被眼前的景象嚇得不清,由于墓穴內十分昏暗,乍一看整個棺材是懸在空中的,這種奇特的葬法實在少見。
網絡配圖
其實楊慶墓是采用了鐵索懸棺的葬法,在墻的壁面上,有四具鐵索,兩兩相對,每條鐵索都有50厘米長,直徑有十厘米粗的鐵環與鐵索相連,鐵環鍥入墻壁內,從內將棺材懸掛于棺床的正上方。所以剛進入墓穴內時,工作人員還以為棺材被某種力量懸掛在空中,其實這種葬法是和道家成仙的思想有關,墓主人生前可能比較迷戀修道,在道家看來懸空而葬有利于吸收靈氣,更容易升仙。
楊慶墓雖然未曾被盜墓賊關顧過,但他畢竟只是一個宦官,陪葬品并不多,大多都是不值錢的文物,有大量的陶器和油缸,值得一提的是墓中有一大口油缸,上面還有燈芯,缸的容量很大,裝滿油慢慢燃燒幾個月沒問題,其實這就是長明燈,古人認為在墓中點燃長明燈可以引領墓主人的靈魂找到歸宿,也正是因為有這種習俗,才使得有些尸體千年不腐,因為墓穴是密閉的,墓中的氧氣有限,合上墓口時點上一盞油燈,就會將墓中的氧氣全部消耗,讓細菌無法生存。
網絡配圖
而有些墓穴的長明燈比較詭異,當有人進入墓穴時,墓中的燈就會自動點亮,這其實并不是什么靈異現象,只是在燈芯出放了磷,由于磷的燃點低,墓中有人來時,必然會有缺口,氧氣涌入后就會引燃磷,就出現了墓中燈自動點亮的現象,有的人因此說燈在墓中燃燒了千年,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在這座墓讓專家最為激動的是墓中的墓志銘,里面的內容讓專家眼前一亮,楊慶的墓志銘詳細的記錄他一生的大小事,從他行事記錄中專家得到了一個驚喜的發現,那就是弄明白了鄭和第六次下西洋的其中的爭議問題,鄭和在第六次下西洋的時候是出使西洋的忽魯謨斯國,但是書籍上的記載鄭和的往返只花了十個月,通過前幾次下西洋的時間來推敲,僅僅十個月是不夠往返的,于是學術上就有爭議,覺得鄭和的第六次下西洋可能還沒到達,也就是說鄭和的第六次下西洋可能失敗了,而楊慶墓中的墓志銘正好可以佐證這一說法,通過查找楊慶生前任職的時間和出現的地方來推斷,鄭和在第六次下西洋的時候很有可能遇到了風暴而不得不返回。
網絡配圖
這個發現讓專家們十分驚喜,也正是有他們這種鉆研的精神才讓過去的歷史慢慢浮現在我們的眼前,也讓我們更加了解我們的過去。
以上就是一座古墓打開后棺材懸浮空中 恐懼直擊靈魂深處的內容,下面小編又整理了網友對一座古墓打開后棺材懸浮空中 恐懼直擊靈魂深處相關的問題解答,希望可以幫到你。開棺電影結尾什么意思?
開棺結局是真相被揭露。 《開棺》講述了消失三年的“鬼手”及其盜墓團伙重現江城,再次堪輿點穴下墓摸金。 怎料,四名盜墓賊在開棺之時遭遇驚魂邪煞,逃離墓葬之。
九龍抬棺嚇人嗎?
看小說的時候沒覺得如何,九龍抬棺是一種墓葬文化。九龍抬棺出自小說《盜墓筆記》,指東夏國萬奴王的棺材,據說棺材上刻有九條龍,這九龍抬棺和普通的棺槨不一樣。
云頂天宮吳邪在古墓里看見了什么?
吳邪進入古墓,發現一口一千多年的棺材 吳邪進入古墓,發現一口一千多年的棺材
秦始皇陵有多神秘?
陰天下雨,驪山地底,一個銅棺在水銀河上漂流。秦始皇的靈魂從棺中走出,帶著陰兵登上秦皇陵封土下的祭臺,俯視著腳下龐大的帝國。 這是流傳在驪山附近的傳說。。
宜都市近日挖掘出的古墓到底是誰的?
宜都陸城驚現西漢古墓,外槨東廂和南廂已發掘出土文物98件。目前,古墓棺槨 被整體運到宜都市博物館,昨日,荊州考古專家抵達宜都進行開棺。 5月22日,宜都。 5月。
考古專家在古墓發現的那口純金棺材,為何至今沒打開?
hello,我是 寂寞長江橫渡 歡迎收看本期問答,古代人對于喪葬文化看得格外重要,對于佛教而言更是如此,尤其是圓寂后產生的舍利子的高僧在安葬的時候,其過程非。 he。
古墓的構造真的就像電影里的那樣詭異嗎?
古墓的構造是不是像電影那樣詭異,這是很多人的疑問。我覺得應該沒有那么的恐怖。畢竟電影是藝術嘛,它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然而那些普通的陵墓是什么樣呢,。
請問青銅器和瓷器在墓穴里從未進入過空氣的同時如果圖片打開墓穴質地是什么樣?
友友好!我的理解不一定對,共同探討吧???應該說青銅器與瓷器,材質不同,工藝不同,時間不同,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吧? 從時間上來說,除非千年左右以來的陪葬。
像辛追夫人這類古尸,看出土的照片明明很恐怖。為什么很多報道都說“栩栩如生”?
所謂的“腐敗巨人觀”是指生物活體在去世后,一般是在四天到七天內,也有人說是在五天到八天內,尸體會因為腐爛而在體內產生大量的氣體,這些氣體會充滿人的內。